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_工资率论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中国论文,市场动态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原理中的蛛网模型理论[1],该理论运用供求原理分析某些生产周期长、从而供给调节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其内容是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工资率的调整较快,而劳动力的供给的调整则较慢,因为劳动力这种商品不同于其他的任何商品,许多行业的劳动力在走向工作职位时,需要接受一般的教育和相关的职业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从形成到执行或实现决策,客观上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间隔,其长度视教育或培训的性质或特点而定。因而可以运用蛛网模型理论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动态均衡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的蛛网模型

在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蛛网模型中,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分三种情形:

(一)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的供求弹性是蛛网理论分析的基本条件,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在曲线上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斜率,在这种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走向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见图1)。

图1 收敛型蛛网图

如果工资率偏离均衡的状态,则必然会引起劳动力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波动,进而又会引起下期工资率的波动,如此下去,就形成工资率与就业量的波动。在波动过程中,由于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工资率的波动和就业量的波动逐步减弱。这种趋向于均衡点的波动是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条件下,通过供求自发地调节而实现的。因此,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条件被称为“蛛网稳定条件”。

(二)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来弹性

在这种条件下,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即劳动力供给量和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相同。这时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成为“封闭型蛛网”。图2所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

(三)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意味着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斜率,即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曲线比劳动力需求曲线平缓,当市场失衡时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大,两个变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也就是说,一旦市场失衡后就不再可能恢复到均衡状态,这种情形被称为“发散型蛛网”,见图3。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实证研究

(一)现代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供给的解释

劳动力供给通常是指劳动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在某一劳动力市场上、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2]。在实际的统计测算中,可以认为劳动力供给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劳动力的数量N,指现有劳动力人口中正在从业的人数和失业的人数的总和;二是劳动力的时间t,指劳动力的实际工作时间;三是劳动力的效率P,。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设△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 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则:

笔者引用《中国统计年鉴》[3]1978~2004年的数据计算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考虑到劳动时间和劳动效率的相对稳定性,可假定劳动力的实际工作时间t和劳动力的效率P不变,则劳动力供给量可用劳动力数量,即经济活动人口数Y计量,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工资率X,则:

为了避免分母取本期值和上期值的不同造成的多个弹性值,把△Y/Y和△X/X中分母的值取为本期和上期的平均值,则上面的公式可化为:

经计算得到序列,见表1。

表1 劳动力供给弹性

分析其变化规律:除了1981年、1990年和 1997年外,劳动力供给弹性在缓慢下降,说明工资率的变化率对应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幅度变小,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影响程度降低;1981年和1997年劳动力供给弹性偏大的原因是工资增长率与其他年份相比偏低,而1990年劳动力供给弹性偏大是统计口径调整,经济活动人口数比上年增大较多造成的,不具有实质的经济含义。

(二)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计算与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相似

引用《中国统计年鉴》[3]中1978~2004年的数据,劳动力需求量用就业人员数Y计量,仍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工资率X,计算公式为:

=(Y-Y(-1))/(Y+Y(-1))/(X-X(-1))×(X+X(-1))

经计算得到劳动力需求弹性序列,见表 2。

表2 劳动力需求弹性

分析其变化规律:除了1981年、1990年和 1997年外,劳动力需求弹性在缓慢下降,说明工资率的变化率对应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幅度变小,工资率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程度降低;1981年和1997年劳动力需求弹性偏大的原因是工资增长率与其他年份相比偏低,而1990年劳动力需求弹性偏大是统计口径调整,就业人员数比上年增大较多造成的,不具有实质的经济含义。

在计算出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和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础上,为比较两者大小,计算两个序列的差,即弹性差,在EVIEWS中得到图4。

图4 弹性差TXC序列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80~2004年这段时间中,劳动力供给弹性和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4年,TXC<0,即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在这种条件下,工资率与就业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走向均衡,为“收敛型蛛网”,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第二阶段:1985~1996年,TXC=0,故,即是第二种情形,为“封闭型蛛网”,这时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这是可以接受的情形。

第三阶段:1997~2000年,TXC>0,即,呈“发散型蛛网”,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越来越大,两个变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这种情况下就业形势会恶化。

第四阶段:2001~2004年,TXC在0上下波动,2001年的情况是,说明劳动力市场状况有所好转。但2002年TXC又有所上升,2003年和2004年下降并趋于0,可能会回到第二种情形即“封闭型蛛网”的状态。但又因没有2005年、2006年、2007年及以后的数据,无法知道这种趋势能否得到保持。故有必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预测。即先对弹性差TXC序列进行ADF单位郭检验[4],结果见表 3。

表3 弹性差TXC序列ADF单位根检验表

ADF检验统计量 1% 临界值*

-4.373824

-4.712533 5% 临界值-3.602688

10%临界值-3.236748

注:*为拒绝有单位根的零假设的临界值。

ADF检验方程为:

ADF检验结果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而弹性差TXC序列平稳,经多次试验,粗选其模拟数学模型为:

残差e通过检验为白噪声。

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比较,模型2的大, AIC小,故相比而言,模型2较好。根据模型2进行预测得到:

年份 TXC

2005年0.03206

2006年

-0.04530

2007年

-0.01606

从预测值来看,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弹性差在逐步向0趋近,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倾向有缓和趋势。

图5 弹性差TXC及其预测值TSCF图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劳动力市场先后经历了“工资率与就业量的波动越来越小并走向均衡”的阶段、“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的阶段和“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越来越大、两个变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的阶段,又逐步趋向于回到“工资率和就业量的波动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的阶段。劳动经济学证明了影响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因素[5]主要有:

1.劳动制度。如对劳动力就业年龄的限制、对劳动力就业的资格要求等。

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决定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大。(2)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需求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派生的,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也越大。(3)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通过影响产品价格从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越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也越大。 (4)资本的供给弹性,在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技术可能性给定的情况下,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也越大。

由此看来,虽然我国的就业问题目前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政府、社会企业共同采取的扩大就业的举措[6],如通过劳动制度的制定、加强劳动者培训[7]、增加人们的闲暇时间(如黄金周)等方法促使劳动力供给弹性减小,同时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扩大出口等措施加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这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使发散型的劳动力市场回到了可以接受的封闭型蛛网状态。人们有理由对就业形势抱相对乐观的态度。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路应该是采取更多的措施进一步减小劳动力供给弹性,增大劳动力需求弹性,使得劳动力市场回到趋向均衡的状态。

标签:;  ;  ;  ;  ;  

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_工资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