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策论文_苗连军

浅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策论文_苗连军

天津滨海旅游区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480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自2014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大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打造新型的首都经济圈的需要,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由此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很大,但是依然还是存在很多阻碍,本文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主要探讨一下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策。

关键字: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发展对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很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比如说,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就强调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中央的支持与带动之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受到了高度重视,各地也开始积极规划部署并付诸于行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等问题的出现我们不容忽视,这同时也是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此外,如何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如何才能使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实施真正取得成效,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前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1 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京津冀区域主要是指包含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11个地级市的区域。这个区域里人口数超过了1亿,土地面积9.27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北方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即是要在这个区域内建立一个新型的首都经济圈,使其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发展最好的经济圈。但是就目前来说,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 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存在制度瓶颈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中央的带动之下已经积极的开展起来,但是很多区域在协同发展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协同发展并没有深入到各地的发展战略当中去,各地依旧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其次,发展平衡面临难题。首先表现为区域内部的发展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经济实力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这使得区域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难题;另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刚开始实施的阶段,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形势开始逐渐相同,这就难免存在一定的内部竞争现象,使得协同发展难以长久的进行。

2 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我们不可忽视天津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天津也将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城市。无可否认,北京将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枢城市,但是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中第二大经济中心,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挥在那战略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整个京津冀区域,要面向整个东北亚,具体来说,天津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世界级的城市,天津具有与国际接轨的大型港口,具有理想的制造业发展空间,而且紧靠北京,天津具有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的环境条件。2、打造国际港口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天津港的管理水平已经趋向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港口功能方面,天津已经具备了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物质条件。3、成为我国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就目前来说,天津在科技方面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同时天津还是老工业基地,具有成为我国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条件。4、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天津要充分利用海、陆、空综合立体运输网络优势,打造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高速交通网络, 包括高速铁路和城际间铁路网络、 高速公路网络及航空运输网络, 建设大流通的骨干运输网络, 逐步提高天津在京津冀区域的中心地位和辐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推进滨海新区发展的对策

3.1 努力解决制度瓶颈。要解决制度瓶颈的问题,在主观方面,首先还是主要要依靠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必须要认真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相关文件、相关政策,并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树立协同发展区域观。其次,在客观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区域管理机构,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等手段来解决制度瓶颈的问题。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区域内部竞争的问题出现,有效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3.2积极应对发展难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引起区域内经贸往来增加,从而引起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也与天津建立国际港口城市、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正好契合。因此,滨海新区应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一方面可以减少运输

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另一方面,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吸引外国企

业投资,加快天津自身发展的同时增加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3 强化港口资源优势,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港口资源的发展是天津市的优势,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滨海新区应该强化其港口资源的优势,提高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增大规模,从而在这样的优势之上来发展经济。其次,滨海新区还要完善其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使其成为主要的运输枢纽,并打造国际的港口城市。

3.4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大力发展服务业。 滨海新区想要最开放的市场、最便利的通关最优质的服务, 就必须提出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的综合改革方案。 继续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局,集中行政许可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政府权力的减法, 换市场活力的加法。 完善大通关体系,积极争

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做好承接北京疏解功能的充分准备。 天津市政府已提出将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形成与国际港口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经济结构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因此,滨海新区应以扩大消费和增强城市功能为重点,突出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信息服务、会计、咨询、律师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天津港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基地等的建设抓紧建设现代化物流网络;吸引更多的中外资银行、 保险公司来津落户,组建人寿保险公司,发展基金托管、信誉评估、资信服务等金融服务业务。 加速各类商品市场建设,依托大市场,举办更多的全国性、区域性商品交易活动。同时还将大力发展中介服务、 物业管理、 社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社会服务业以及一些新兴产业。

3.5建设绿色经济先行区。我们提到过,环境问题也是目前制约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一大阻碍之一。对于滨海新区来说,是刚发展起来的新区,可以汲取之前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时在环境问题上所得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建设生态产业园与生态城区,在京津冀区域成为绿色经济的先行区。滨海新区应注重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循环、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即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零排放”。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孙文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6(10)

[2]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 2006(04)

[3]王丽.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J].理论界.2007(06)

[4]胡占琪,宋辉.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预测[J].中国统计. 2007(10)

论文作者:苗连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浅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策论文_苗连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