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论文_罗元月

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为了预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流程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血液透析4h以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低血糖预防措施以后,两组患者在透析前的血糖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透析后的血糖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改善患者透析后的低血糖情况,有利于降低患者透析4h后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因此,为了改善透析引起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持续质量改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低血糖管理

引言: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经常用的治疗方式就是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但是容易发生低血糖,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会造成患者身体的极大不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做好患者透析中的低血糖管理,我院特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临床研究发现其有利于改善低血糖的发生,具体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研究对象均已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62.11±14.52)岁。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在51~80岁,平均年龄(63.23±14.4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研究对象无精神方面疾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的患者根据个人的实际病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7天进行透析三次,每次持续4小时。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流程进行低血糖管理,暂停胰岛素在透析之前,透析中,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了低血糖,如果患者的血糖低于3.9mmol/L,就要及时将浓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50ml葡萄糖溶液为患者静脉注射,医生要做相应的治疗处理,一刻钟后再测患者的血糖值,为了保障患者的血糖值,需要为患者计划营养餐[2]。

研究组患者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低血糖管理。第一,成立由专业医师、营业师、以及护理人员组成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小组;第二,深入了解患者的病程,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缘由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透析期间的饮食情况、以及透析前胰岛素的注射情况;第三,进行个性化方案设计,要立足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患者,一定要在透析前停止使用胰岛素;第四,患者经常容易在透析后三小时左右发生低血糖,所以在此之前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如果发现血糖较低者,要给予营养餐补充血糖,对于进食困难者,要静脉注射浓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50ml葡萄糖溶液;第五,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让其了解低血糖出现的原因,通过有效指导让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第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避免因为饮食引起患者的低血糖[3]。

1.3观察指标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预防管理低血糖以后,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血液透析4h以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主要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的透析前、透析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血液透析4h以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未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使用P值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低血糖预防措施以后,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流程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降低患者透析4h后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以及透析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状况,低血糖不利于透析的继续进行,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对透析中的患者进行有效的低血糖管理很有必要。我院为了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低血糖的影响,特对前来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采用不同的低血糖预防措施以后,两组患者在透析前的血糖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透析后的血糖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改善患者透析后的低血糖情况,有利于降低患者透析4h后的低血糖发生情况。所以为了改善透析引起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持续质量改进。

参考文献:

[1]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糖尿病新世界,2016,50(18):92-93.

[2]刘金妹,廖新媛,戴秋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与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52-53.

[3]陈亚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52-53.

[4]杨咏梅,邓凤英,李小燕.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及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6,40(8):711-712.

论文作者:罗元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论文_罗元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