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论文_王帅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论文_王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且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以及城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控,从而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工作不但需要有精湛的施工工艺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使用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优质混凝土材料,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技术性问题,道路桥梁系统的安全性都无法保障,路面部位甚至还会形成严重的裂缝等缺陷。混凝土这一施工材料贯穿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始终,施工者必须不断累积混凝土应用经验,高效完成混凝土使用任务,提升道路桥梁系统的可靠性。

1道路桥梁混凝土常见的问题及成分分析

1.1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本身具有着热胀冷缩的特性,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内部结构温度如果出现变化,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变形。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年温差,四季温度在不断变化,虽然变化的速度非常缓慢,但是仍然会给道路桥梁带来严重的影响,使桥梁出现明显的纵向位移问题;桥面、主梁以及桥墩经过长时间的太阳照射,其温度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地方的温度比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温度要高很多,这就会导致桥梁整体的结构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从而使局部的拉应力大大提高,进一步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道路桥梁在经受太阳暴晒之后,如果突然出现降雨、冷空气等恶劣天气,那么将会使桥梁温度骤然下降,其内部应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1.2收缩引起的裂缝

大多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裂缝问题,都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混凝土收缩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塑性收缩以及缩水收缩,同时,自生收缩以及炭化收缩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完成浇筑厚度4~5h左右,这时的混凝土内部会出现大幅度的水化反应,逐渐产生分子链,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也会在这时逐渐沁出蒸发,混凝土结构含水量大幅下降,而这时,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失水收缩。同时,混凝土中的骨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并出现收缩,进而引发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混凝土凝固完成后,随着其表面温度的逐渐下降,其湿度也会大大降低,而混凝土结构也会逐渐缩小,这一过程就是缩水收缩。混凝土结构出现缩水收缩现象的时候,其内部的收缩力度是不均匀的,而不同的收缩力度会给混凝土结构应力产生影响,使结构中的应力值也变得极不均匀,拉伸力度不同,而这时,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收缩裂缝。

2混凝土应用技术要点

2.1从混凝土生产工作的角度控制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为道路桥梁工程准备混凝土材料时,应当先控制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尤其是水泥质量,选择强度等级合适的硅酸盐水泥,在工程中运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施工材料。控制材料泌水问题时,可从坍落度与水灰比切入,根据路桥工程使用需要来调节水灰比。精选骨料生产厂家,选择的碎石应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含泥量必须在1%以下,清除碎石材料中的杂质。在选用细骨料时,应当优选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在2.5以上。制备工程用的混凝土时,应根据施工应用需要,选出高效能的减水剂,精准把握外加剂的具体用量,预先确定水泥是否会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形成不良反应,使用具有较强活性的掺合料。

2.2控制浇筑质量

根据道路桥梁施工方案展开浇筑施工活动时,需明确浇筑工艺要求,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治疗水平,根据工程进展状况,调整预设送料时间,在混凝土形成初凝状态前完成送料工作,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具体坍落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道路桥梁系统的结构特点,运用分层浇筑的施工工艺,精细把控每一层的厚度数值,不可大于30cm。进入到振捣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中,应现选择振捣工具,不可在这一阶段出现振捣过度或者不足的状况,通过运用两次振捣的施工手段来缩减气泡的数量。

2.3正确运用模板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模板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和设计图纸操作,以保证模板安装的平整性、稳定性和严密性,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现象。并且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对模板产生过量的载荷而导致模板出现断裂现象,必须提升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此外,模板正式安装前,相关人员需要对选择的模板进行吸水性、耐腐蚀性、表面平整光滑度进行检测。

2.4冬季混凝土施工要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注重冬季条件下的质量控制。冬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使混凝土构件表面温度降低较快,而构件内容由于水泥水化热的作用散热较慢,导致构件内外部产生较大的温差,极易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为了避免出现裂缝,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 10℃,需要通过使用暖棚法进行加温处理,同时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期间,可以对其覆盖保温层,或提高环境温度,从而减少温差。

2.5养护与后续处理

养护工作对于保持混凝土性能存在重要意义,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选用的养护方法也有所不同。一些混凝土具有水硬性的特点,混凝土处于硬化状态时,其表面部位会形成裂纹与色差,如果需要解决材料强度问题,应当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新浇筑的混凝土材料会直接外露到空气中,应浇上适量的水,也可以用浸湿的麻袋或者棉毡来达到养护目的。使用蓄水或者洒水养护方案时,应在混凝土散发热量时,选用喷雾的养护手段。以此来消除材料表面的色差。拆除模板时,必须预先检测温度,根据施工区域的天气变化情况来调整养护时间,把控材料表面的温差。执行道路桥梁拆模施工任务时,表面部位会产生气泡状或者砂带型的孔洞,应当及时消除这种质量缺陷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也会给拆模施工行为带去影响,拆除施工模板时,材料表面处的温度不能超过标准,不能随意运用凉水养护的方法,混凝土如果在接触空气时,表面迅速降温,会产生温差裂缝问题,修补难度高。

3混凝土结构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首先,应注重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应贯穿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竣工等过程,全方位强化监管,并积极将动态化监管与静态化监管进行有效结合,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其次,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混凝土施工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各管理单位的责任,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流程进行协调操作,为技术的科学化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保证技术应用科学、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组织等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此为混凝土施工中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另外,各施工环节应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原则,从整体上提升道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石海.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15):185.

[2]刘兆义.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30):51~52.

[3]李向东.刍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9):34.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0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论文_王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