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行为研究的产品界面设计浅析论文_蔺晓红

基于用户行为研究的产品界面设计浅析论文_蔺晓红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摘要:通过对界面设计不同需求进行的分类以及界面设计元素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来研究用户在界面设计中所体现的重要性。交互性已经成为网络界面设计中设计追求的目标。为了使设计满足可用性要求,全面的了解用户特征及多元化要求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记录和实现多元化的用户要求。

关键词:界面设计;用户;人机

界面设计是人与机器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FaceUI称包括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设计艺术学、认知科学和人机工程学的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人机界面设计和开发已成为国际计算机界和设计界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界面设计不同需求进行的分类以及界面设计元素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来研究用户在界面设计中所体现的重要性。交互性已经成为网络界面设计中设计追求的目标。为了使设计满足可用性要求,全面的了解用户特征及多元化要求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记录和实现多元化的用户要求[1]。

界面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以功能实现为基础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界面最基本的性能是具有功能性与使用性,通过界面设计,让用户明白功能操作,并将作品本身的信息更加顺畅的传递给使用者,即用户,是功能界面存在的基础与价值,但由于用户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具有差异性,因此界面应以更国际化,客观化的体现作品本身的信息。

2.以情感表达为重点的界面设计。通过界面给用户一种情感传递,是设计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用户在接触作品时的感受,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利用情感表达,切实的反应出作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系。当然,情感的信息传递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用户在接触作品时的情感体验。

3.以环境因素为前提的界面设计。任何一部互动设计作品都无法脱离环境而存在,周边环境对设计作品的信息传递有着特殊的影响。包括作品自身的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因此营造界面的环境氛围是不可忽视的一项设计工作,这和我们看电影时需要关灯是一个道理[2]。

计算机按照机器的特性去行为,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维和行为。要把人的思维和行为转换成机器可以接受的方式,把机器的行为方式转换成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这个转换就是人机界面。使计算机在人机界面上适应人的思维特性和行动特性,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思想。

一个友好美观的界面会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拉近人与电脑的距离,为商家创造卖点。界面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绘画,他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且为最终用户而设计,是纯粹的科学性的艺术设计。检验一个界面的标准既不是某个项目开发组领导的意见也不是项目成员投票的结果,而是最终用户的感受。所以界面设计要和用户研究紧密结合,是一个不断为最终用户设计满意视觉效果的过程。

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中,有一个层面,即我们所说的界面(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是屏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界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有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在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户界面是用户与程序沟通的唯一途径,要能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3]。

在用户界面设计中,需要掌握三大原则是:置界面于用户的控制之下、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的一致性。

1.简易性

界面的简洁是要让用户便于使用、便于了解、并能减少用户发生错误选择的可能性。

2.用户语言

界面中要使用能反应用户本身的语言,而不是游戏设计者的语言。

3.记忆负担最小化

人脑不是电脑,在设计界面时必须要考虑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限度。人类的短期记忆极不稳定、有限,24小时内存在25%的遗忘率。所以对用户来说,浏览信息要比记忆更容易。

4.一致性

是每一个优秀界面都具备的特点。界面的结构必须清晰且一致,风格必须与游戏内容相一致。

5.清楚

在视觉效果上便于理解和使用。

6.用户的熟悉程度

用户可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来使用界面,但不应超出一般常识。

7.从用户的观点考虑

想用户所想,做用户所做。用户总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法理解和使用。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世界(真实与虚拟)的事物,完成更好的设计。如:书籍对比竹简。

8.排列

一个有序的界面能让用户轻松的使用。

9.安全性

用户能自由的作出选择,且所有选择都是可逆的。在用户作出危险的选择时有信息介入系统的提示。

10.灵活性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用户方便的使用,但不同于上述。即互动多重性,不局限于单一的工具(包括鼠标、键盘或手柄)。

11.人性化

高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是人性化的体现。应具备专家级和初级玩家系统,即用户可依据自己的习惯定制界面,并能保存设置。

好的UI界面美观易懂、操作简单且有引导功能,使用户感觉愉快、增强兴趣,拉近用户和机器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所以,对整个产品设计来说,UI界面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对于我们多媒体和图形设计方向来说,UI界面则主要是指GUI,即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是对屏幕产品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操作进行设计。

