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药物对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比较论文_王文峰 王强 陈超

王文峰 王强 陈超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 2768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麻醉药物对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 年1 月到2013 年9 月收治的76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阿替卡因麻醉)与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疼痛感。结果: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替卡因的效果理想,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麻醉药物;牙体牙髓病;麻醉比较[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different anesthetics on dental pulp disease.Methods:randomly divided 76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January to 2013 September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rticaine anesthesia)and control group(lidocaine),recording and analysis of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in.Results: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rticaine ideal,effects on the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mall,high safety,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keyword] anesthesia;dental disease;anesthesia

牙体病包括牙髓病、牙髓蜕变、牙髓坏死等疾病,目前,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主要方式就是无痛麻醉疗法[1],下面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2 年1 月到2013 年9 月收治的76 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无其他基础疾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6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8 例,观察组中38 例共计41 颗牙,其中男性21 例,女性17 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年龄为(48.6±3.4)岁。对照组中38 例共计42 颗牙,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9 例,年龄为18-67 岁,平均年龄为(51.2±4.9)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选择碧兰麻,对于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选择利多卡因,麻醉剂量均为1.5ml,注射速度控制在0.5ml/15s,在注射之前测定患者患牙疼痛指数,记录患者疼痛VAS值,使用专用注射器进行麻醉,在手术过程中记录好患者VAS 疼痛值变化情况,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率与血压变化情况,看有无不良反应。

1.3 麻醉效果观察治疗根据患者主观感觉进行打分,评分标准依据VAS 法,0 分为完全无痛、1 到3 分为轻度疼痛、4 到6 分为中度疼痛、7 到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时与治疗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局部触痛、黏膜充血以及心率异常等不良反应[2]。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注射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均在正常标准中,手术过程中两组中各有1 例患者出现收缩压高于标准值的表现,操作完成后转为正常,在操作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率异常,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示意表见表1.表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示意表

3 讨论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麻醉剂,其麻醉效果也受到了的认可,碧兰麻是一种新型麻醉剂,其有效成分为盐酸阿替卡因与肾上腺素,有着蛋白结合率理想以及脂溶性低的优势,与利多卡因相比,其组织浸润性强、减小快、副作用小,更加适宜用在局部麻醉中[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注射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均在正常标准中,手术过程中两组中各有1 例患者出现收缩压高于标准值的表现,操作完成后转为正常,在操作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率异常,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与利多卡因相比,阿替卡因的效果理想,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小,安全性高,该种麻醉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1]陈灵红.不同麻醉药物对牙体、牙髓病麻醉效果的影响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2(18):273-274.[2]綦成,张春燕,亓庆国,袁奎封.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磨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的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6(08):38-39[3]李宝珍.局部麻醉技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3(04):381-382.作者简介:王文峰,1982.10—,硕士,中级,麻醉科专业,主要研究麻醉相关领域。

论文作者:王文峰 王强 陈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药物对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比较论文_王文峰 王强 陈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