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感悟论文_李其松

初三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感悟论文_李其松

【摘 要】初三道德与法治课内容多,涵盖量大,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教学时应贯彻新课程标准,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道德素养;法治观念

从事初三毕业班教学多年,亲眼见证了《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更体现出新形势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下面结合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几点感悟: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需及时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首先,教师个人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做到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教材一定要熟,每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节课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因初三道德与法治课内容多,涵盖量大,综合性强、教师本人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知识点统管全局进行整合,培养大局意识,相关知识点纵横对比联系,让学生对比记忆学习。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九上相关知识的回顾,因为九上知识阐述了我国自身发展的机遇与现存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在授课时能做到深入浅出,有的放矢。

其次,积极参加研修,搞好集体教研,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参加本校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同科教师相互交流、切磋,自己上好公开课和常规课的同时,让领导同事们点评,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并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取长补短,以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再次,调动一切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为了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每堂课我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视频等多样形式,并尽量在课前准备一首歌曲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课堂上我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列举事例播放视频、录像等音频资料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最后,精选习题。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练习题,因是初三,面临中考,力求和中考精神接轨,设计的题型也仿照中考模式,第一题是选择题(基础题),第二题是材料题(能力提升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量和时政热点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实际情景看到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学科知识就在自己身旁。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来源,在训练时中我以生活事件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比较感兴趣。对所学知识掌握的较扎实并能灵活运用。

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做好聆听者和点拨者。

首先,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

之前教学也是不敢放手,考虑一周只有两次课,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讲得知识点太多,怕自己不讲,学生就会遗漏。所以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很少,消化不了的留在课后复习,而真正能做到课下复习的学生仅是部分优秀学生。所以,我大胆改革,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我采用问题或者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自主构建知识,发现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亲自动手做的事情比起听老师泛泛而讲的记忆深刻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有了活力。

其次,做题训练讲解时让学生充当老师角色。

进行达标测试时,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组织答案的时间,发表观点的时间,先让学生学会审题和组织答案,不明确的题目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在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保证教学按时完成,我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进一步回答问题,最后我再提供答案,提供评分标准,通过“盘点提升,探究规律”帮助学生了解题型及做答技巧,整个过程学生充当老师角色,老师成了聆听者和点拨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多种训练方式,尤其是通过讲练结合、中考模拟演练、变式训练、中考押题等多种方式,学生答题思路和组织答案方法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升很快,学生们自信满满,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学相长,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从教师方面讲,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成绩不断提高。师生彼此相长、互相促进,教学过程中我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时刻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我用“老人摔倒后是否扶起来”这一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几个学生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模拟扮演,在班中展开分析探讨,学生对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有了更深的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初三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中考在即,让学生内心深处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并尽自己最大努力进行学习,力求长大后能够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力求全面健康的发展。

论文作者:李其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初三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感悟论文_李其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