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青年运动:概念、逻辑与模式论文

读懂中国青年运动:概念、逻辑与模式论文

青年工作 Qing Nian Gong Zuo

读懂中国青年运动:概念、逻辑与模式

□ 胡献忠

摘 要: 青年运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宏大概念,它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运动的一种,实质上体现了青年与国家、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中国青年运动蹚过了100年的历史长河,展现了从“愤怒”青年到“奋斗”青年主体转换的内在逻辑,但变化的是形态,不变的是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其永恒追求。在长期的暴力革命和社会实践中,中国青年运动形成了“党的领导+青年自觉+共青团动员+群众支持”的基本模式。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上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社会运动,全球青年运动在内涵与结构上都存在同频共振的现实可能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理解青年运动,既不能局限于街头政治,也不能泛化为青年发展。而要完成中国青年运动场景与理论范式的建构,显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中国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民族复兴;政治认同

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资本对世界市场的开拓,人类社会一直处于急剧变化的境地之中。而推动历史变革的力量总是来自不同方面,比如宏观上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如果细化到微观层面,多元的历史合力就不知道该有多少种了。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有一点是毋庸置疑和不容忽视的,这就是青年的力量,尤其是青年集体行动的力量。无数历史事件证明,青年以及青年运动是现代性、现代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酵素。在每一次重大社会革命的推动力量中,青年因素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支。

中国青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始终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重要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际燃烧的就是青年的激情。当中华民族进入到伟大复兴关键期,我们试图穿越百年沧桑,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观察视野,对青年与国家、青年与社会、青年与政治等重大关系进行研判,有利于把握青年运动发展的特质和趋势,阐释中国青年运动的新价值,从而增强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

一、概念厘考:青年运动实质上反映的是青年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对于任何问题的研究大多都始于概念。没有对研究对象内涵和边界的准确把握,要想把问题研究明白几乎是不可能的。青年运动自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学术界给出的解读莫衷一是,各自强调不同的侧面。

1.关于“运动”“社会运动”和一般意义上的“青年运动”

“运动”第一次出现于英语中被运用于社会现实,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指的是一批负有特殊目的的人的一系列行为或努力。清代梁启超认为,“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更为具体:运动是“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如五四运动、技术革命运动。”

相应准则参照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NY/T1667(所有部分)农药登记管理术语。

1848年,德国社会学家劳伦兹·冯·斯坦首次将“社会运动”这一术语引到学术讨论,他将社会运动定义为争取社会权利即福利所进行的政治运动。芝加哥学派的第二代传人特纳与克利安认为,社会运动就是一个以具有一定连续性的行动去推动或阻止所在社会或群体发生某种变革的集体。吉登斯则进一步界定:“涉及极大一群人的实现或阻止某种社会变革的过程。社会运动通常存在于目标和观点对立的组织之间的冲突关系中。然而,成功挑战权力的运动一旦变得制度化,就可能会发展成为组织”[2]。美国学者塔罗认为,社会运动的本质是一种政治斗争。而斯诺更愿意把社会运动看成是对某种权威体系或结构的集体挑战。在西方语境中,“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运动,应该指的是有组织、有目标的,旨在部分或全面改变社会某些价值观、文化或者国家政策的集体抗争行动”[3]

总的来看,社会运动既是一种抗争性政治,又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行动。尽管西方很多学者更多地强调制度外抗争,把社会运动视为带有冲突性和破坏性的街头行动,但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却把社会运动看作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结果。当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波全新的社会运动开始兴起,因其组织模式和行为特征与以往大不相同而称为“新社会运动”,西方学者又开始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

鉴于社会运动的繁复杂糅,又有多种划分方式,其中按参加者的社会身份予以区分比较常见。以工人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为工人运动;大多由农民参加的为农民运动;以学生为主体的称学生运动;由妇女广泛参与的就叫妇女运动。青年运动,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年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西方研究界并不十分强调青年运动这一术语,而多以学生运动代替。对于青年运动的发起,《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青年运动“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为成年人所操纵;合法的和为官方所许可的,或者不合法的和不为官方所认可的;左翼的、右翼的,或只针对某个问题的;有组织的,或者像嬉皮士运动那样分散的。总之,所有这些青年运动都产生于青年人的特征”[4]

