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道堤防护坡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论文_谢海涛

山区河道堤防护坡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论文_谢海涛

栾川县水利局 河南洛阳 471500

摘要: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山区在河道治理中,采取的统一分段实施、因地制宜,力求节约成本,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以稳定堤脚和堤坡为主,修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洪堤,为山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山区河道;堤防护坡;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引言:我国大部分山区地带,群山连绵起伏,大小河道众多,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而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因地制宜、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河道治理效果。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重点对山区河道堤防护坡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展开深入的剖析,从而促使山区经济能够不断发展。

一、河道护坡工程措施

(一)混凝土面板护坡式

对于混凝土面板护坡式来说,主要适用于水流较大,而且护坡较长浇筑混凝土所用的砂砾石料充足的河段。在其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架设一定数量的电源,对于临时搭建的工程来说,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混凝土面板护坡式的技术要求,首先是需要施工人员在平整的迎水面坡面上,用宽两米、高十五米的沥青木板,从河道的堤上游处,顺着坡的下游方向,开始支两米长、一点五米宽的长方形框格,然后在框格内部打五厘米厚的混凝土当作垫层,随后再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十厘米的混凝土浇筑面层。而对于小块混凝土面板来说,其具有不需要钢筋的搭配即可进行抹面施工、适应于冻胀以及不均匀沉陷、就地取材更加节约成本的优势。

(二)混凝土框架梁块石护坡式

混凝土框架梁块石护坡式与混凝土面板护坡式相同,适用于较大河流,而且堤坡较长以及拥有充足石料的河段。而对于混凝土框架梁块石护坡式的施工技术来说,就是施工人员在平整的迎水面坡道上,用预制二十厘米高、十厘米宽以及两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小梁,沿着堤脚开始,往上游处支接成菱形框或长方形框即可,每个梁接头位置,用M12水泥砂浆抹平。随后采用三十厘米的直径块石,按照干砌石的施工及时标准,将砌石整齐的摆列在框格当中,其厚度要控制在三十米的范围内。上面要平、紧的主要优势包括,第一促使施工周期有效缩短,在筑堤的同时,选择一场地就可以进行预制框架梁施工,只要达到养生期就可以直接使用。第二,有效节约成本投入,除了预制框架量的现场施工需要有电源设备之外,在其他施工过程中都不需要架设电源设备。第三,框格式便于维修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维修资金投入,其对于干砌石护坡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中河道下方的块石被雨水冲刷,也不会威胁到整个坡面的块石。

(三)干砌块石护坡式

干砌块石护坡式主要适用于堤坡比较短、但是石料充足的小型河道中。等到施工人员将迎水面坡平整完工之后,沿着堤脚方向往上坡按照现有的施工技术标准,用三十厘米的只讲块石直接摆砌即可。

(四)铁丝石笼护坡式

铁丝石笼护坡式主要适用于河道断面较窄,石料充足,但是水流比较急的河道段。石笼顶部的宽度控制在零点八米范围内,边坡系数保持在0.3到0.5范围内,堤顶的起高在零点五米范围内。当石笼遇到曲弯处,其要长期用搭子加固方式,一般情况下,石笼搭子的直径大约在零点六米,深入河身的长度大约为三点五米左右,搭坡上一点五米左右,其间距最好保持在十到十五米的范围内,基于搭子本身属于柔性,其顶部位置随着水流的不断侵蚀从而会出现自动沉降的情况,直到冲淤达到平衡为止。除此之外,搭子是压制在河道主堤上的,不仅增加了自身的重量,而且更是增加了坝体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浆砌石挡土墙式

浆砌石挡土墙式主要适用于具有较窄河床,但是拥有丰富块石的小型河道段。其具体施工方式就是沿着堤较位置开始砌筑,直到设计高程结束为止。在封顶时,大多数情况下应用的都是厚度为五厘米左右的混凝土材料。而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占地面积小,便于施工人员及时维修。

二、河道护坡生物措施

在山区河道治理工程中,除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之外,还应该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进行结合治理。而对于河道护坡生物措施来说,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堤身免受雨水的冲刷,而且还能极大的促使河道流速有效减缓,更好的保护堤坡,促使堤脚免受风浪冲刷。除此之外,还能起到很好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山区河道堤防护坡中生物措施与生物措施相比,不仅投资少,而且只要动员人民群众就能达到很好的河道治理效果。

(一)柳树植被

将柳树植被种植在河道迎水侧堤脚前,能都起到很好的堤防护坡作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种植方式一般是打深眼埋杆式。在选择柳树树苗时,最好选择一米左右高,直径在两到五厘米范围内的幼苗,在种植时将树坑挖深在一米左右最合适。在河床靠近堤脚两边,各种植两行,其左右间距最好保持在一米左右。对于柳树植被来说,主要具有抗涝、耐淹、生长快的优势,是目前护堤脚中最为理想的植被品种。

(二)水曲柳或榆树植被

水曲柳或者是榆树植被主要适用于迎水侧堤脚前或者是堤后范围。选择具有三四年生长期的树苗最为合适。该中植被的生长缓慢,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采取堤脚前行株距1mx1m,堤后行株距2mx1.5m的方式。该植被具有抗涝、耐淹以及木质好等诸多优点,而且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三)杨树或刺槐植被

杨树或者是刺槐植被主要适合种植在堤后的背水侧,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其行株剧最好保持在2 m x 1.5 m 最佳。其植被主要具有生长速度快、极高的经济效益等优势,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抗涝、不耐淹,而且根系较浅,极易被雨水冲刷。

(四)紫穗槐植被

紫穗槐植被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护坡林植被,主要适合种植在堤坡处。该植被具有生命力顽强、耐旱等特点,只要种植一次,可常年不需要种植。

结论:

简单来说,从河道治理工程中来看,各山区要把护堤坡、护堤脚工程统一起来,应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规划进行统一的治理。而且在实际河道治理工程中,要统筹兼顾上下游以及左右两岸,从全方面出发,结合山区河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河道裁弯取直方案。基于各山区不同的河道以及地形等地理特征,防护措施必须本身经济安全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李昂,胡帅,张光碧,谢玉杰.山区河流建防洪堤对行洪的影响研究[J].西北水电,2013(03):5-11.

[2]赵祥,张其成,杨姝君.山区河流城区段堤防改造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32(04):55-58.

[3]吴玉杰,袁春雷,李景春,常青.山区中小型河道建砂砾石均质堤防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3(08):40.

论文作者:谢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山区河道堤防护坡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论文_谢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