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天人合一”价值的多维探析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天人合一”价值的多维探析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天人合一”价值的多维探析

李创a倪丹梅b

(南京农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 “天人合一”思想经过不同时期的扬弃,逐渐形成了系统性与哲理性兼具的思维脉络。我国乡村社会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生态、组织、价值等方面的内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其哲学思想和时代意蕴进行多维思考与探析,修复维系我国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基,发挥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天人合一;乡村振兴;当代价值;多维思考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2]乡村蕴含的“天人合一”治理理念,需要不断被挖掘和丰富,以期为乡村治理和全面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1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第十七》),表达了自然是“生之本”。人类需要从自然中获得能量才得以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依共存。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则是对“天道”运行遵循客观规律的表达。道家提出了道生万物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把道作为产生万物的根本;同时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人、地、天都要以道为运行的规律,而道则效法自然。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观点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表达了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佛教思想里也有“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肇论》)的基本教义,“天”与“人”是统一的整体,众生平等,尊重生命。各家思想虽然文化体系不同,但在理解“天人合一”时具有一致性价值追求。

“天”的概念经历了由天命、自然、伦理的演变,宋代及以后进一步将“天”归纳为涵盖神明、天命、天道、自然、心性等多重意义。不同的属性合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大系统。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涵,即主宰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和心性之天。[3]首先是主宰之天,即人格化的神明;二是自然之天,可以解释为天象、气候、自然界等;[4]三是义理之天,即道德之天,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或绝对的真理;四是可以理解为心性之天,即人的心性和修养。“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之间相符合。“天”与“人”之间是共存和约束的关系,“人”既要遵从天道,推知天道以明人事,也要反思自身的行为。[5]天道可以指引人事,人也可以利用“天”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6]根据“天”的含义不同,“天”与“人”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天人关系。这里的“天”指主宰之天。古代天对人的约束,源于对鬼神的敬畏、祖先的崇拜以及未知世界的想象。这种人和信仰的合一,主要表现在先民祭祀礼仪、风俗习惯和图腾崇拜等行为上。二是人与自然界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天”之道约束着人类的行为。违背自然法则会危害人类生存。三是群己关系,是以道德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实质上调节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四是身心关系。这源于《礼记·大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把天人关系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准则,做到身心自律,存养心性以俟天道。

2 乡村社会蕴含的“天人合一”治理理念

2.1 礼俗互动,探索“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常常把“天”与“命”联系在一起,对生死有独到的见解。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是对“生”之关切;慎丧葬之礼,重哀戚之情,敬服丧之事,是对“死”之敬重。天对人的约束,源于对生死的敬畏、对祖先的敬重以及对礼节的尊崇。“天人合一”主要是人与信仰的合一。这里所说的信仰包括礼仪文化、风俗习惯、乡约民情等。村民在婚嫁、丧葬、乔迁、选址、上梁等重要的场合,常常把“古礼”“乡约”“村俗”“圣人言”等作为日常行事的准则和规范。“礼”与“俗”不仅是遵守礼仪与入乡随俗之意,还是为政的要件和基本准则,是代表社会法规和秩序的伦理。官方的“礼”与民间的“俗”往往是互益互补的共存关系。在农业经济为主导的乡村地区,习俗常被赋予丰富的政治教化色彩。可以说,乡村社会的维持与运转,得益于儒家天人合一观在个人、家庭、社会、政治等基本关系上的维系和延续。一旦民众对政府的这种文化认同消失,对其统治合法性地位的认同也会丧失,维护乡村治理秩序的根基将不复存在。

这名拍桌者也敲醒了梁璐,他得提醒自己,尽量威严一些,否则镇不住人。但他又不想回到1 0年前记者时代的那张面孔。

2.2 和谐共生,处理自然关系

传统乡土文化曾被当作改革和革命的对象,千百年来维系乡村稳定的根基逐渐被动摇。[7]民间一直运用“礼”与“俗”的结合来构建乡村治理的机制。从文化传统层面看,民俗文化贯穿一方民众的集体智慧与文化认同,承载着乡村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观念、精神需求、价值体系等,构成了一种无形的群体性行为规范。[8]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村规民约作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遵循,提出“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行动指南。从乡村治理层面看,乡村社会为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在乡村形成了村民基层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村民委员会要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即国家将乡村的发展权力让予民众,让民间组织真正发挥其组织乡村生活、管理乡村秩序、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把移风易俗与因俗治礼相统一,不断地从基层社会汲取智慧。[9]

2.3 重义轻利,协调群己关系

“天”可以指义理之天,即人世间至高的道德根源。“天人合一”是把伦理道德看作是天的本性,人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德”,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达一种重义轻利的公私观。“天下为公”的理想为传统文化的公私观打下了深刻的道德烙印,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体现。儒家站在“天人之际”的道德立场上赞扬和维护“群”的利益,突显了公共利益的精神力量,克制与贬低私人利益的价值,起到压抑“己”私的作用。孟子提出的义利关系就是公私关系,并提出了以义制利、重义轻利的公私观。但是“轻利”不代表消除私利,他提出国家公利要保护个人私利,“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天人合一”就是要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取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这一道理,人们就会在进行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时,从大局出发,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2.4 修身诚意,塑造身心关系

