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论文_李孝权

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论文_李孝权

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初级中学 李孝权

【摘要】初中数学较之于小学数学,引入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概念,很多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急速下降,或因科目导致兴趣转移,对相对枯燥的数学敬而远之,进而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失望,引起厌学等现象,它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要做好数学教学,教师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与重视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施;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468.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14-01

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取消或淡化了“小升初”考试,所有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进入了七年级学习。虽然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由于入学后个体基础差异较大,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许多的尝试。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掌握了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虽然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但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有限的。只有在教师的充足的研究、想方设法的才能比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呆板数学产生兴趣。但在教学中,教师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因此,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充分发掘各年级阶段的教学兴趣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特别是刚刚步入初中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的兴趣都是那么的高,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好,基础扎实了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借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不惜花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数学从七年级开始,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而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等。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总结在教学活动的得、失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到了八、九年级,就要培养他们实际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重要,让他们知道数学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充分营造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课本内容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兴趣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1、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可以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学,如在变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天气的变化来引入本节的教学,现在的天气和上午的天气进行比较,说明天气的变化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2、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操作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高度的集中。构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学习概率中,可以让学生参与活动操作中。

3、采用“情景---问题”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创设一定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下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在相互交流下学习,有助于同学们的健康发展。

4、采用灵活的教学环境。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在教室中学习,有再好的氛围、再好的情景也好比纸上谈兵。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情景、问题,更不能提出问题了。因此,可以适当的选择室外教学。情景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就可以发挥充分的想象,提出更好,质量更高的问题来,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虽然室外教学有如此的好处,我们也只能偶尔可以采用,它不能让我们更好的完成教学,教学中我们也有许多需要板书的地方。如在教学方程中,我们就不能没有板书了,象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5、灵活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新鲜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新鲜是最好的调味品,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高度的集中,积极。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

三、教师要善于拓展教学视野,充分加强课外数学知识的锻炼

学生只有兴趣浓厚,才有好的态度去学习数学。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是好动的,所以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参与社会的调查中,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去感受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伟大。如在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家中装米的桶的体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多方面来锻炼学生,使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体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认识数学,感受数学。其次,还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教学“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有理数大家庭”这样一个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家庭里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扮演了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分数等角色。在“有理数大家庭”里,哪些属于整数,哪些属于分数等,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乐趣中掌握了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让学生由“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就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优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参考文献】

1、蔡其清,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新探[J].教书育人 2011年19期

2、刘斌,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J].新课程(上) 2011年07期

论文作者:李孝权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7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论文_李孝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