2.中国青年运动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理论构想和形成总是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对运动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以革命性、政治性面貌而出现的,激烈的甚至暴力的群众性集体行动。在这种思维定式下,有人会发出疑惑,现在还有青年运动吗?实际上他们是在问,“现在还需要之前那样的青年运动吗?”显然,人们对青年运动概念的狭隘理解影响了正常的视野和判断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青年运动100年的历程,也是从“愤怒”青年到“奋斗”青年实施主体转换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人的现代化是基础性工程。当代青年要血性,也要有理性,明辨善恶丑美,是非曲直,做新时代的明白人。一方面,我们热情鼓励青年人面对社会不良现象、丑恶现象乃至敌对势力,要敢于亮剑,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坚决反对某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空发议论,牢骚满腹,甚至造谣惑众的行为。

1939年5月,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中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延安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和“方向”,因为“延安的青年们是团结的,是统一的”,“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他们真是抗日救国的先锋”[8]。这里虽然没有给出青年运动的明确定义,但却包含青年运动的基本要素:以青年为参与主体的集体行动;走在正面影响社会的前列;青年是团结的、有组织的;与基层民众结合在一起。还有一项不言自明的应有之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延安本身就是中共中央的驻地。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集中体现[1]。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创新战略位置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深远,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世界各国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因此,有效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在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不论是张太雷还是毛泽东,都没有刻意强调青年运动的暴力冲突性,而重在指明它是广大青年围绕一个历史时期或更为长远的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宏大目标而发生的集体行动,其中暗含着在不同阶段、不同历史环境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呈现形式。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多指反对黑暗统治和旧秩序的激进运动的话,那么1949年10月尤其是1978年12月之后的中国青年运动,内容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开放,囊括青年思潮、青年发展、青年参与、青年文化等在内青年集体行动。这些集体行动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发起、领导的,也可能是在党和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青年自发的。

从革命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一直都在使用“青年运动”这一概念,表明党中央始终是把青年群体作为推动社会变革重要力量来看待的。青年运动是青年的集体行动,不是个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发展的大趋势对社会发展走势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当然,这种大趋势之下也有小趋势,有些小趋势可能被整合到已有的大趋势之中,有的则可能逐渐演变为新的大趋势,还有一些是自生自灭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青年运动的内涵一以贯之,始终没有改变,而外延是在不断与时俱进的。

因此,透过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硝烟,可以看出,不论是追求爱国、民主、公平正义、绿色环保、学习英模等“高大上”价值理念,表达对于国家、民族、公理等宏大主题的关注,还是通过对“小确幸”的青年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诉求,比如反饥饿、就业创业、机会平等,以达到见微知著、影响社会的效果,其所反映的,都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战略性调整或变迁的过程中,青年群体社会角色的扮演以及在社会大舞台上的生动展示。不甘寂寞的心理特征、冲动激情的行为特征决定着青年在社会变革中从不缺位,而且总是敏感于时代的变化,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从本质上看,青年运动反映的就是青年与国家的关系、青年与政党的关系、青年与社会的关系。

虽然在法律修改上存在一定障碍,但是我们可以做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为主的相应灵活的法律解释。张明楷在《刑法格言的展开》中讲到:“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法律的制定者是人不是神,法律不可能没有什么缺陷,因此,发现法律的缺陷不是什么成就,将有缺陷的法条解释得没有缺陷才是智慧”[6]。

二、逻辑展演:中国青年运动蹚过了100年的历史长河

前文我们分析了“什么是青年运动”“五四运动100年以来中国青年运动呈现出什么样的轨迹曲线”“革命年代、建设时代、改革时期的青年运动之间的异同”,或者说“青年运动自出现至今其形式和实质发生过哪些变化,哪些属性没有变化”等等问题,知晓了青年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种,是由青年群体基于某种社会需要或切身利益,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有组织的大规模集体行动。

1.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特征与“标签”

