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论文_马建军

试论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论文_马建军

马建军

摘要:教师的语言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最重要、最常用而又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研究教学用语,提高说话的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必备的素养。我们知道,教师语言应该遵循如下基本要求:一方面需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启发性和鼓动性,另一方面还需生动、形象、具体。本文就从教师的语言这一角度出发,简单地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基本要求,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教师语言;作用;基本要求

一、教师的语言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教师的语言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最重要、最常用而又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是因为:第一,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来说,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所理解,主要在于教师使用的语言能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只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第二,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巧来说,教师的语言也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一种技能训练,都需要教师既要演示示范,又要进行说明或解释。当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时,教师也要借助语言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技巧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展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还要通过语言把教材的思想因素传授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加深他们的体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品德。所以,教师的语言在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教师语言的直接感染,直接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可见,研究教学用语,提高说话的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必备的素养。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蓬勃发展的今天,语言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语言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师语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应该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1.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教师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上。准确性就是按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准确无误,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和推理,不使用含糊不清的字词,不说半截子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不带口头禅。精炼性就是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罗嗦,善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系统性就是说话有条理,头绪清楚,不紊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逻辑性就是阐述论证问题,严密周详,无懈可击。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科学性,就会导致概念模糊,或者造成判断上的模棱两可,进而出现推理上的自相矛盾,最终使学生接受错误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教师的语言应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总是要将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渗透给学生,所谓“纯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通过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使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渗透在知识教育之中,使自己的语言富于情绪上的感染力。为此,教师要在语言中渗透对教材的深刻体会,饱含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对于是非、善恶、美丑,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感情上的培养。

3.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和鼓动性。这种启发性和鼓动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多种分析器官的协同活动,开动脑筋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它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充实上,如果言之无物,尽管在语言技巧上“花里胡哨”,也不算具有启发性和鼓动性。其次,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再次,要有一定的含蓄性,既通俗易懂地说出学生想知而不知的东西,又不要把问题说完说尽,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但必须注意不要为了含蓄而放松对教材的深入讲解,也不要为了含蓄而给学生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4.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教师的语言要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就是通过教师活泼有趣又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要能引人入胜,要善于联系实际,恰当举例,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地再现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其次,要善于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师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方法

提高教学语言水平最重要的是学习。一是要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这是提高语言技巧的重要途径。二是向书本学习,“读书破万卷”,“求知通古今”,广泛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三是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尽量运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语言进行教学。四是要认真备课,熟练地掌握教材。教师只有熟悉教材,才能选择最贴切、最生动的词语表达其思想内容,施展语言技巧。五是要熟练使用本学科的“教学语言”,或称学科术语。此外,教师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性格修养,防止故弄玄虚、低级庸俗、离题发挥等。同时,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善于积累运用语言技巧提高教学效率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水平不断地提高。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学753000)

论文作者:马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试论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论文_马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