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郎彦波

郎彦波

(大庆市中医医院 周围血管科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 要】目的:观察自制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90例,按1:1:1随机分为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组、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组及无菌换药组,均治疗30天,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创面局部症状体征及愈合情况。结果:在坏疽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上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较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及无菌换药具有更好的减轻局部感染和促进生肌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湿热毒盛型;祛腐生肌膏纱条;中药贴敷;湿润烧伤膏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01-01

糖尿病足坏疽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是糖尿病严重的合并症,据报道因糖尿病足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近几年我们通过自制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通过对比观察研究其对于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创面症状体征及愈合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关于脱疽病的相关内容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制定西医诊断标准。

1.2纳入标准

①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糖尿病足坏疽均为湿热毒盛型坏疽者;③年龄≤85岁。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如肿瘤、重症脑梗塞、脑出血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4剔除标准

①内科疾病突发加重需转科或转院治疗而不能延续本项治疗研究;②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相应观察指标者。

1.5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自大庆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住院患者90例,按1:1:1随机分为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治疗组)30例和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以及无菌换药组(对照组)30例,试验中治疗组脱落1例,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组脱落1例,无菌换药组脱落2例,所以本次观察治疗组29例,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组29例,无菌换药组28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39---83岁,平均(51.7±10.1)岁;糖尿病病程1年---43年;坏疽溃疡时间3天---3年;破溃面积1---40cm2不等,平均(9.17±11.31)cm2。依据糖尿病足坏疽分级标准[2],治疗组29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7例。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组29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6例。无菌换药组28例,Ⅱ级8例,Ⅲ级13例,Ⅳ级7例。

三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坏疽溃疡时间、破溃面积和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 三组均予以系统的内科基础治疗,包括:稳定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

2.1.2三组所选病例中疮面为黑期与黄期[3]的病人均予以“蚕食”清创法清创剔除疮面坏死组织及脓液,并每日常规予以生理盐水冲洗疮面,红期与粉期[3]病人每日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2.1.3治疗组:应用祛腐生肌膏纱条(黄柏30g,全蝎40g,苦参30g,制大黄10g,蜈蚣3条,血竭10g,生黄芪15g,冰片6g,生甘草10g,凡士林400g。制法:将凡士林溶化后纳诸药煎枯,温后入血竭、冰片,凉后成膏,将药膏制成纱条高温消毒后备用。)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日一次,治疗30天。

2.1.4对照组1:应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04,制成纱条高温消毒后备用)创面贴敷治疗日一次,治疗30天。

2.1.5对照组2:常规消毒,无菌辅料铺盖换药日一次,治疗30天。

2.2观察指标

2.2.1症状体征

观察疮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患足局部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创面颜色,分泌物状态、气味、数量,肉芽数量,创面周围颜色,创面周围肿胀程度、温度、局部疼痛程度等。根据其出现与否、症状性质、轻重程度,按无、轻、中、重、极重分为5级,分别记为0、1、2、3、4分,记录各症状、体征的评分总和。

2.2.2疮面愈合情况

治疗后疮面愈合面积(%)=疮面愈合面积÷初始疮面面积×100%

2.3统计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X2检测。

3 结果

3.1疗效评价标准

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创面 2/3以上愈合;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创面1/2以上愈合;④无效:经过治疗症状未得到控制,创面继续蔓延加重。

3.2疮面愈合情况

结果表明,创面愈合情况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组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组及无菌换药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溃足症状、体征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及表3。

4 讨论

糖尿病足坏疽溃疡属中医学“脱疽”范畴,根据局部症状和体征表现中医病机多为湿热毒盛、气虚血瘀难以托脓生肌为主[4],故治疗原则当以解毒利湿、祛腐生肌、益气通络为主。我科室自制祛腐生肌膏以黄柏、全蝎为君药达到解毒利湿、通络止痛之目的;臣以苦参、制大黄、蜈蚣、血竭助君药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生肌;以生黄芪为佐药益气以助活血,并具备托脓生肌的作用;佐以冰片助上药解毒止痛、敛疮生肌;使以生甘草解毒止痛、调和诸药。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将上药制成药膏纱条贴敷于破溃创面能够治疗多种难愈性溃疡,特别是对于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效果更佳。有研究表明中药贴敷疗法有助于中药有效成分充分作用于创面,促进创面形成薄膜屏障,而起到控制创面感染,减少渗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愈合的作用[5]。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应用自制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促进疮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的截肢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43-144.

[2]李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

[3]李新强,朱家源,陈东,等. 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局部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48-51.

[4]奚九一. 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30(5):1-4.

[5]何春红,叶林.中药硬膏贴敷治疗糖尿病坏疽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1):962-963.

论文作者:郎彦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中药贴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坏疽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郎彦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