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八个贯彻始终”,确保分析评议阶段工作实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贯彻始终论文,实效论文,分析评议阶段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析评议阶段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它既是对学习动员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又是搞好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具体细致,工作量大,而且政策性强,党员关心,群众关注。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是确保整个教育活动不走过场的关键,是实现先进性教育活动目标要求的重要途径。这个阶段的工作抓好了,才能把广大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热情保持下去,才能确保整个教育活动取得实际效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事关群众利益,事关事业发展。只有认真搞好分析评议,把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把党员群众的情绪调理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进一步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也是对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现实检验和重要考验。各级党组织必须掌握政策,吃透精神,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政治热情,更扎实、更细致的工作作风,采取有力措施,抓住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各项工作。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一定要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不走过场,确保不出偏差,确保取得实效。这是总体要求。为了做到这“三个确保”,我们要坚持“八个贯彻始终”。
一是要把提高认识贯彻始终。并不是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结束了,思想认识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应该贯彻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当然,每个阶段的认识问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阶段主要是解决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没有必要、会不会走过场等担心和疑虑问题。第二阶段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从现在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有些同志在触及思想、触及实质问题上,思想准备不足。有些同志是抱着并不很情愿的态度来接触思想上的痼疾,对分析评议有些顾虑,认为问题找不准,对上级不好交待,想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但要求严、不允许;有些同志认为问题解剖得太深,担心影响班子的威信,影响班子成员之间的感情,影响个人形象。所以,找客观的多,找主观的少;找单位的多,找个人的少;找别人的多,找自己的少,等等。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在这个阶段可能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认真解决。对此,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坚持把普遍性的思想发动与有针对性地解决认识问题相结合,继续在提高思想认识,在解决思想深处问题上下功夫。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正确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参加分析评议,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主动查摆问题,剖析根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各单位要在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开始的转段时期,再进行一次思想发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党员干部存在的认识问题,为分析评议阶段打好基础。
二是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始终。学习是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但第一阶段结束不代表学习已经结束,要继续深入学习。要把学习动员阶段规定的学习书目学好学完,即使把规定动作完成了,也还要把学习进一步继续深入下去。学习要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分析评议阶段要组织好广大党员重点学习《党章》有关党员的权利、义务和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论述,以及在贵州考察期间就先进性教育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要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同时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好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的大讨论。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大讨论要在第二阶段继续深入,既要以分析评议工作推进大讨论的深入开展,又要以在大讨论中所形成的党员先进性标准来指导分析评议工作,要把大讨论的收获和成果充分运用和体现到分析评议工作中去,为搞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三是要把严格标准贯彻始终。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分析评议阶段要抓好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提出评议意见,反馈评议意见,通报评议情况等七个环节。各级党委(党组)要严格按照要求,确保工作质量,务求取得实效。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征求意见上下功夫。征求意见是整改的基础,群众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意见,如果都不清楚,那怎么整改。身上有哪些毛病,没有找准,就无法整改。征求意见要力求广泛深入。实践证明,我们的群众观点树立得越牢,接受群众的意见越诚恳,群众对我们就会越信任,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凡是属实的,就要认真反思,深刻解剖,自觉改正;即使个别与事实有出入的,党员干部也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决不能拒之门外,不理不睬,更不能打击报复。各级党组织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要认真梳理,按照要求和程序,及时反馈。其次要在查摆剖析上下功夫。要做到真实深刻,引导党员对照《党章》,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对照省、市委提出的目标要求,对照在学习动员阶段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采取“群众提、自己找、组织点、互相帮”的办法,进一步深入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带着问题进行分析评议,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就查找什么问题,问题到什么程度就查找到什么程度,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摆出来。要教育广大党员紧密联系实际,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上深入剖析,只有这样,才能明确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差距,明确方向,采取措施,及时改正。最后要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下功夫。积极的思想斗争是我们深刻剖析、查找问题、去掉不良作风的好办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助于党员于部更清醒地认识自身存在的弊病,提高自身纠错的能力。能否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对党员干部勇气和正气的考验;能否正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反思、提高,则是对党员干部智慧和能力的现实挑战。分析评议的目的是思想得到触动,感情得到加深,工作得到促进。一定要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触及矛盾,触及灵魂。开展批评要讲原则、讲党性,出以公心,坦诚相见,与人为善。开展批评的出发点要正确,动机要端正,如果出发点是想整人,泄私愤,那肯定搞不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对同志负责的态度,不回避矛盾,敢于进行思想交锋、进行思想斗争。相互批评不能搞一团和气,隔靴搔痒,不能把希望当作问题或者用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代替党员身上的突出问题,也不能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过多纠缠,抓住不放。自我批评就是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讲缺点不讲成绩,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实话不讲空话,讲要害不讲细枝末节,实事求是地回答党组织指出的问题和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要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增进团结、解决问题和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是要把边议边改贯彻始终。只有边议边改,先进性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深化,取得实效。在学习动员阶段,我们提出边学边改;在分析评议阶段,我们提出边议边改,目的就是要把“改”字贯彻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让广大群众看到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真抓实干,每一步都见到实效,天天都有变化。