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介入治疗对Ⅰ论文_刘虹璐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探究术前介入治疗对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段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放射”综合治疗;研究组同为40例患者,在对照组“手术+放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术前介入治疗。为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上少于对照组,在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上高于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上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和放射治疗之前行术前介入治疗可以预防术后复发,改善患者预后,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介入治疗;临床疗效;预后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所带来的危害与乳腺癌、卵巢癌并列于前。关于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传统理论认为,早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根治性手术,术中清扫淋巴结、切除癌灶可以实现有效治疗;而中晚期患者则应选择放疗或化疗等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式[1]。但是,宫颈癌近年的发病趋势愈加年轻化,而放疗会导致女性患者丧失卵巢功能,对其性生活造成影响,并引发更年期或骨质疏松等病症的过早出现[2]。对于Ⅰ B2~Ⅱ B期患者,其术后复发率高、转移率高,放疗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故临床选择术前介入手术进行化疗。本文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试探究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段将其分入两组,即:采取“手术+放射”综合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放射”综合治疗加术前介入治疗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对比资料: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7岁,平均(40.18±10.34)岁;肿瘤直径最小4cm,最大8cm,平均(6.05±1.01)cm;分期:Ⅰ B2期13例,Ⅱ A期16例,Ⅱ B期11例。研究组: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56岁,平均(40.21±10.28)岁;肿瘤直径最小5cm,最大7cm,平均(6.08±1.03)cm;分期:Ⅰ B2期14例,Ⅱ A期17例,Ⅱ B期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直径大小、分期等上述资料,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医护人员在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术中为患者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并将盆腔中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若患者存在宫旁浸润、阴道侵犯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等问题,可在术后2到4周为其进行放射治疗,反射范围为全盆腔,放射剂量总共为45到50Gy。

研究组采取“术前介入治疗+根治性手术+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具体方法为:①术前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在术前以Selding’s法,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将6号管或RIM导管插入,送到髂内动脉处进行造影,安排至少2名具有丰富阅片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以明确病变内的位置、类型、血管分布,随后超选择地将导管置入子宫动脉,注入化疗药物,行MFP方案化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为:10mg的丝裂霉素、1g的5-氟尿嘧啶、70mg/m2的顺铂以及适量碘油,为患者行化疗栓塞治疗。②根治性手术与待治疗后的3~4周后,为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与放射治疗,具体手术方案及放射治疗方法参考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为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使用(±s)形式表示,检验t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分组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上与对照组较为将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上远远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根治性手术、放疗与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变得愈加重要[3]。诸如本文中研究组在对照组所采取的“手术+放疗”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行术前介入治疗,实际上便是将化疗药物直接经血管输送到肿瘤灶内,提高局部药物得浓度,该方法的介入栓塞能影响到肿瘤的血供,使其因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使化疗药物更长久地停留在肿瘤灶内,有效杀灭癌细胞[4-5]。见结果,研究组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87.5%、55%、2.5%,均优于对照组62.5%、25%、27.5%的结果,同时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这证明术前介入治疗对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有显著疗效,可以提高手术及放疗的综合治疗效果,其原因正是因为介入栓塞减少了出血,其对肿瘤血供的阻断使得微小病灶消失,使较大的病灶缩小,手术及放射治疗的难度降低,面临风险更小,因此最终治疗效果更好[6]。

结语:

术前介入治疗可以提高Ⅰ B2~Ⅱ B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及放疗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适合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军凤,李辉.外科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回顾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1):142-143.

[2]王赢.宫颈癌(ⅠA~ⅡB期)术前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834-1836.

[3]余宏建,阮继银,赵正平,等.术前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Ⅰ b2期至Ⅱ 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1):1357-1360.

[4]阿衣努尔·艾孜木,玉仁尼沙·台外库力. 维吾尔族Ⅰb~Ⅱb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4):32-33.

[5]章海燕.宫颈癌根治术前介入治疗在Ⅱ期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13-114.

[6]杨卫东,王素娟,许敏,等.宫颈癌Ⅱ期根治术前介入治疗在新辅助化疗中临床应用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7):857-859.

论文作者:刘虹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术前介入治疗对Ⅰ论文_刘虹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