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秀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秀

青海青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对于房建土建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建设而言,相应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在当前很多大规模施工建设中都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价值体现,这也就需要切实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性,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偏差事故。鉴于此,本文对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一、土建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不仅要求建筑质量优良,同时对建筑的内部和外形结构设计以及整体美观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其还能有效改善房建土建工程的外形结构,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另外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有效降低了建筑材料资源的损耗。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属于一种高危技术,因此开展该项施工技术之前,需认真审查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之间的跨度以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及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只有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规范性,才能有效提高土建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二、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加强设计方案审核

对于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而言,切实加强对于设计方案审核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也就直接关系到后续具体施工落实质量结果。在设计方案的审查过程中,应该依据于具体的参数标准以及规范进行匹配性分析,促使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可操作性效果,尤其是对于可能关系到后续稳定性以及实用性的基本结构,更是应该进行详细分析,避免应用不合理方案。基于这种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核,还可以借助于BIM技术等进行分析检验,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虚拟施工操作效果,如此更能够较好评价分析其可操作性效果,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

2、外框架柱梁安装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会将外框架梁柱安装再细分为几个步骤,先进行柱子的浇筑,接下来在对梁板进行浇筑。当外框架柱梁安装到井字梁屋盖时,施工人员应利用排架来为其提供支撑,确保其稳定性。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各层柱梁深处的支撑与脚手架间的拉结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应包括柱梁的水平支撑与斜向支撑与脚手架之间能够保持稳固的拉结,使它们能够紧密衔接在一起。完成脚手架、模板等安装工程后,确认其安全性,继而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应按照先中间再两端的顺序,由梁的中间部分开始浇筑,并确保浇筑的均匀性,在完成一部分的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平铺处理。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振捣施工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的情况。

3、楼面支顶的安装

建筑工程开展楼面支顶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标准要求选用合理的模板并进行拼装以后,在安装建筑物的楼面支顶的时候,要先期开展梁和轴线位置的防地工作,准确的计算出楼面所在水平面上的高度。依据纵向的横梁方向为基准,搭建设置施工所使用的脚手架设施,将设施做好调试和矫正,保证脚手架的平稳性,能够确保施工的顺利持续进行。门式架的安装施工中,要保证脚手架的两端的稳固性,利用相应的手段绑紧或者锁住,要注意两端要同时进行安装和固定。在基层的上部所安装的门式支架中的立柱,施工人员要做好标准的测量,将其保持在一个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上,还要着重关注两个垂直角度和方向上的脚手架的稳固性,确保施工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在土建工程中极为常见,浇筑作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模板和相应建筑构件的位置开展浇筑,确保浇筑作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要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混合材料运抵至施工的现场,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将材料传送至建筑工程的相应高度上,然后才可以顺利的进行浇筑作业。先要以梁为中心的位置进行作业,进而从中心到两侧,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和体积符合施工的要求,保持规定标准的匀称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保证在堆积混凝土时维持其标准的面积大小,一般浇筑要达到的高度都在145毫米,最好不要超过这个高度,当浇筑作业开展到楼面的上层位置时,要及时的进行找平,使其均匀的分布在楼面的上层。此外,需要关注的是混凝土的拌制和振捣的相应操作过程,尤其在振捣作业中,一定要确保按照施工要求和方案中的严格标准,不能擅自修改施工程序,遵循规范性操作程序,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施工要求,防止出现性能下降的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土建工程的进度和进展情况。

5、高支模验收

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有关工作都需要派遣专业人员进行,通过专业培训之后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为高支模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在土建施工工作展开以前,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高支模设计安装要求,对高支模设计安装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高支模已经达到了相关要求与标准。另一方面,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部门,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高支模的安装技术能够达到所需的技术水平。在高支模安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专业人员的施工要求进行有关操作,可以提高发现问题的时效,工作人员依据集中上报上来的问题进行详细认真的讨论分析之后制定出一个完善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高效的排除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障了高支模设置工作的质量。

6、拆除高支模

最后一步,是进行高支模的拆除作业。在建筑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将高支模及时拆除。通常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会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确保在其强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后,再对高支模进行拆除。而在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循先浇后拆的原则。此外,施工人员还应重视模板的拆除顺序,还应对其中的支架与配件等进行及时的清理与保养,并进行分类摆放,以便下次施工时的再利用。

三、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及施工安全

房建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提高高支模技术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确保脚手架和模板材料的本身的质量没有问题,而且需要检查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后多次进行审核。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度,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拟定施工流程。上级部门还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做好监督和管理的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尽可能将施工中所能出现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高支模技术本身属于当今时代的新型技术,如果在安全管理方面不能做到有效地保证,其技术方面的优势自然也无法表现。所以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施工安全这一项问题。

结束语

为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需要合理的优化高支模施工中的流程设计,提升高支模安装的控制质量,也需要重视混凝土浇筑和模板的拆除技术,由此提升高支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国民.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51):31-32.

[2]王强.谈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5,41(28):106-107.

[3]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

[4]罗重芬.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07):75.

论文作者:何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