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论文_魏麟懿

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论文_魏麟懿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德、智、美作为个体心智的主要表现,是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美育教育实施的意义在于通过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品德,达到塑造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目的,促使其客观地认识到真、善、美的关系与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结合实际情况的考虑,本文基于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就美育教育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个人观点盼为行业间形成学术交流。

关键词:美育教育 高职学生 经济发展 价值取向

一、美育教育的社会功能

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有物质和谐的建设,又要有精神和谐的建设。美育是物质和谐建设的关键途径。同时,美育还教人们在生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追求高尚的审美要求,使人们对优质美观、实用经济的劳动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的需要得到满足。进行美育,发展起人们创造美的能力,完成现代化生产中美学和技术的高度统一。所以,社会物质产品只有具有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才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说,进行美育,能够发展起人们创造美的能力,完成现代化生产中美学和技术的高度统一。

二、美育教育与经济的作用关系

美育教育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推动了美育教育的发展。美育教育不仅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之一。美育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更加明显,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教育水平和条件下,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方针,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过程。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育教育发展的水平,可以说,今天的美育教育水平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决定了后天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1.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高尚情操。美育所重在感,要动之以情。这样就会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不是客观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使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典型化,从而更集中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与一定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寓有一定的社会理想,体现一定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珍品,由于它们能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美好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给人们提供区别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是要运用具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用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教育学生。如高尔基《母亲》中的典型形象巴威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都以他们的完美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感染并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

2.美育教育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创造灵感。钱学森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紧密不可分的。“由于科学创造首先是实施猜想的,然后才是逻辑思维,艺术创造首先是对客观存在实施生活体验,然后才实施艺术创造。”可见,毋庸置疑的是艺术激发人的创造思维。假如我们从生理机制上来分析,艺术创造可以推动人脑两半球获得平衡协调发展,完成左右脑各自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一样功能的有机结合与互相补偿,从而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从心理机制上来分析,是由于审美作为自由感受具备自由直观的原因,从而对创造心理的产生有帮助。美育教育指引受教者走向对感性方式和其意味的整体性的直观把握与领悟,培养渗透着理性的直觉思维能力,就是形象思维能力。智力认知走向直觉思维能力,使这种思维的能力,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通路与渠道。由于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实践活动,包含了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程序。在创作艺术中,创作者积极寻求与创作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艺术,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成为生动的音响,一定要通过演唱、演奏活动来完成,其中就包括了艺术的“二度”创造美。由此可见,美育教育的独特作用,最基本的优点就在于发展人的形象、艺术思维。

3.美育教育有助于健全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从事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转化一下兴奋中心,可以使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也可以说美育在解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大自然的美,常常能陶冶人们的情操;鸟语花香,潺潺流水,宁静山幽的环境,使人感到神志清爽;层峦叠翠,奇异山峰,飞流瀑布,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色的天空,随着微风飘动着的朵朵白云,使人感到视野辽阔,胸襟大开。当人们沉浸在美的感受和欣赏中,精神上得到美的滋养和协调时,可以通过形象感染、节奏变换、注意转移、情感体验等,使冲突趋于平和,紧张趋于松弛。伤感会得到抚慰,消沉会变得振奋,喜悦的心情得以抒发,从而调整了心理平衡,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 席勒美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价值工程,2011,08期。

[2]蔡俊兰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8,(03)。

论文作者:魏麟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论文_魏麟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