坚持边议边改,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整改实际问题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要把查找群众关心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问题与改造党员干部的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防止学而不思,思而不行,不解决实际问题,更要防止以解决实际问题代替改造主观世界。世界观是总开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整改主观世界更重要。在分析评议阶段,更要侧重于解决党员思想深处的问题,使广大党员认真梳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进一步解决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问题。二是要正确处理好边议边改与集中整改的关系。要继续找准、抓住和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问题,不等不靠,进行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整改,表现出我们党改进自身问题的勇气和决心,让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真正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从而坚定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信心。有问题不要等到集中整改阶段,能改的现在就改。通过每个阶段的效果来累积教育活动的效果,让群众看到实效,让群众评判我们是否合格也有根据。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动整改和帮助整改之间的关系。对每个党员来说,能否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主观努力。每个人身上存在的毛病,自己知道得最清楚,关键是自觉性。不仅立足于群众提、组织点,更要立足于自己主动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自觉性、主动性,这也是先进性的标志。要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照标准和要求,认真查找、整改。这样才能查得准,找得实,真正体现整改的成果。四是要正确处理好整改具体问题和谋求全局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查摆和整改问题不能孤立看待某个具体问题,顾此失彼,要紧扣学习、工作和发展全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特别是整改问题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一定要着眼全局、着眼长远。要通过整改,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全局工作,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五是要把加强领导贯彻始终。分析评议阶段工作非常重要,在三个阶段中难度较大,对组织者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没有对每个人实际状况的准确把握,没有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深刻了解,没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很难搞好。要么搞不起来,走过场;要么掌握不好度,出偏差。各级领导、第一责任人、办公室主任,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履行好职责。首先要高度重视。当前活动正处在关键时期,能不能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对各级党委(党组)的工作态度、驾驭能力是一个实际考验。按照“压茬进行”的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班子要先行一步、做好表率。同时要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基础作用,发挥好督导组的把关作用,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把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抓实抓好。其次要层层把关。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撰写好高质量的党性分析材料,班子的主要责任同志要对班子成员的党性分析材料严格把关,领导班子成员要对分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的党性分析材料严格把关,党支部负责同志要对本支部党员同志的党性分析材料严格把关,一级抓一级,一级推动一级。这也是我们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要领导带头。第一责任人、各级具体组织这项活动的领导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每个环节上要先行一步,要带头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带头进行自我剖析,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提意见不怕“刺”,摆问题不怕“丑”,分析原因不怕“痛”,真查真摆,实查实摆,意见听得进去,问题亮得出来,原因分析得透彻,整改就能取得实效。
六是要把强化督导贯彻始终。督导组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强化督导,严格把关。一是要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走群众路线,开门搞教育,看征求意见的面广不广、内容实不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得准不准。二是要督促指导在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普遍开展谈心活动,特别要提倡在谈心活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看是否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了解的目的。三是要督促指导领导干部和党员撰写好党性分析材料,看党性分析联系个人实际紧不紧、剖析深不深。四是要督促指导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同时参加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看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好不好,生活会的质量高不高。五是要督促指导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边议边改,看整改措施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督导组肩负重要使命,一个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得好,有督导组的功劳;如果搞得不好,督导组也有一部分责任。各级督导组要坚持标准,“严”字当头,想着办法,带着责任,周密安排,大胆工作,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质量。在督导过程中,要多看问题,多找差距不足,把问题点透,把话讲到位。
七是要把宣传引导贯穿始终。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首先要把握好导向性。要通过宣传,让群众把分析评议阶段的方法和步骤搞清楚,明确分析评议阶段的基点是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先进性,不是人人过关。要教育广大党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心诚意地听取群众意见,主动自觉地查改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党性分析,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扎实实地搞好整改。把导向搞清楚,分析评议工作不是在制造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对立,而是要密切党群关系。其次要体现生动性。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深入到基层单位中,深入到广大党员干部中,了解先进性教育的具体实践,发掘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典型经验,发掘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紧扣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视角来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取得的实效。要从一般的动态报道转到专题报道、深度报道、重点报道上来,特别是要报道坚持务求实效、边议边改的情况,把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广大党员群众看了以后,切实受到鼓舞、感到振奋。新闻媒体都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打好主动仗,体现主动性、生动性,为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八是要把务求实效贯彻始终。中央多次要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取得实效。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自觉投入,批准问题,认真整改,完善制度,健全体制。要通过教育活动,在对教育活动的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有新进展;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立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上有新收获,切实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向前进。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按照务求实效的要求来抓,把这个作为始终坚持的标准来衡量。确保务求实效,要注意“三个不能替代”。第一,不能用面上大的轰轰烈烈的活动来代替个人的分析评议、对照检查。分析评议阶段着重是要解决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这是大活动所代替不了的。第二,不能用解决单位集体的问题来代替解决个人的问题。要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古诗有云:“草色遥看近却无”。在分析评议阶段要防止这种现象,注意克服远看都是问题,落实到自己,却什么问题都没有的倾向。第三,不能用一般性的好人好事活动来代替整改。好人好事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