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慢性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论文_冯伟广,朱礼尧,周健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 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据报道[1],目前所使用的药物中有600种能产生肝损伤,全球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病的总发生率为3%~9%。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因而本病在临床上漏诊较多,并且其中慢性药物性肝病漏诊率更高,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经我院诊治的慢性药物性肝病34例,探讨相关致病药物、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92-02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于2005年0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慢性药物性肝病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43.56±12.03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查询住院病例、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方法,分析患者的具体服药病史:具体药物、疗程、剂量、第几次服用、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临床症状:出现症状距离服药的时间、首发主要表现(发热、皮疹、瘙痒、乏力、纳差、厌油、尿黄、腹胀、肝区疼痛)、症状发展及演变、停药以及治疗后效果;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增强。

1.2.1诊断依据 包括:(1)用药后1~4月(无绝对界限)出现肝损害表现;(2)初发症状有疲劳纳差、恶心、呕吐、发热、皮疹、瘙痒、黄疸等;(3)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0.06;(4)有肝内淤胆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病理或临床征象;(5)各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甲~庚型肝炎,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均阴性,并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性肝病及肝占位性病变;(6)偶尔再次用药后又发生肝损害;(7)肝功能异常时间超过3月。上述标准1、7加上2~6中任何两项即可考虑诊断为慢性药物性肝病[2]。

1.2.2疗效判断 治愈: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恢复正常上限2倍以内;好转:上述指标有所恢复,但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无变化:上述指标无改善或恶化,但无新的并发症出现;恶化:上述指标恶化,临床表现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死亡:于住院期间死亡[3]。

2.结果

2.1 患者所用导致慢性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统计结果见表一。由表中可见引起慢性药物性肝病常见的药物以中药类、抗生素类、抗结核类3种多见。患者患有慢性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12例HbsAg(+),3例有肝硬化病史,5例有脂肪肝病史,2例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史)、慢性炎症、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精神类疾病等。

2.2 患者症状

首发症状以乏力、纳差为主有12例,尿黄9例,皮肤瘙痒、皮疹2例,恶心、腹胀5例,肝区疼痛6例。体征:皮肤巩膜黄染11例,肝区叩痛阳性6例,肝肿大5例,腹水2例。

2.3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异常发现时间7~45月,平均12.3±9.6月,谷丙转氨酶103~445U/L,平均273.2±23.1U/L;谷草转氨酶93~253U/L,平均154.6±15.2U/L;总胆红素64~256mmol/L,平均116.5±18.3mmol/L;直接胆红素38~123mmol/L,平均81.5±14.5mmol/L;碱性磷酸酶89~234U/L,平均148.2±17.9U/L;谷酰转氨酶79~251U/L,平均161.6±23.5 U/L;白蛋白23~46g/L,平均36±13.2g/L。

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肝实质弥漫性损害15例,服药后新出现肝脾肿大7例,脂肪肝3例、肝硬化5例,未发现有肝血管病变、肝脏肿瘤。

2.4 治疗

立即停用有关以及可能导致的药物,予以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熊去氧胆酸、硫普罗宁、肝利欣、腺苷蛋氨酸等治疗,对于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及人工肝支持治疗。所有患者中有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治愈28例,好转5例,无变化及恶化0例。其中7例肝脾肿大、3例脂肪肝治疗后均有所好转或消失。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的药物种类日益增多,药物性肝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良好的诊断方法,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疾病本身、近期酗酒及劳累)、药物成分复杂,多种药物的相会作用、患者不能提供准确的病史、临床医生诊断的倾向性等,因而本病的误诊率较高。而其中慢性药物性肝病较少引起重视,更容易误诊。同时由于这些患者服药时间较长,症状较为隐匿性,常不引起患者自身重视,因而导致的肝脏损害往往较为严重,部分患者甚至发展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脏肿瘤。

临床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较多,本研究发现的引起药物性肝病以中药类最多见,主要是因为受传统观点的影响,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小,故青睐于中药类药物;同时中药成分复杂,有些患者服用的随意性较强,这些都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病。同时抗生素类、抗结核类药物的慢性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较高,主要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药物治疗疗程长以及替代药物较少有关。而对于患者所合并的慢性基础疾病研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最多见,考虑此类患者肝脏功能异常,肝脏对药物代谢的功能下降,因而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肝病。

本研究发现,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较王艳梅等[4]所研究的急性肝功能损害重,其中尤以胆红素明显,主要与起病较为隐匿,病程较长有关,故容易导致肝实质性损害。张爱民等[5]通过肝穿刺活检研究发现:慢性药物性肝病患者肝细胞水样变、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及毛细胆管性胆汁淤积发生率较高,窦周纤维化和(或)中央静脉纤维化、融合性坏死、桥接坏死发生率较低,提示可能慢性药物性肝病易出现脂肪变性、胆汁淤积,部分可能出现纤维化。

本研究所有患者经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予以积极保肝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并且对于新出现的脾肝肿大、脂肪肝的患者进一步复查可发现有所好转,考虑这些改变早期尚处于功能性变化阶段,并未引起器质性改变,因而可以逆转,进一步说明早期发现,及早停用相关药物的重要性。

总之慢性药物性肝病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往往更为明显,临床上对于某些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如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需考虑慢性药物性肝病的可能。对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应提高警惕,注意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Kaplowitz N,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Drug Saf,2001;21(7):483-490.

[2]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45-446.

[3] Benichou C.Criteria of drug-induced liver disorders 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J].J Hepatol,1990,11(2):272-276.

[4]王艳梅,程留芳.药物性肝病临床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14(1),98-100.

[5]张爱民,王慧芬,许彪,等.51例慢性药物性肝病临床及病理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3):292-294.

论文作者:冯伟广,朱礼尧,周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34例慢性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论文_冯伟广,朱礼尧,周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