革命年代的青年运动,很多时候体现为街头政治,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尖锐的斗争性、激烈的冲突性和极大的破坏性。所以至今还有很多人一提及青年运动,就马上想到学生上街。这是中国青年运动最初的特征,也是第一张标签。这是因为五四中坚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俄国道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9]。旧势力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推翻一个旧世界是要刺刀见红的。青年运动处于革命大潮激荡之中,因此必然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征。比如,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五二○运动等等。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革命年代所有的青年运动都是学生上街示威抗议,比如“扩红”运动、延安青年运动、解放区参军参战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社会成员高度依附于政权组织体系、思想行为方式高度一元化、青年群体高度同质化。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目标是建设国家、改造社会、重塑自我,带有广泛的轰动性、激情的参与性、全新的建设性等特点。比如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运动、上山下乡运动、学雷锋运动,大概都是先由基层探索,进而开始自上而下大规模动员。由于受时代环境影响,这些青年运动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些“群众运动”的色彩。所以,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又被理解成群众运动的一种。这是一些人给青年运动贴的第二张标签。

1.4.3 净化 向上述有机相中加入5 mL硫酸,振摇后静止分层,弃去硫酸,重复3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有机相中残余硫酸,每次加50 mL,反复4~5次洗至中性,收集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石油醚洗涤浓缩至干,并用正己烷定容至2~4 mL,待上机测定。

改革开放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驰骋的时代舞台,也为青年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中的一代代青年(1980年深圳开始建特区时,内地大批青年“孔雀东南飞”,其主力是50后、60后青年;如今青年的主体是90后、00后),沿着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典型的东方农业国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先行先试,敢为人先,青春能量的释放与变革的时代同频共振。从新长征突击手到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出国热到文化热,从经商潮到民工潮,青年群体新的集体行动方式开创了青年运动的新空间。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带有明显的多元性、嵌入性、整合性。这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青年运动形态。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青运的永恒追求

的确,历史的长河是流动不居的,也是变化无常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过境迁”早已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常识。中国青年运动100年的历史沧桑中发生了诸多演变,这种演变是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是直线式的不断高涨。这种波浪式发展,不仅由客观环境所决定,而且也是社会运动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在这一过程之中,青年运动的阶段性目标、组织形式、动员方式、行为特征等都发生了重大乃至根本性变化。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患者24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人员2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女为139例、女101例,年龄61至84(71.83±5.12)岁,病史1至8(3.81±0.44)年,对照组男、女为135例、女105例,年龄62至83(72.61±5.56)岁,病史1至7(3.94±0.51)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革命年代,中国青年多以激烈抗争的手段,表达对现有政治秩序、政治现象的不满,其根本利益和要求是爱国、民主、生存、发展。建设时期,中国青年以高度组织化的形式,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爱国依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就其行为而言有些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主动介入,有些是集体无意识、狂热盲从,也有理性反思。改革年代,广大青年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中,以嵌入式集体行动,成为倡导新理念、研发新技术、打造新产业、传播新文明的主力军。在宏观政策引导下,青年群体也产生出自发性集体行动,比如经商潮、出国潮、文化热、民工潮。

但从大历史观来看,变化的是形态,不变的是实质;变化的是时空,不变的是价值。那么,中国青年运动在由抗争到嵌入的形态转换中,不变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研究认为,是基于传统集体主义之上的爱国情怀表达。没有哪一个精神正常的青年会诅咒自己的祖国一天天烂下去,而是希望她一天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辉煌历史,曾经当过世界老大的国家。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大抵都有着浓浓的强国情结,青年尤甚,只不过平素比较含蓄内敛,关键时刻可能出现极端表达。

综上所述,中国青年运动承继五四精神,100年来不变的主题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就是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这其中也伴随着青年激情的张扬、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他民主、科学、进步、人权、自由、启蒙、理性、个性解放等价值理念,都在爱国主义旗帜的统领之下。正是基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

3.一个始终不会过时的宏大命题

五四运动爆发后,从北京大学校园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对这一“标本式”青年运动的评价不尽一致。李大钊认为五四运动是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开始,而当下的学生运动就当“组织民众,以为达到大革命之工具”[5]。胡适虽然曾认为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人民一致支持的”,后来却强调五四运动实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负面的政治干扰。梁启超也表达了对学生干预政治的不认同:“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孙中山则对五四运动给予高度评价:“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6]

2)恒温热风干燥:文献[9]的研究显示,装载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不大。因此,本试验的影响因子取温度和风速。温度取4个水平:45,55,65,75℃,能保证辣椒干燥后的质量良好;风速取3个水平:0.6,1.2,1.8m/s,能较好反应风速的影响程度;装载厚度取单层(10mm左右),即辣椒单层平铺在网状托盘上。

