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营销与推广_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的营销与推广_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的营销推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旅游可归纳为: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感知、研究某一景观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和使游客亲近大自然,接受生动的生态教育为目的,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及保护自然、人文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并以使当地社会与经济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活动中,必须体现这些特征。

一、科学调查生态旅游资源

开展生态旅游营销推广活动,旅游企业首先要调查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景观恢复生态资源等具体资源的存在形式和分布规律,研究生态资源的功能和规律。其次,根据资源状况,采用科学方法确定合理的游客容量,比如用自然容量、生态容量、经济容量等各种指标来权衡,确定旅客容量,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以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使资源得以保护。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二、合理规划设计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应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活动同环境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保护为前提,进行旅游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同时坚持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体现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的“硬件”建设,在旅游开发和维护生态中取得平衡。具体的产品开发路径有:

1.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观赏、体验、感悟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是其他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开发的基础,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重点开发以山地、森林、海滨、水体湿地、温泉、洞穴、观赏性动植物、地质奇观、特种自然现象等为资源基础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如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的山岳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的湖泊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的草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观鸟生态景区,都是自然生态观光旅游的优秀产品。

2.原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流传于民间、历史悠久、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可称之为原生态文化。我国各地的民间风俗、艺术和节庆等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应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文化旅游产品,要注重其产品的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科学性。该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历史渊源和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挖掘、营造人文生态型旅游景点,达到人类文化圈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3.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农业体验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应依托农村或城郊农林果蔬业、特色养殖业等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的示范推广进行,取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走企业联合开发经营或政府指导下农民经营等形式。农业生态旅游一定要体现出其生态性和独有的农业文化、乡土文化。

4.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生态休闲养生是旅游市场中代表主流方向的一类产品。对一些生态环境好,但差异化程度小、吸引力不足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特色休闲养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可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由于旅游者对生态养生诉求的多样性,产品设计可考虑不同的主题,如长寿养生类、山林养生类、日光养生类、花卉养生类等产品。

5.生态度假旅游产品。近年来,度假旅游开发已日益重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同时,度假旅游本身是一种复合型产品,其功能涉及观赏、休闲、娱乐、康体、度假等几个方面。在追求良好生态环境本底的同时,在度假设施配置上的要求也较高,应区别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开发山地森林度假、海滨度假、湖滨度假、温泉度假、乡村田园度假等类型的生态度假旅游产品。

6.生态科普旅游产品。随着世界及区域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与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回归自然、认识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生态科普旅游市场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会,以各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生态环境与资源,设计开发内涵不同、各具特色的多种生态科普旅游产品和相关旅游线路。

三、生态旅游要突出特色

产品特色本质是一种比较差异。对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中去比较寻找“卖点”;从旅游资源的地方性、主体价值、接待设施和服务个性中去寻找、去发挥、去创造亮点;从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去寻找创造差异。不同的景观类型,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差异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等都可发挥或创造产品特色。哈尔滨特色资源是冰雪,其冬季旅游项目开发都是围绕着冰雪资源展开,通过持续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系列活动来发挥这一特色,冰雪品牌树立已见成效;云南泸沽湖的出名则在于摩梭人“走婚”这一地方与民族特色;浙江德清下渚湖景区则强调了“江南最大湿地”这一地域资源特色;安吉竹博园则发挥了竹子种类最多的优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民族生态旅游接待示范村项目,则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融入了当地原生文化,体现了接待设施绿色化、民族化,服务形式的民俗化、地方化,以此突出了产品个性与特色,增强了吸引力。可以说,生态旅游产品品牌的创建离不开特色产品的支撑,而生态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美”一样并不缺少,同样是缺少发现和创造。

四、生态旅游要体现知识性

对于游客来说,生态旅游除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外,最重要的是增加对各种自然风光、自然现象的了解,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这样,在产品策划中,如何将知识性贯彻其中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与普通导游员相比较,生态导游员要具备更高素质和更多的责任。首先,生态导游人员要能够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知识;其次,生态导游员应该具备强烈环保意识,视旅游环保宣传为己任,并积极寻求恰当时机对旅游者进行环保渗透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此外,导游员在生态旅游讲解过程中,必要时应配合生态旅游区域管理部门做好对旅游者非环保行为的前期控制、同期控制及反馈控制等。通过宣传,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做到休闲娱乐、环保两不误。借鉴日本经验,旅游部门应前瞻性地增设生态导游员职业,通过有计划地培训、考核等手段加强生态导游员素质培养,提高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环保意识。

导游人员向游客传播知识,要结合各类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游有山岳湖泊生态景区、宗教名山生态景区、雪山草原生态景区等,还有各地各类农业生态游。这就要求导游人员不但具有与旅游资源相匹配的知识,还要通过通俗、风趣的语言,充满传播科学知识的热情,向游客介绍相应的知识。旅游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产品,通过组织专家学者编撰科普性的书籍、画册、光盘,向游客传播湖泊、宗教、冰雪、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生态旅游的知识性还要体现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上。应针对地方特点,对地方文化进行深挖掘,去粗取精,科学提炼,如可以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扎染制品、布艺装饰,以及首饰、服饰、箱包等纪念品。为体现生态旅游理念,这些纪念品在制作工艺上程序简单,应做到无污染或污染性小,材料尽量取之当地,产品设计应体现地方资源及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内涵,使旅游者在享用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学到历史文化知识,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标签:;  ;  ;  ;  ;  

生态旅游的营销与推广_生态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