GUI是一种结合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行为学、人机工程学以及市场的综合性学科,强调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GUI是一种综合性设计,要想设计出好的图形界面,我们必须要掌握设计艺术、计算机技术、人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的内容[4]。

1.设计艺术

主要涉及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等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平面设计经验。

2.计算机技术

UI界面的互动必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例如用FLASH做的互动程序,必须要用AS语言才能够实现。

3.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就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GUI(图形界面)主要组成部分:

1.桌面

在启动时显示,也是界面中最底层,有时也指代包括窗口、文件浏览器在内的“桌面环境”。在桌面上由于可以重叠显示窗口,因此可以实现多任务化。一般的界面中,桌面上放有各种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图标,用户可以依此开始工作。典型代表:Windows桌面、手机桌面等。

2.窗口

应用程序为使用数据而在图形用户界面中设置的基本单元。应用程序和数据在窗口内实现一体化。在窗口中,用户可以在窗口中操作应用程序,进行数据的管理、生成和编辑。通常在窗口四周设有菜单、图标,数据放在中央。

3.菜单

将系统可以执行的命令以阶层的方式显示出来的一个界面。一般置于画面的最上方或者最下方,应用程序能使用的所有命令几乎全部都能放入。重要程度一般是从左到右,越往右重要度越低。命定的层次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重视文件的操作、编辑功能,因此放在最左边,然后往右有各种设置等操作,最右边往往设有帮助。一般使用鼠标的第一按钮进行操作。

4.按钮

菜单中,利用程度高的命令用图形表示出来,配置在应用程序中,称为按钮。

应用程序中的按钮,通常可以代替菜单。一些使用程度高的命令,不必通过菜单一层层翻动才能调出,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各种用户使用的命令频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这种配置一般都是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编辑[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用户原则是图形界面设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所谓用户原则,就是在软件界面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用户友好”的基本要求.

用户原则是大原则,人们在长期的图形界面设计过程中,总结出了图形界面设计中一些有用的法则,这些原则被称作软件界面设计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进一步丰富了用户原则,使用户原则变得实在、可操作。

1.图形界面的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黄金法则”中最重要的原则,也是界面开发人员最容易忽略和违反的一个原则。

一致性原则有利于减少用户的学习量和记忆量,用户可以把局部的经验和知识推广到其他应用场合。

一致性原则要做到:界面外观上的一致:具有相似的外观布局和信息显示格式;操作次序上的一致:例如不同命令操作后的显示效果一致;概念、语义、命令语法一致:例如同一功能的命令名称要一致;不同软件开发商之间的界面设计要保持某种一致: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各种软件都具有一致性。

2.图形界面的简洁性原则

简洁不仅是界面设计的美学原则,而且也是显示屏幕大小所要求的。复杂化是界面设计的一大误区,简洁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内容归类合理、内容排列整齐一致。

3.图形界面的快捷方式原则。

用户希望能减少人机对话的次数以减轻操作的频率,快捷方式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Windows操作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基本都遵循一样的快捷方式原则。

4.软件信息的反馈原则

软件界面对用户的每个操作都应当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尤其是简明的错误处理和帮助功能是软件界面的重要反馈信息。例如光盘刻录程序在工作的时候提示进度,结束的时候告诉任务完成、如果没有光盘提示插入光盘等反馈信息;手机信息发送成功\失败提示等。

5.软件界面的在线帮助原则

软件界面的友好性还体现在为用户提供有好的帮助界面,帮助用户学习和使用本软件。

6.图形界面的最少记忆项目原则

好的图形界面应该尽量减少用户的记忆量,用户必须记住的任何信息应该是和当前操作有关的,而不是和计算机相关。

7.为减少记忆量,应该通过菜单设计及联机帮助等形式帮助用户记忆,一般地说,用户的短期记忆不要超过7个项目。

8.图形界面操作序列的完整性原则

界面中每个操作序列都应该清楚地标明开始和结结束,其余的操作应插在中间。操作序列的结尾应该给用户完成的感觉,并指示下一个任务的开始。

让用户拥有控制权

1)交互模式的定义不能强迫用户进入不必要的或不希望的动作的方式

2)提供灵活的交互

3)允许用户交互可以被中断和撤销

4)当技能级别增长时可以使交互流水化并允许定制交互

5)使用户隔离内部技术细节

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

1)减少对短期记忆的要求

2)建立有意义的缺省

3)定义直觉性的捷径

4)界面的视觉布局应该基于真实世界的隐喻

5)以不断进展的方式揭示信息

9.图形界面的配色原则

在黑白显示器的年代,人们是不用考虑色彩的配置的。今天,屏幕色彩的配置是屏幕显示设计的一个关键。恰当的色彩运用,不但能美化软件界面,而且还能够增加用户的兴趣,引导用户顺利完成操作。

