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体验:体验写作的实践智慧_体验式教学论文

全过程体验:体验写作的实践智慧_体验式教学论文

全程体验:体验式作文的实践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程论文,体验式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切切实实的真情实感的过程。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体验怎么办?有了体验表达不出怎么办?学生如何才能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以及比较成功的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智慧加以探讨。

一、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

针对学生没有感受、体验,教师就要想尽可能的方式、手段,创设一定的条件、情境,诱导、激发学生相关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和欲望。

1.“未成曲调先有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学习旅游”活动,把学习与旅游二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感悟、体验。主体性活动往往是以学生主体的需要而展开的,因此,学生会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形成新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系,形成学生丰富的体验。

2.“操千曲而后晓声”——营构“情动于中”的体验场景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做好了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接下来让学生用大约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这就是情境的功能。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灵感。

某一种实际情境,或模拟情境,甚至想象的情境,只要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的真切感受,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他们的体验。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

二、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

当学生时时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我们暂且称它为原始体验)后,这种体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等,总之是演化为理性模式——这就是原型。

原型,就是原始方式、原始模式、古老范型之意。原型是一种“开端”,意味着后世不得不遵循的原则,因而是一种活的东西,它要遗传、继承、发扬、变形,它是“源头活水”。维科认为原型是一种根源于感性的,属于族类共同体的并且富于复现功能的原始模式。这些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是人们曾经对生活的种种感受的积累已经作为一种“原型”沉淀在大脑中,成为无意识记忆。二是这种原型是一种理性模式,是属于“族类共同体”的,也就是大家所共有的基本模式。三是正因为原型复现既是继承、发扬,又是开放、变形。即“作为由感性自然演化来的理性模式,原型还要演化为新的感性自然——当下的个体体验”,也就是说,“原型还需要与当下的主体发生新的‘相遇’,以便生成新的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那些“原型”体验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原型”体验,要唤醒这些体验,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生活中的一片落叶、一抹夕阳、一段小巷、一扇小窗、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句带有暗示性质的话语等等,都有可能会激活他们某种积于心底的情绪,唤起作文的欲望。当然,这里的置身生活,并不是说非要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不可,有时候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唤醒学生的“原型”体验。学生想象体验能否饱满、自由地展开,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这种展开,靠告诉无异于缘木求鱼,靠解说则极易使想象折翅从而跌入黑暗的思维谷底。因此,学生的想象只能靠体验唤醒。

事实上,学生心中积累的体验每一次被唤醒,他们每一次都会创生成更新的体验。荣格说:“原始意象……是同一种类型的无数体验心理残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片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的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与悲哀的残迹,并且整个地始终遵循同一条路线。它宛如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出的河床,生命流在这道床上突然奔涌成大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小溪中漫泻。”如“走别人的路,说自己的话”一样,原型体验的复现指向未来的创造,它将使个体的生命流“遵循”原型体验提供的水道而“奔涌”为新的体验的大江。

三、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

体验有时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性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表达出来,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1.我手写我心——写最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话

卡西尔在《人论》中写道:“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成力量。”这段话是说,艺术不等于情感,而是情感化的形式,情感本身是一种力量。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的情感体验,在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乏味的语言只能表达乏味的情感——即使你此时心潮澎湃。因此,在体验式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使得体验能够在习作中得以延续、升华和凝固。

2.我笔抒我情——写最能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话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那么,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吻合,作为其外化的言语形式也应具备写作主体的个性特征,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最能展示个性的话。

当下,我们的学生说着大话、套话,说着成年人要求他们说的话,这种语言就不是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如一学生写参加集体劳动,他写道:“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动脑筋,为集体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集体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且集体就像一辆自行车,少了一个零件就难以前进,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就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这种“群性话语”掩盖了学生个性化的心灵,使个体的劳动体验在“群性话语”中得不到表达。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他们的语言或许是严谨的,或许是粗放的,或许是直率的,或许是细腻柔顺的,或许是幽默风趣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文本中肆意地流淌。同时,倡导个性化言语,我们还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挑战教师的语言权威,展示真我的风采。体验式作文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成为习作教学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期待着体验式习作教学为作文教改园地吹去一缕清新的风。

标签:;  

全过程体验:体验写作的实践智慧_体验式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