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_徐春苗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齐齐哈尔医学院 161006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医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岗位胜任力。因此,医学院在开展护理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的教育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用工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具有重要的教学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学;岗位胜任力;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57-02

引言: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见》中的相关内容,自2015年起重点加快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并实施“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此次改革对医学院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为社会输送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成为现阶段国内医学院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对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进行了论述,随后就如何确保该模式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1、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护理学本科生的重要教育内容,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富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从而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提高护理质量。为了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成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贯穿职业情感教学理念,并且要求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做到“三结合”:

第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要从书本教材上学习护理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护理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个人的实际护理能力;第二是实践教学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让护理专业学生能够走出校园,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向群众讲解基本的护理常识,例如怎样为卧床病人整理床铺、如何帮助老人进行口腔护理等;第三是实践教学与职业情感培养相结合。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强化护理责任,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等。

2、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

本科护理学的主干学科包括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等,对专业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教师也必须要以执业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严谨、专业、敬业精神。

首先,专业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理论知识作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将教材中的一些定义、概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其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医学论文写作、医学文献检索等教育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研究方法,进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最后,由专业教师的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护理方面的科研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科创新精神。

3、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培养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病人因为疾病困扰常常伴随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身心素质,能够耐心、细心的对待病人及其家属。因此,及时调整个人情绪以提高工作适应能力,是护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护理学本科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是要借助于典型性案例,进行专业化的身心素质教育。以儿童护理为例,对儿童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如表1。儿童对自我病症的表达能力较弱,并且服从性较差,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调查发现,对儿童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为80%以上,说明儿童护理在专业化的身心教育中有必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儿童护理的视频,除了讲解护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穿插讲解一些身心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护理技术手段。二是要开展素质拓展型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心理抗压能力,例如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心理知识讲座,提高个人身心素质等。

表1 儿童护理满意度

二、加快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措施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护理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质量。因此,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和落实,需要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出众、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保障。首先,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可以适当提高护理学本科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吸引更高水平的教师来校任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其次,定期聘请医学护理科室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办讲座,讲解临床护理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护理学本科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工作内容。最后,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于教学成绩突出、学生岗位胜任力出色的教师和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以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与培养动手能力为原则,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引入循证医学原理,重新论证实验项目,并对实验教学内容做出大的调整。将基础各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医学化学实验技术、机能实验学、病原生物学实验等实验模块,以综合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建立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评估、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接受外部专家的评审,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在评教、评学、评管中进一步提升。不断完善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评教制度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构建由决策与指挥系统、信息收集与监控保障系统、分析与评价系统、反馈与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侯春丽,黄婷静.药剂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07):164-165.

[2]郑耀勇,范亚军.医学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南方医科大学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6(03):109-111.

[3]黄正福,朱庆双.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7):131-133.

基金项目: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H-B042

论文作者:徐春苗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基于护理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_徐春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