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探析论文_何苗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总结急救护理特点和效果。结果:90例患者经由急救护理后,治愈76例,占比84.4%;死亡14例,占比15.6%。结论:急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急救、治疗措施,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学习。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care for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e Miao tw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engdu Fifth People's Hospital [610000],Chengdu,Sichuan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care for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9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6 -2018 in Februar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emergency care were summarized. Results:after 90 cases of emergency care,76 cases were cured,accounting for 84.4%,and 14 cases died,accounting for 15.6%. Conclusion:the mortality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high. It is worth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Key words: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emergency care;characteristics

急性心血管疾病病发率、死亡率高,给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为降低患者病死率,应根据患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1]。下面,本文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90例患者资料汇总如下,旨在判定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女性39例(43.3%),男性51例(56.7%),年龄44-78岁,平均(60.6±1.9)岁;病发至就诊时间1-7小时,平均(3.9±0.7)小时;疾病类型:心律失常10例(11.1%),急性心肌梗死32例(35.6%),心功能不全18例(20.0%),急性心绞痛30例(33.3%)。90例患者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①基础护理。确诊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卧床休息的时间也不同,比如心肌梗死病发24小时后,若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可适当床上活动,3天后室内活动。同时,还要强化患者的饮食指导,严格限制每日的脂肪、盐摄入量,以营养丰富、清淡类食物为主,多喝水,预防便秘;②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通路的建立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各种药物都需要静脉通路输入,这就要求根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路,便于及时输入抢救药物。观察静脉通路是否畅通和滴注速度,以免过慢或过快造成严重影响;③氧疗。氧疗是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在改善缺氧、缺血现状,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血氧饱和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入院后需及时吸氧处理,告知患者吸氧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吸氧配合度;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口腔分泌物,预防误吸。对于神志清醒患者而言,要告知正确吸痰的方法,便于排出痰液;对于昏迷、咳嗽无力患者,可用负压吸引器帮助排痰,操作期间动作轻柔,预防呼吸道黏膜损伤。当然,吸痰处理前要吸氧处理,预防低氧血症的出现;⑤对症护理。急性心血管疾病多出现胸痛现象,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心肌缺氧、缺血,影响预后。为减轻患者疼痛度,应根据患者情况止痛处理,如肌肉注射哌替啶,缓解疼痛度。急性心血管疾病病发期间,保证睡眠充足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预后。但是,由于部分患者症状明显,不良情绪严重,出现睡眠质量低甚至失眠的现象,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⑥心理疏导。由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突发,症状严重,甚至有的患者存在濒死感,致使其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护理人员需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全面了解心理特征,告知患者病情和疾病知识,消除不情绪,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树立疾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计量类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类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差异。

2结果

调查显示,90例患者经由急救护理后,治愈76例,占比84.4%;死亡14例,占比15.6%,详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快速,抢救时间短,部分患者抢救期间就已死亡,对于送往医院的患者而言,合理选用急救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2]。首先,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多数患者病发后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功能障碍等现象,根据患者症状结合心电图监测、心肌标志物检测、动态血压监测等方法进行诊断,为日后急救提供可靠依据;其次,评估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基础病、年龄等评估,随后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治疗方案,例如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开展有效的急救治疗,常用疗法为溶栓,帮助消除血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后,根据患者情况从不同方面进行护理,如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强化心理疏导、氧疗护理、生活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巩固急救效果,促进康复[3]。

报告显示[4],急性心血管疾病病发1-4小时内,如果能及时、有效的救治,1个月病死率明显降低,通常为3.0%。因此,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本研究中,90例患者经由针对性急救护理后,76例患者治愈,占比84.4%,其中,心律失常治愈率为10.0%,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为27.8%,心功能不全治愈率为14.4%,急性心绞痛治愈率为32.2%。其余14例患者治疗不当死亡,死亡率为15.6%,和刘冬梅等[5]报告结论相似。说明:急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急救、治疗措施,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梅,张玲玲,梁爱霞,等.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7):182-183.

[2]祁琪.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探析[J].医药前沿,2017,7(23):342-343.

[3]张玲.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注意要点[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0(11):6537-6538.

[4]荆桂荣.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3):298-298,299.

[5]刘冬梅,刘春红,刘虹,等.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护理特点分析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24-224.

论文作者:何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探析论文_何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