最后是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完成之后的孩子量控制主要就是质量的验收,保证施工的适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在成安全事故。技术人员在验收的过程中,确保工程的满足施工标准,对于其中出现误差不符合标准的工程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满足标准。在公路桥梁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需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五四运动对传统社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对人们思想的启蒙意义也是前所未有的。它开启了中国抛弃旧传统、创造新文明的革命新航道。自此以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中,中国青年运动在100年间从改造自我到改造社会,从个性解放到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同时期的青年群体以各自的激情和每个时代的独有方式,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活剧。

不可否认,五四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典型标本,对中国人的认知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而人的思维变迁往往又是被时代推着走的,很少主动地自我变革。考察同一事物前后异同,既要从变迁路径察看事物的形态,又要从出发点和落脚点考究事物的本质。其实,有这么一个常识,任何一个生命事物,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不过变迁的速率有快有慢,有大有小。这取决于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以及事物内部的适应性调整。看暴风雨来得够不够猛,自身应对得不得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没有思维定式、没有经验包袱的青年群体,作为最敏感于思潮逆袭、时代变迁的族群,总是活跃在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的最前沿。他们感受相同、思考相近、反应相似、相向而行。纵然现代社会分工再细,青年分层分化再剧烈,青年形态再原子化、多元化、个性化,在重大和基本问题上依然存有共识和共通的行为逻辑。也就是说,青年行动依然依托着共同的社会基础。青年个体行动相向而行,进而汇成集体行动的磅礴洪流。如果个体之间的关系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一口袋“马铃薯”,那就不叫现代社会了。

所以,研究认为,只有国家与社会存在,作为伴随着现代化到来而出现的社会现象,青年运动就永远会存在,不会过时。只不过在中国,因为人们对“运动”理解的习惯性常识和误区,所以有必要重新认知青年运动的内涵、结构以及机制变迁。

课前预习的学习相较于课堂学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哪开始,怎么开始,如何预习,都是能够由学生来主导的,不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学生在一个尤为自由的学习状态和环境中,在发现问题时,通过动脑和动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独立解决,这个过程的不断反复,就是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模式框定:党的领导+青年自觉+共青团动员+群众支持

任何社会运动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有其基于政策环境、社会资源、政治机会、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特定模式。中国青年运动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青团动员与青年自觉的有机结合,当然这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1.青年运动的成败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青年运动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开了先进政治力量的引领,只凭青年人的激情和冲动,难以持久,也难成大事。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初步展示了中国民众和中国青年的社会力量。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引领力量,中国命运就有了光明可期的前景。

第二产业着重是指制造业。在现代产融结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在于以技术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能级跃升,而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化的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必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

在1922年团一大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蔡和森,两年前就曾致信毛泽东:“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10]。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施存统也看得非常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本团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他进而强调,“欲求运动的一致,我以为须进一步决定完全服众共产党的政策。根本理由是因为共产党一个政党,他对于政治的观察比我们要清楚,他是共产主义全部运动的指导者”[11]。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化解危机,走出困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发挥先锋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已经证明,在过去的90多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探索,赢来了民族的新生和现代化的新曙光;历史还将证明,在未来30多年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中,同样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举旗定向。相应地,中国青年运动也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保证运动的科学方向和良好效度。尽管每一场青年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因素和现实逻辑,但如果离开远见卓识的谋虑规划和有效力量的策动组织,只能误入他途或无果而终。

2.从“愤怒”青年到“奋斗”青年

青年总是引领风气之先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在青年运动的舞台上,青年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自觉的行动者和创造者。愤怒是青年的天性,生理禀赋使然;而奋斗则是青年的天职,社会使命使然。

“走出去意味着需要更多高级专业人员,靠国内的这些‘小打小闹’是不行的。”谢清森说,目前公司已经与某大国企进行合作,“我们已经在香港注册了新公司,在东南亚和非洲也合作注册了安保公司,并储备了大批高级安保人才,为海外业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密切的外围组织,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通过自身组织网络吸纳先进青年入团,影响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女性、青年企业主、青年宗教人士等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通过学联、青联等青年组织覆盖、动员更大范围的青年群体,从而不断巩固拓展党的事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推动中国青年运动形态的适应性调整与变迁。

