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宋鲁华,付丽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宋鲁华,付丽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交通运输局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道路桥梁,不仅是连接城市的纽带,还承载着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桥梁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桥梁道路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1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及加强施工管理的意义

合理应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管理,对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促进道路桥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分析,道路桥梁是社会重要的基础工程,有利于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运行,促进各地经济贸易往来,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不但能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角度分析,就道路桥梁工程自身而言,为了使工程建设在规定工期内完工,实现预期工程建设目标,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提高道路桥梁的运营经济效益。

2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2.1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现阶段,由于沥青路面平整度高、施工便捷,因此,其广泛应用道路桥梁工程中。在沥青路面施工中:(1)要对混合料进行预拌,控制拌和温度、时间、混合料用量等。另外,在混合料拌和中,需要结合待料和溢料的粒径,合理调整冷料仓的转速,进而保证冷料仓供料比保持平衡。(2)混合料摊铺。在摊铺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摊铺机速度,匀速缓慢进行,保证摊铺厚度均匀。(3)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要用线划分出碾压区域,明确初压、复压、终压区域,防止重复碾压和漏压。另外,也可以使用排压方式进行流水碾压,使各个施工环节紧密相连,提高碾压质量。(4)施工缝处理。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通常会出现一些纵向或横向的施工缝,为此,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对纵缝处理中,可以利用 2 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施工,采用梯队联合的方式;对横缝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平接缝方式。

2.2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的预应力能够有效改善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减少道路结构受到破坏。预应力施工主要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是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技术原理主要是在混凝土承受荷载前,先给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压应力,以此抵消或减小外部拉应力,提高道路桥梁承载力,减少裂缝。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较多,受水泥水化热影响,结构经常出现裂缝,特别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避免裂缝问题,要合理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其主要差异是施工顺序不同,先张法主要是先张拉预应力钢束,后进行混凝土施工,等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放开两端张拉设施,形成结构内预应力;后张法与先张法相反,其是先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预留管道,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预应力钢束穿入混凝土内部,再进行预应力张拉。二者都是利用钢筋自身回缩能力,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当混凝土受到超负荷压力时,混凝土预压力释放,更好地解决道路桥梁裂缝问题。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先张法和后张法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道路桥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自身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够延长结构使用年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施工中。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竖向抗压缩性,不需特意预留纵向缝,有效保障桥梁质量。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中,根据桥梁施工具体情况,可以分为浇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以及灌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几种类型。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1)为了避免出现纤维结团,在施工中要利用分散机加入钢纤维,并进行充分搅拌;(2)在搅拌过程中,要合理调整和控制钢纤维混凝土材料投放时间和搅拌时间,防止钢纤维结团,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3)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在施工中要保持封闭施工,同时要对表面进行压实处理。

3加强道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不断完善道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

在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中,施工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要积极建立一个健全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以加强对道路工程施工中技术的质量进行控制。构建健全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三检制度。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项检查,必须要在道路桥梁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理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其次,要以作业班组为核心,建立其质量检验的自我检查制度,以作业队为基础建立各个班组的相互检查制度,以项目部安质部为基础建立专项质量检查制度,通过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施工质量。

3.2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保障桥梁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并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必须要从原料、设备、现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首先,加强对桥梁的原材料管理。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且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原材料的供应商的实力、信誉、以及质量,进行一一明确,完成高质量的采购。并且在采购之后,要按照按照相关的检验规范和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加强对桥梁施工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是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做好使用管理记录、制定保养和维修计划等。另外,还要定期引进、更换新的机械设备,保证施工安全。最后,加强对桥梁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整个管理的核心。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安全质量意识

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还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必要时可进行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对所有参与跨铁路施工的人员,必须组织进行铁路施工安全技术培训,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考试合格;其次,还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观摩学习,不但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密切相关,其是一项规模较大、影响因素较多、流动性较强的工程,因此,为了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例如,预应力施工技术、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约束施工行为,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统筹全局,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保证道路桥梁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浩.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管理对策[J].交通世界,2017(25):126-127.

论文作者:宋鲁华,付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宋鲁华,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