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转位术加巩膜暴露术防止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论文_伍文峰,姚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转位术加巩膜暴露术防止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论文_伍文峰,姚侃

伍文峰 姚侃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眼科 湖北 孝感 432800)

【摘要】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在胬肉向角膜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牵扯产生散光,或因胬肉生长遮蔽瞳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此外由于充血肥厚的胬肉组织位于睑裂部,还影响患者的美容及身心健康。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翼状胬肉;结膜转位术;巩膜暴露术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072-01

作者自2008年10月~2015年2月,共收治翼状胬肉患者287例,316只眼,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加巩膜暴露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87例,316只眼;男149例,女167例;年龄40~75岁,平均58岁。相对静止期219只眼,进行期97只眼,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29只眼,翼状胬肉头部均不同程度侵入角膜,达瞳孔区内25只眼 。

2.手术方法

清洁结膜囊后采用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用小刀沿胬肉头部前外缘0.5的透明结膜区开始分离,深达前弹力层至角膜缘。将胬肉与巩膜及体部的球结膜钝性分离开。剪除胬肉头,体部及肥大增生的结膜下组织至根部(防止内直肌的损伤)和少量变性结膜,烧灼止血,暴露光滑巩膜。用10-0丝线将上、下方结膜直接转位相对缝合1~2针,形成类三角形巩膜暴露区。

术后处理:氧氟沙星眼膏包眼,待角膜创面修复后点碘必殊眼水点眼4次/天,并每周递减一次,共一月,期间注意眼压情况。每天换药,5~7天拆线。

3.结果

316眼中显效274眼,有效27眼,复发15眼,总有效率95%有效降低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眼表的情况。角膜上皮修复,结膜平滑,除病史较长,基质层稍浑浊外,其它结膜恢复透明,光滑。

4.讨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组织学检查:胬肉组织的结膜上皮增厚或变薄,球结膜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侵袭结膜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并影响美观甚至视力[1]。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也高。术者用此法有效降低了,复发率体会有三点:(1)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要尽可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必要时可扩大手术范围[2]。(2)球结膜转位可减小创面加快愈合,关键可起到阻拦结膜下组织过度增生的作用(胬肉的复发率与鳞状上皮增生有关)[3]。(3)术后换药和用药很关键。

笔者认为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振亚,姜德咏,聂爱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中华眼科杂志,2012,12(01):391-392.

[2] Hino T,Sotozono C,Inatomi T.Indications and surgical outcomes of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J].Nihon Ganka Gakkai Zasshi,2012,(04):374-378.

[3] 李颖,张林.翼状胬肉术前泪膜稳定性与术后复发相关性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6,(06):1444-1445.

论文作者:伍文峰,姚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转位术加巩膜暴露术防止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论文_伍文峰,姚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