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酝酿风险汽车信贷等待崩溃_汽车论文

垄断酝酿风险汽车信贷等待崩溃_汽车论文

垄断酝酿风险汽车信贷等待破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贷论文,风险论文,汽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在汽车业翘首盼望《汽车金融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出台,等待分食汽车消费市场大蛋糕的关键时刻,一场关于汽车信贷市场的清理整顿,可能将先浇下一瓢冷水。

近日传出消息,在收紧房地产信贷后,央行将下一个目标盯上了过热的汽车信贷市场,汽车信贷消费新的政策也在制定中。

汽车消费贷款是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后开始的,之后,汽车信贷消费高速增长,据统计,5年多时间,中国银行业汽车消费贷款从1998年的4亿元,增加到2003年第一季度的200亿元。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截止2002年9月底,中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已达935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占763亿元,其他金融机构117亿元,城市商业银行51亿元,财务公司2100万元。

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在去年汽车业产销双双突破百万大关后,预计今年有望达到170万辆的销售量,在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就汽车消费信贷而言,德国汽车信贷消费占整个行业的70%、美国占80%,而中国仅占汽车消费市场份额的10%。到2007年,如果中国有50%的汽车是通过融资方式售出的,按年销售400万辆计算,将形成一个2000亿元的信贷市场。

争夺汽车信贷消费市场蛋糕的战争早已在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展开,但五年下来,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规范。为争夺市场份额,信贷政策底线一再被突破,汽车信贷积聚的风险随着规模的扩大越来越突出,整顿汽车信贷市场已如箭在弦。

业界的质疑是,如果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汽车信贷格局不打破,汽车信贷风险就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汽车信贷政策也很难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据悉,汽车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倾斜甚至蔓延到尚未出台的《汽车金融机构暂行管理办法》中,按照草案透露的内容,汽车金融机构在将来难有作为,信贷市场仍将是商业银行天下。

南辕北辙的信贷政策

“汽车消费信贷本来是为了刺激汽车消费,但5年过去了,却颇有些南辕北辙的味道。”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虽然汽车信贷消费在2002年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但无论从信贷资金规模还是信贷消费占市场比例来看,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相称。

贾新光分析,商业银行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时,往往不对贷款者做信用调查,一般是联合一家保险公司,制定一套保险方案,由保险公司为贷款担保,银行基本上不承担任何风险。保险公司在消费者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相应的固定资产担保或抵押,有些类似抵押贷款,同信贷消费本质大相胫庭,加重了消费者负担,违背了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初衷。

在去年年底,央行公布的汽车信贷消费坏账率仅为1%,但贾新光认为,在美国等西方成熟的市场,通常的坏账率在3%-5%左右,央行公布的这个数据不太正常,一种可能是数据不真实;如数据属实的话,说明目前的政策执行中过于保守,抑制了消费,但因为信贷市场基本上被几大商业银行所瓜分,这种局面较难改变。

走向另一极端

在1%极低的坏账率下,央行为会么还要清理汽车信贷市场呢?

据悉,触动央行神经的是始于去年下半年的汽车信贷风潮,由于去年启动的汽车消费市场让各方垂涎三尺,信贷政策的底线一再突破。

各商业银行在放贷压力下,开始在汽车信贷消费市场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各银行纷纷降低放贷门槛。

主要表现在,首付比例大幅下调,部分商业银行甚至推出零首付;将还贷时间从三年延长到五年甚至八年;同时纷纷下调贷款利率,去年部分银行甚至打出特惠10%的不成文规定;放款对象逐步扩大,由高收入者向一般工薪层蔓延;放宽、简化信用审核,还取消担保人制度,减免以往正常费用,如免担保费、免信用险费等。

政策底线一再突破,走向另一极端。

贾新光评价,信贷政策执行忽左忽右,是因为中国缺乏成熟的汽车金融机构所致,由商业银行、汽车经销商、汽车厂家和保险公司构成的信贷环节,有多个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政策的连贯性,风险控制的系统性往往被打破。而汽车信贷管理较地产信贷管理复杂很多,因为汽车是移动的,商业银行无法独自完成。这也使五年的时间中,都没有积累一套完善的汽车信贷管理经验。而链接了汽车生产、销售和消费三大环节的汽车金融机构的成立,被视作打破目前商业银行垄断车贷市场的最好契机,但据悉,正在制定的汽车金融机构暂行管理办法中,汽车金融机构作用较之境外将大打折扣。

汽车金融机构门槛太高

消息人士表示,国内汽车制造商和境外汽车巨头盼望已久的《汽车金融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出台。

在征求意见稿中,车贷不再是银行的专有业务,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可以申请开办,而且对内、外资机构的“申请门槛”一致。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要具备“最近一年的总资产不低于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连续3年盈利”、“汽车金融机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等条件。

贾新光称,如此严格的条件让多年来在中国等待的境外汽车巨头都大吃一惊,这样的条件将很多汽车生产商挡在门外。贾新光称,征求意见稿中,对汽车金融机构管理相当严格,业务范围较窄,而且政策还是倾向由商业银行来做汽车信贷业务。像目前国内三大汽车巨头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可以发展成汽车金融机构,且不说注册资金等前提条件,汽车集团的财务公司不允许吸收储蓄、不允许设立分之机构,在汽车信贷消费市场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按照中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将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信贷消费业务,并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在入世5年后就可以向中国居民提供汽车信贷消费服务。

新的汽车信贷消费政策正在修订中,不知能否规避现有政策的弊端?

标签:;  ;  ;  ;  ;  ;  ;  ;  ;  ;  ;  ;  ;  

垄断酝酿风险汽车信贷等待崩溃_汽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