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在夜间病房中的使用论文_孟志丽,孟丽丽

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在夜间病房中的使用论文_孟志丽,孟丽丽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710000

摘要:目的 :避免夜间护士查房灯光太亮影响患者休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医院纠纷;调查方法:2017年在我院骨科1小范围投入使用一个月,随机对30名患者,20名护士发放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使用调查,其中发放调查表50份,收回50份,均为有效答卷,结果:80%的人们认为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有效的解决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护理 夜间病房 移动可调节亮度

1.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的特点

1.1结构简单、体积轻巧、形状美观、携带方便、造价低廉

1.2亮度可调节,光线集中、聚光强; 且光线局限.不直接照射其他病人.光线可调暗,利于病人睡眠.亦便于护士夜查房

1.3灯身安装可调节松紧带,护士可直接带在手腕上,方便操作

1.4灯罩内灯头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中间有一个稍大些灯泡,可聚焦,用于观察夜间患者输液情况

1.5灯身头部安装固定夹,可直接固定在输液架上,方便护士操作灯体,可固定于床头,亦可用于室外.不受环境限制

2.灯光对人类的影响

2.1一般人们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天亮起床工作学习,一日三餐,晚上就寝 这就是说人体可以感受时间,即所谓的第六感觉,人体这种感受时间的本领是离不开光的,和其他生物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精巧的生物钟,由它来控制人体的代谢,在一天内人体的温度、心跳、脉搏和血压等的运行都是很有规律的,如果大部分时间深居简出,全靠灯光照明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光压力,促使体内的生物钟发生紊乱,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活动

2.2照明对人类睡眠影响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视觉系统不仅传递给大脑光的信号,而且把外界光环境的明暗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松果体。松果体产生褪黑激素进入血液、尿液、脑脊液,细胞内外液中,从而控制了人的睡眠水平。事实上,褪黑激素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身体内,并影响动物的生物节律,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 5~10倍,清晨2:00到3:00达到峰值。对夜班工人唾液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昼夜节律性变化,光线的变化是外界环境中对褪黑素合成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褪黑素分泌与黑暗期的长短成正比。因此,光暗周期通过对褪黑素合成昼夜节律性的影 响而调整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在夜间光照可吼抑制褪黑素的合成,从而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2.3人造灯光对人体健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是,有利的是如蓝色的光有助于治疗早产婴儿的黄疸病等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不利的是,灯光会使人体的某些机能失去平衡,因为人造灯光毕竟不同于自然的阳光,阳光不仅会有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 而且含有波长较长的远红外线,而白炽灯光主要只含有黄、橙、红三色,所以长期在灯光下生活的人,对健康是很不利的

3.万向灯在患者间的使用

3.1睡眠是维持健康和正常功能必需的生理行为。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促进疾病康复;不良的睡眠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使病死率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报道证实,充足与优质的睡眠,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减少心绞痛发生概率,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得不到好的睡眠和休息, 不但会消耗体力和精神,而且还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加重病情的发展,住院治疗的病人,因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家而对新的环境不能很快适应, 会引起入睡困难,病房中夜班医护人员工作的杂音,病房过亮的灯光,夜班护士查房的手电筒的强光 周围病人起居的响动和痛苦的呻吟都可能影响正常的睡眠,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亮度可调节,光线集中、聚光强; 且光线局限.不直接照射其他病人.光线可调暗利于病人睡眠

3.2住院老年人患者由于机体老化带来的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感官功能衰退、反应速度减退以及体力下降均造成其自身受侵害力低从而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作好老年住院患者其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已成突出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安全隐患因素,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可发放至患者手中,患者夜间光线明亮,减少安全隐患

3.3意外受伤 跌倒是病人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神经内科病人发生跌倒的几率很高…。病人大多年老体弱,骨质琉松,生活自理能力及应急能差,或者外伤引起的行动不变,夜间照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4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身体因素或者术后疼痛,老年人等因素,睡眠浅、质量差,一点声音或者光线的变化会使患者惊醒,从而使患者休息时间与质量变差,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亮度可调节,光线集中、聚光强; 且光线局限.不直接照射其他病人.光线可调暗,利于病人睡眠.亦便于护士夜查房

3.5疼痛既是组织细胞病理的提示, 也是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紧急信号。手术后反复疼痛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疼痛不仅使患者感受痛苦,剧痛还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术后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 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 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 并作用于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病室氛围,强烈的光线可影响患者的休息,使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对疼痛更加敏感,造成患者不好的就医体验,所以,术后应减少病室过强的光线刺激,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促进患者的恢复

4. 万向灯在医护人员中的使用

4.1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3个支柱,渴望健康,就要充分重视睡眠,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均较入院前差,大多数病人存在短暂的睡眠障碍,良好的睡眠是治愈疾病的基础,病区照明为了便于操作治疗,照明灯光往往很强,而且,病房内的日光灯都是单个开关控制多盏灯,因此,在为某一个病人做治疗时往往会对其周围的患者造成莫大的困扰。光线调节不当,患者舒适性较差,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尊重患者个人习惯,不强制开灯进行护理操作,光线相对集中,促进病人良好的睡眠

4.2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夜间进行静脉输液,测量血压等操作经常因开关灯影响到其他患者的休息,而病房的床头灯也因光线太亮、反复开关或长时间照明对手术后或夜间持续输液患者的睡眠造成影响。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方便小范围、短时间光源照明的需要,亮度可调节,光线集中、聚光强; 且光线局限.不直接照射其他病人.光线可调暗,利于病人睡眠.方便于护士夜间工作

4.3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廾始,护士是患者健康的指导者和保护者,护患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诊疗护理效果,夜间灯光的减少可促使患者良好的睡眠,光线调节不当,患者舒适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这一小小的人性化设计,能够改善患者住院感受,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5. 万向灯在科室、医院中的使用

5.1随着医院的扩大,水电、气等方面使用没有量化标准,能源费用呈上升趋势。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时有发生,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结构简单、体积轻巧、形状美观、携带方便造价低廉、耗电量少,使用时间长,有效的降低科室和医院的耗材和能源的.

5.2良好的就医体验往往体现在微小的地方,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这一小小的人性化设计,就从小入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使患者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夜晚的灯光或有害健康[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09):1134.

[2]钱素荣,周洁.室内人工灯光对夜班护士健康的影响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25.

[3]晓兰.灯光与健康[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4(02):35.

[4]刘萍,鞠 ,孙燕 .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全科护理 , 2011. 9(11) .

[5]刘一览 ,彭笑.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与否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J].护理学杂志, 3() 2014. 022781. 201. 281.

论文作者:孟志丽,孟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移动万向可调节亮度灯在夜间病房中的使用论文_孟志丽,孟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