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肺结核病防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牛丽琼

浅析肺结核病防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牛丽琼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白银730600)

摘要 目的:对肺结核病防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肺结核病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目前防治肺结核病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新型化疗药物研发滞后、西药疗效差、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免疫力低下等是影响肺结核病防治的主要因素,而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病是目前弥补单纯西医治疗不足的有效措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是一种互补性的综合治疗方法,它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是人类防治肺结核病的新尝试。

关键词:肺结核病;治疗;影响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如肺、肾、脑等,其中肺结核最常见。人类与结核病斗争已长达数千年,俗称“痨病、绝症”,该病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甚至危及生命[1]。随着科学的发展,抗结核药物的诞生及医疗条件的进步,结核病已成为一种“防有措施,治有办法”的疾病,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的康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肺结核这个病魔还是存在,并没有被消灭,反而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1.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出现肝肾损伤及胃肠道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往往致使用药中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联、三联或是四联疗法,对结核病的效果是显著的,能够杀死结核杆菌,但这些药物是化学制剂,杀死结核杆菌的同时对肺功能或是肝肾也有很大的影响和损伤,即使用了保肝药,这些化学毒素或是杀死的结核杆菌还留在体内,没有排除,肺功能或肝肾功能也没有修复,很多都因为严重并发症被迫中止用药。

2.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使本已严峻的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变得更加紧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泛耐药结核病( XDR-TB)的出现使得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更是雪上加霜。多种因素参与并影响着MDR-TB和XDR-TB的发生与发展,如结核病控制措施的薄弱和不足;抗结核药物使用不当以及不能很好地实施严格监测和督导;HIV感染的流行与传播;新的抗结核药物开发和研制的严重滞后等等。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发生MDR-TB约51万例。2008年,全球新发MDR-TB约44万例,其中1/2的病例在印度和中国,3/4以上的病例是初治病例。1994至2009年,结核病初治病例和复治病例中的MDR-TB从0分别上升至28.3%和61.6%。2000至2009年全球共有150万人死于MDR-TB,平均每年死亡人数是H1N1流感的10倍。2007至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显示,肺结核患者中MDR-TB为8.32%.我国每年新发MDR-TB约12万例,占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总数的24%,位居全球第2位[2]。

3.免疫力低下人群西药疗效差: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染结核病[3],此类人群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几率高,致使抗结核治疗不能规则用药或被迫停止用药。化学制剂是一种带有化学毒素的药品,在用药时即便服了保肝药,但没有把体内的毒素排除也难恢复身体各功能,影响总体治疗效果。

4.新型化疗药物研发滞后:对现有治疗结核病常用药物形成耐药的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结核病抗药耐药久治不愈的病人继续服用无效,只有等待新药。患者在服药期间,没有按医师的要求定时定量、按疗程服药,而是按自己的意愿随意中止服药,形成比较顽固的耐药结核菌,即使三联、四联疗法效果也是极差。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必须首先明确患者属于“初治”还是“复治”,了解患者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史,在此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灶部位、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5.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组成方案中至少应包含4种有效药物。其中,注射剂型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方案的核心。疗程为24个月或痰菌转阴后至少治疗18个月,并且在开始治疗时使用注射剂型的二线抗结核药物6个月以上,或痰菌转阴后至少持续使用4个月。

6. 广泛耐药结核病治疗:治疗XDR-TB能够选择的药物十分有限,往往难以组成可靠的有效方案,人们寄希望于新的抗结核药物的出现。指南中建议由莫西沙星、1种可能敏感的注射剂、可能有效的第4组药物和效果不确切的第5组药物共同组成方案,并延长疗程。并强调在没有更为有效的抗结核新药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大量、多种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方法有失妥当,宜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

7.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是弥补单纯西医治疗不足的最佳办法。

6.1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点:讲究人体脏腑的整体性和对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在化疗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保驾”,扶肝理气,降低肝肾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亦补亦理亦治作用。

6.2中西结合治疗肺结核优点:6.2.1初次感染结核病的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抗结核药的同时,必须服用保肝药,否则就会对肝功能造成极大的损害。

6.2.2免疫力低下的肺结核患者,如果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首先是老人和小孩身体都很虚弱,免疫力差,受不起大量西药毒素的伤害,只有先保护他们的身体功能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抗结核治疗,既能治病又不伤害身体。在治疗时,中西药同时使用,西药杀死结核杆菌,中药直达身体的各个功能部位,清除体内毒素,恢复功能,增强免疫力,这样就能免除老人长期服药的痛苦,小孩也能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总之,结核病用药过程应遵循:早期用药、联合用药、足量用药、规律用药和全程用药五项原则,早期用药;早期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有利于药物渗入病灶内,达到高浓度。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降低毒性、防止耐药性发生。足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结核病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治疗的目标。

参考文献:[1] 张天民.结核病表现的多态性及其对策[J].医药导报,2 0 08,

[2]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485-497.

[3]王娅妮.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结核病[J].中国中医药报,2008,4:11.

论文作者:牛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浅析肺结核病防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牛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