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省、不同的国家;也可以用同一颜色的不同深法度来区分海洋的深度或地形的高度;在电脑游戏中可用颜色来表示游戏的进程。

相反地,如果错误地使用颜色,会误导用户放弃操作,如有的打印程序用红色表示激光打印机预热就绪,可以打印,但有的用户却误解为机器出现危险而放弃操作。因此,屏幕色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用户对软件操作的信赖程度。

用户是使用某产品的人或人群。用户是人类的一部分;是产品的使用者。产品通过用户使用发挥功能,任何产品的设计不可能也没必要使每个用户都完全满意。但必须努力使大多数用户达到相当满意的程度。对用户特征描述的几个方面:

(1)一般数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

(2)性格取向:内向型/外向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3)一般能力:视力、听力等感知能力;判断和分析能力;体能。

(4)文化差异:地狱、语言、民族习惯、生活习惯、喜厌、代沟。

(5)对产品相关知识的现有了解、掌握程度和经验。

(6)与产品使用相关的特征:公司内部/外部;使用时间。

(7)产品使用环境:网速;显示效果;软件版本;软硬件设置。

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对感知过程的认识,用户的技能和行为方式,用户所要求完成的整个任务以及用户对人机界面部分的特殊要求。人通过感觉器官认识客观世界,因此设计用户界面时要充分考虑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的作用[6]。

人机界面是在可视介质上实现的,如正文、图形、图表等。字体、大小、位置、颜色、形状等都会直接影响信息提取的难易程度。很好地表示可视信息是设计友好界面的关键。在设计人机界面时不能要求用户记住复杂的操作顺序。大多数人遇到问题时不进行形式的演绎和归纳推理,而是使用一组启发式策略。因此,设计人机界面时应便于用户积累有关交互工作的经验,同时要注意启发式策略的一致性,不宜受特殊交互的影响。如undo、exit等有统一的含义、位置和表示。

用户本身的技能、个性上的差异、行为方式的不同,都可能对人机界面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界面的评价也不同。

终端用户的技能直接影响他们从人机界面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影响交互过程中对系统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使用启发式策略与系统和谐地交互的能力应根据用户的特点设计人机界面[7]。

用户分类:

外行(新手)型: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对系统很少或毫无认识。

平均型:对计算机有一些经验,对新系统不熟悉,需要相当多的支持。

熟练型:对系统有丰富的使用经验,能熟练操作,但不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不能纠正意外错误,不能扩充系统的能力。

专家型:了解系统内部的结构,有系统工作机制的专门知识,具有维护和修改系统的能力,希望为他们提供具备修改和扩充系统能力的复杂界面。

偶然型:不情愿使用,但又没办法。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有效的与用户沟通,使设计建立在深入、细致、准确地了解用户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就可以更多的避免用户对产品的不适应。

UI是一项产品化的工程概念,是一个科学的设计过程,理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我们已经看到,在传统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已经没有一个经营者再去忽略产品包装的重要性,但软件作为一个非物质性产品,既然是产品就需要寻求市场,这种市场的竞争性正在一步步用一种适者生存手段在要求着这种非物质产品的真 正产品化,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时间内UI大时代即将到来,同时也为我们UI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甜.基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pp用户界面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9):201-202.

[2]吕锋,曾憧杰.基于五感设计的APP界面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02):77-81.

[3]林创,张力,方小勇.手机APP交互界面人因适合性测试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5):57-61.

[4]张思敏,廖娟.移动APP引导页界面的分类研究[J].辽宁丝绸,2017,(01):36-38.

[5]温川雪,石嘉敏.基于Android的新生助手[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3):192-195.

[6]雷静,陈琳,李凤.基于用户体验的技能评价系统的Android端界面设计[J].福建电脑,2017,(03):35+70.

[7]贺涵坤,赵志芳,蒋叶琪.基于用户体验的APP界面设计实现[J].科技资讯,2017,(02):34-35.

论文作者:蔺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基于用户行为研究的产品界面设计浅析论文_蔺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