中共早期领袖张太雷最早直接把五四运动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他进而清晰地论述了青年运动的涵盖群体和使命:“中国的青年运动不是一种狭义的,乃是广义的。狭义的青年运动乃是指着一种青年人民的集合,为某一种目的的运动。但中国的青年运动乃是一种范围很广、使命很大的运动。他的范围在以前的时候,虽多半限于学生与智识界内,但以后是应当纠正这个重心,而应包括全国各种的青年。他的使命,不仅是以谋青年的福利为中心的目的,乃是以谋全国的福利,当作他任重道远的事业。简括言之,他的使命就是革命的事业”[7]

3.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成功的组织者和动员者

一般来讲,中国共产党是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组织者。所谓领导者,有时是直接发出政治号召,有时则是创造社会氛围。所谓组织者,是奉命而独立开展工作,从事具体的宣传发动、组织动员乃至调配整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的全部工作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党的奋斗目标、政治纲领、战略部署展开的。于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就成了共青团工作最大的政治逻辑。

目前日本的年轻一代很多人盛行“断舍离”“简简单单最好”的风潮,身上穿的、家里摆的都尽量要简洁设计、不会产生累赘感的,例如没有任何LOGO的的纯白T恤比较畅销,家电方面如冰箱、电视机、电话、电脑等等都倾向使用薄型产品,这种时候,薄型手表就应运而生了。薄型手表纤薄的外形,设计简洁的表盘,简单的功能等特点都符合目前年轻一代的追求时尚风

众所周知,“愤怒出诗人”,愤怒出勇士,但科学需要理性。革命年代的中国青年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局势是变动不居的,强敌压境,内部纷争,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课桌了”,不愤怒不足以求独立,不愤怒不足以求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弱的经济基础确如“一张白纸”,需要善于创造、勇于革新的广大青年同社会各阶层一道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和“最新最美的画图”,于是有了青年突击队的蓬勃兴起,有了“向科学进军”的时代热潮。改革开放使敏感的青年再次睁眼看世界,要追赶国际先进科技,唯有奋发读书,除少部分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更多年轻人走进“没有围墙的大学”(夜大、电大、自考、函授等),他们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起,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创造。进入新时代,中国梦呈现光明前景之态势,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多建功立业、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在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中,当代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走进新时代,处于大国崛起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是清晰而坚定的,青年族群的代际变迁是明显且不可逆的,中国青年运动必然会呈现一些新特点、新形态。一向惯于“开风气之先”的中国共青团,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在于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和青年发展规律,尽快适应新形势、吃透新情况、拿出新对策,在党和青年之间架起一座坚固而畅通的桥梁,将无尽的青春能量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之中。

4.植根民众才能获取持久动力

社会生活有自己的逻辑,它总是处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表现出复杂的过渡性和多重性。理论观念、理想目标可以是十全十美的图上作业,但不论设想得如何圆满,一旦实行起来,总会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青年运动产生于中国社会土壤之中,与社会各阶层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运动要达到影响社会、变革社会的目标,必须遵从人们的认识水平、思维习惯、传统风俗、道德伦常和价值取向等,与广大民众同向而行,通过有效的工作获取更广泛的认同和最有力的支持。

李大钊在五四前夕就说过:“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我甚望我们中国的青年,认清这个道理”[12]。五四运动中,敏感的知识分子“渐知工人阶级的势力比学生大”,革命运动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如果单靠学生自身一支力量是难以完成历史使命的。于是,他们明智地提出与社会各界联合的主张,并付诸实践,这才使五四 运动由开始的学生运动迅速发展为全国范围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爱国斗争。经过革命斗争的丰富实践,毛泽东在五四运动20年后提出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愿意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样,中国青年运动开始突破知识分子群体的有限空间,逐渐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广大青年参与、影响农工商各界的社会性运动。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任何脱离人民群体的事业都将一事无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革命年代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改革开放时期依然是这样。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青年有激情,有闯劲,有创意,所缺乏的可能是应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百折不挠的抗挫折能力、攻坚克难的执行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习得,需要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获取。