家庭是乡村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因此家庭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关系等)占据主要地位,其他两种关系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延伸。[10]我国乡村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建立在农业生产生活基础之上的家庭结构,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血缘关系的结合,并且是家庭兴旺、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遵守伦理之道、调节家庭成员的关系十分重要。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家庭关系提供可以实施的生活准则,有利于促进人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在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中,实践(行为)是实现“合一”的途径和方式。正确的行为在本质上是协调好群己关系。人不是简单的自然人,只有融入社会变革、国家发展、文明进步的趋势中,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家与国、“群”与“己”关系的良性互动。随着我国农村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以及伦理观念的发展,个体越来越集体化。这不仅要求村民提升个人能力,殖产兴业,鼓励一部分人先脱贫致富;还要求在集体中和睦亲善、互惠互助、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离开群体,个人价值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促进群己关系的协调,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国家要在生产资料等物质和权利的分配上体现公平正义,以立法来保护乡村私产,以扶贫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道德选择和精神追求上必须重行家风教化,倡导把“小家”富足建立在“大家”兴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天人合德”“克己奉公”“家国同构”的社会理想。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统一”“互补”“和谐”。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孔子“畏天命”的思想,要求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人类可以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必须建立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生产也要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客观性体现在具体事务上表现的是“道”和“时”的关系。人类利用自然要做到“适时”“有节”,根据自然承载能力开发资源。只有克制私欲,避免向自然无限索取,才能永续利用自然并保持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其中,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生态宜居作为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将乡村生态保护放在首要位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在作法上,应集中治理乡村污染,合理规划资源开发,整顿村容村貌,以具体有力的措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新风貌。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规范村规民俗,重塑乡风文明的文化根基

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是生命的根本。自然先于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存提供物质与能量来源。人对自然的改造是要有限制的,开发自然要“适时”“有节”,而不可有竭泽而渔的思想。人类只有根据自然承载能力开发资源,才能永续利用自然并保持和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随着“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上升为国家战略,解决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点。“天人合一”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统一”“互补”“和谐”。人与自然“统一”是指人生于自然,强调人要敬畏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之本;人与自然“互补”是指人类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和谐”是指人类要顺应自然规律,避免向自然无限索取,保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3.2 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42] 毛其智、龙瀛、吴康:《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2000年到2010年》,《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第38-43页。

3.3 重行家风教化,构建家国一体的群己关系

客体只有在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时,其价值才会体现出来。这里的主体是“人”,当“人”由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转向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时,所探索的“天”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天”,即作为一种价值观指引人生的“心性之天”。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使人心性豁达,使外在的事物更容易满足内心的需求,同时能够约束人的行为,从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中华文化崇尚精神追求,“天人合一”思想求助于心性的修炼,整理出一套包括“天”“道”“性”“正心”“诚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逻辑。修身是一个人的根本,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取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人一生的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地修养心性,提升道德水平,追求“人道”与“天道”的统一。

3.4 提升个人修养,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天人合一”的构建方式就是树立一种美好崇高的价值观念,以个人的发展为起点,探索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要通过自身努力,领悟“本心”,不断完善,提升“德性”,使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向好的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道”接近“天道”。[11]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文明村镇、最美家庭,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国乡村社会的繁荣振兴与长治久安,不仅要看乡村产业创造了多少财富,乡村组织制定了何种制度,而且也要看民众是否从自身和内心去践行一种创建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发展融入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也是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在价值层面的必然要求。个人对社会的诉求,本质上也是对自身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个人做到爱国、敬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个人做到诚信、友善。

学习资源内容是学习者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体系,移动学习资源是网络环境下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形态。目前多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呈现,具有资源形式多样化、内容短小、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移动学习资源微型化、碎片化特点与传统资源组织中非结构化的矛盾使移动学习资源存在着分散无序、聚合性不足等问题[7]。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涵盖神明、天命、天道、自然、心性等多重意义。所谓天人一理、天人不二,“天”与“人”之间既是共存关系,也是约束关系。主宰之天、自然之天、伦理之天、心性之天约束着人的行为方式,对天人关系、自然关系、群己关系和身心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我国乡村蕴含的“天人合一”治理理念,包括崇尚乡风文明、治理有序;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宜居;重行家风教化、克己奉公;以及弘扬忠信诚善、知行合一等。“天人合一”思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引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尊重历史文化、尊重自然、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智慧之路。

式中:Kave、Kg、Kc分别为煤储层平均体积模量、吸附气体体积模量、煤岩体积模量;fg为煤岩吸附气体百分比,常温常压下CH4密度为0.72 kg/m3,假设煤层中气体含量为x,则有fg=0.72x;ρave、ρc分别为煤储层平均密度和煤岩密度;D为煤层埋藏深度;vp、vs分别为煤岩干燥态纵、横波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9(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刘震.重思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价值[J].哲学研究,2018(6):43-52.

[5]汤一介.论“天人合一”[J].中国哲学史,2005(2):5-10.

[6]林晓希.近三十年来“天人合一”问题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0-25.

[7]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J].中国文化,1994(2).

[8]张士闪.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J].民俗研究,2016(6):14-24.

[9]王晓葵.“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J].文化遗产,2010(3):129-138.

[10]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J].社会科学战线,1998(3):68-70 .

[11]罗彩.“天人合一”问题研究三十年[J].东方论坛,2015(4):91-97.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 Chuang,NI Dan-mei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The idea of“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has gradually formed a series of cogitation that combines systemic and philosophical rationality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concept of“Heaven and Man”has accumulated rich wisdom in ecology,organization,humanities and spirit in rural socie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its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repair the foundations for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and play an important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Rural revitalization;Contemporary value;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F303.4;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41(2019)05-0048-03

doi: 10.3969/j.issn.1674-6341.2019.05.015

收稿日期: 2019-06-1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村官‘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研究”(16YJA710022);南京农业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农村振兴视角下的精准扶贫研究”(SZJJ2017007YJS)。

第一作者简介: 李创(1994—),男,江苏东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发展。

责任编辑:李增华

标签:;  ;  ;  ;  ;  ;  

乡村振兴战略下“天人合一”价值的多维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