四、全球视野:青年运动同频共振与各自表述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国内爆发的武装起义和暴力革命寥若晨星,但各种社会运动以及伴随而至的社会变革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社会运动作为美国实现社会变革、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自我调节方式之一,贯穿了整个国家发展的全过程。根据赵鼎新的判断:“今天的欧美已经是一个社会运动社会:原来主要是左派搞运动,现在右派也搞;原来是社会下层搞运动,现在上层也搞;原来参加社会运动的主要是男性,而现在女性大大增多;原来青年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现在是什么年龄都有。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都学会了运用社会运动来争取权益这一方法”[13]

1.地球是平的:各国青年发展的相通性

自中世纪结束之后的500年里,全球有9个国家先后崛起为世界性一流大国,抛开背后的历史、经济、文化、制度、政治、军事等软硬实力之外,其中所包含的青年因素也颇耐人寻味。英国、日本这些岛国青年的忧患意识,往往比俄罗斯、美国这样的大陆国家来得还要早、还要快,从而成为民族崛起的先决条件。俾斯麦把分散的联邦统一后,包括德国青年在内的全德人励精图治,崇尚节俭,视诚信和荣誉为生命,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国家崛起的脊梁。而美国在崛起过程中,致力于把工业生产与正在形成的美国精神相结合——既追求现实,又充满青年特有的理想主义,尽可能地让年轻人服务于国家计划。基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尽管世界格局、国情民意、政党策略各不相同,青年奋斗和创造已成为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本研究做出这样的定义,中国青年运动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包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下或在中共政策战略影响下,广大青年基于国家、民族发展的宏大主题,通过有效的组织动员,为达成这一目标而产生的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时间跨度的集体行动。其必备要素有目的性、组织性、标志性事件、青年的参与度、影响的广泛性。在这里,抗争与否、制度内外已经不再是核心要素了。

各国青年发展之所以相通,一是在于青年在每个国家所处的地位是相似的,不管该国主流价值对青年的评价如何,青年作为影响当下、决定未来的社会定位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各国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分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青年思潮、青年现象大体上总是为后发国家提供样本和参考。三是各国政府在促进青年发展政策上有一定相通性,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青年议题便纳入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重要议程,这是全球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种畜禽质量是农民增收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是依法经过严格论证,是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所具备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对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降低了不法分子以次充好利用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种畜禽,更有甚者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等行为影响生产性能损害农民合法权益,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

世界文化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是多元文化并存和多样性并存。国际舆论与社会心态有着较多的相通性,也有基于各国不同国情的差异性。放眼当今寰宇,全球化深刻改变和影响着青年,青年也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由于青年人较少传统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偏见,因此,他们对世界性文化交流和传播抱有更大热情。全球化为青年发展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各国政府在青年事务、青年政策上的互商互鉴,各国青年及青年组织的交流沟通愈发显得意义重大。

2.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的青年运动

在世界发展史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论是左翼思潮,还是右翼幽灵,总是集中出现在某一特定时代,一地发动,总会有若干国家或地区起而呼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20世纪20年代,整个世界弥漫着一种革命气息。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的前身)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青年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青年“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价值取向与世界青年运动相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青年在青年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建立起反法西斯青年统一战线,而且全国学联与世界学联往来密切。到了20世纪60年代,解放与革命似乎成为东西方学生共同的梦呓。中国红卫兵的造反行动成为西方青年仿效的直接样板:1966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举行会议并游行示威;1967年,意大利发生学生造反运动;1968年,巴黎学生走上街头发起“五月风暴”。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青年学生又都处于一片骚动之中。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互联网连接每一个角落的不同肤色的青年,大家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共同问题。进入21世纪,英国出现“伦敦骚乱”,美国有“占领华尔街运动”,参与者多为青年人;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如同多米诺骨牌,推倒一个,殃及一片;台港出现所谓的“太阳花革命”,香港“占中运动”和暴动骚乱,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产生难以预测的潜在影响。

作为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的骄傲,也是吸引海外消费者主动尝试、接纳中国白酒的关键所在。中国白酒的原料选取、酿造工艺、种类划分、品评品鉴,乃至由酒衍生出来的文学作品和典故,无一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对此,应当从国家层面出发,由省级、国家级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牵头,做好白酒文化推广的顶层设计,通过外交、纪录片、文化交流、艺术表演等多样化的渠道和形式,讲好中国白酒的历史传承与动人故事。

中国现代化进程晚于西方国家,欧美社会曾经出现的后现代、嬉皮士等青年文化现象在中国“慢半拍”出现。也就是说,从社会层面上看,西方某些青年文化现象可能会在中国重演,有的已经被证明。在地球的另一侧,以反战反核、人权运动、女权运动、环保运动、同性恋、城市自治、占领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新社会运动,以其“非暴力”“去中心”“制度化”的特点,迥异于传统阶级斗争的社会运动,成为一种塑造西方社会的重要力量,走向制度化是其发展趋势之一。

社会运动制度化实质上是国家的体制构建目标和社会运动的诉求目标互动博弈的产物。这一过程既改造了社会运动,也对国家体制和社会危机管理机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但制度化趋势并没有改变西方新社会运动的抗议属性和变革目标。所有这些,都对当代中国青年运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

五、结语:中国青年运动场景建构任重道远

美国学者普遍倾向于把社会运动研究的源头追溯到1897年勒庞出版的《聚众:一个关于大众心理的研究》,自此120多年来,美国的社会运动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组织学、文化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场景建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那么,如何来定义“场景”呢?实质上,本研究涉及的场景是指一定时期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大社会的概念,包括社会心态、价值取向、社会变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青年运动的场景需不需要建构?回答是肯定的。场景建构实质上就是引领青年运动的方向和趋势。接下来的还有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建构?谁来建构?建构的目标是什么? 建构的步骤与过程又是怎样的?

研究认为,场景建构的目标就是把青年运动纳入到制度体系之内,引导广大青年由“愤怒”到“奋斗”,实现青年运动由抗争向嵌入的完全转换。“国家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所以,青年运动场景建构的主体,一是执政党、政府,从顶层设计上做战略性制度安排。二是宣传、教育、社保等职能部门,具体服务成长的各个方面。三是共青团、青联、学联等青年组织,它们在青年中拥有传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需要在革新中重塑形象。四是企业、社团及社会各界,他们的认知和选择直接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取向。场景建构的内容包括政策选择、公共舆论、社会变革、政治共识、身份认同、组织网络、政治动员等。

以上只是宏观逻辑的基本设想,中国青年运动有其现实运作的规律,建构场景既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又需要有稳妥的路径,不能天真幼稚,一厢情愿。当前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如何让主流价值成为多数青年的自觉追求?党的青年组织如何以新形象推动青年运动?如何与世界青年运动对话?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对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运动研究,明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两个统一起来”“回答好两个为什么”的要求。作为肩负重大使命的青运史理论工作者,要结合变化的时代和新的政治要求,重新界定青年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多方吸收、借鉴、综合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青年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以规范的学科范式和深刻的思想阐释,切实提升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运动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和解释力,将时代思潮和青年思潮有机统一,揭示中国青年运动100年嬗变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成功实现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塑造和行动引领。所以,考察青年运动要放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动员青年也重在社会逻辑。德国学者史通文写过一本书《在娱乐与革命之间》,副标题是“留声机、唱片和上海音乐工业的初期(1878—1937)”,充分展示了唱片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中的深刻渗透力和“网络结成”;中共党史研究界也提出过以社会史弥补党史研究方法不足的观点。所有这些,都值得中国青年运动研究界认真分析,加以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不忘历史,方得未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种历史法则对中国青年运动的自身发展是成立的,对中国青年运动的理论研究也是成立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 . 清代学术概论:第1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54:5.

[2][英]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学:第4版[M]. 赵旭东,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01.

[3]赵鼎新. 民主的限制[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87.

[4][英]米勒,波格丹诺.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 邓正来,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66.

[5]李大钊全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9.

[6]孙中山全集:第5卷[M]. 北京:中华书局,2006:209.

[7]张太雷. 张太雷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20-421.

[8]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5,568.

[9]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10]蔡和森文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7.

[11]施存统 . 本团与中国共产党之关系——政策、工作、组织[J]. 先驱,1922(23).

[12]李大钊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22.

[13]赵鼎新.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AZZ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献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王珑玲

标签:;  ;  ;  ;  ;  ;  

读懂中国青年运动:概念、逻辑与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