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韩 丹

(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洛阳 471112)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也在深入开展。企业改革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变化。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改制之后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 企业改制;人力资源;创新研究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在企业改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电力企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关键因素,为此,电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特点

电力企业相比于普通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首先,电力企业的员工需要掌握丰富的电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电力企业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专业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员工也相对稳定。其次,电力企业队伍结构较为稳定,由于各个岗位对专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岗位员工也比较固定。最后,电力企业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性要求也比较高,不仅如此,电力企业还要充分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要求员工具备健康的身体条件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为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进而达到企业的要求[1]

二、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创新优化,首先要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现状为着眼点,进而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尽管我国电力企业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都是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为此,对电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2]。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待提升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还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电力企业的用人资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灵活。一方面,电力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外界因素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导致其在人才管理上往往不够灵活,更多地是根据行政指令的要求来进行人员安排。另一方面,和其他的企业相比,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制度有自身的特色,而人员配置的不健全,将会导致电力企业成本提升。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人力资源规划的匮乏,使得企业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薪酬制度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公允性,严重打消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员工的主动性,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在人员分配方面,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对员工的没有进行奖优罚劣,使员工的动力不足。

2.薪酬制度不合理,人员流失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都逐渐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薪酬制度将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在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是按照企业的经济情况来制定统一的薪酬标准,这对培养人才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薪资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个薪资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其员工的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较高,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员工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如果企业长期不进行薪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员工人员流失的现象,从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3]。在企业中,不同的岗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采用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而是采用“一刀切”的薪资方式,对于那些重要岗位或工作难度、强度较大的岗位员工来说,不仅有失公允性,还会打消其积极性,长期下去,员工跳槽、离职将成为必然现象。另外,在电力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大多较为稳定,员工缺乏主动性,且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没有有效的竞争机制,这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在我国处于垄断的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入,而随着当前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受自身观念的影响,使得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保障方面都相对薄弱。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人员的优化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和主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奖惩制度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来实施,按照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进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员工来说,需要通过工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企业根据员工的业绩来制定合理的奖惩,可以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进而为企业的经济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4]。同时,对于优秀员工,企业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需要给予精神上的奖励,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对于近期业绩较差的员工要采取相应的惩罚,并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追赶优秀员工的步伐。企业在根据自身盈利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完善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上,充分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在新的发展时期,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逐渐从纸质化朝着数据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企业可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数据库将所有员工的数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这样在调取员工信息时会更加方便。在信息存储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安全性,避免出现员工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其次,由于互联网传输的高效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将互联网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利用网络来进行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力资源工作服务。

对人力资源进行创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较广,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来制定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来进行。二是要将电力企业的优势和人力资源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去,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5]

2.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落后,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力资源改进方面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导致其发展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尽管电力企业都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其并没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管理层还在很多方面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发展。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24~48 h常规应用抗生素,24~48 h内拔除引流管,术后3 d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老年患者可适当应用预防骨质疏松药物,术后第1~2 d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术后第3 d开始主动及被动有规律活动膝关节,防止膝关节强直或粘连,术后1~3 d复查X线片对比术前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3个月均复查X线片并根据骨折端骨痂形成情况扶拐部分负重下地活动及完全下地负重。术后1~2年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

石榴是莫里斯设计图案中的一个主要代表,莫里斯从1864年开始设计第一颗石榴,它看起来并不像石榴,像橄榄和柠檬。佛坦尼作品中,石榴也是随处可见的,他母亲购买的第一件收藏品就是一件用石榴图案装饰的天鹅绒。在很多文化中,石榴象征着生命、死亡以及生死之间的边界。拜厄特认为莫里斯的石榴是现实主义的,是生命和成长的代表,而佛坦尼的石榴是象征主义的,他不断地借鉴和改变已有的设计,设计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新形象,如像洋葱般胖乎乎的石榴。佛坦尼还用石榴来装饰女性的丰盈而可以孕育生命的身体。拜厄特特意描写了佛坦尼设计的一件石榴纹样的长裙,并配以图片加以展示。

目前,改变术前炎症状态和免疫状态的治疗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预后。所以血常规中炎性指标的计数及其比值的分析作为胃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预测的指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早期发现,通过改善炎症及免疫状态以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尤其是NLR和LWR,前者可以帮助观察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肿瘤分期,而后者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会成为一种肿瘤评价的新指标。相较于其他肿瘤信息获取的方式,血常规更简单、方便、经济、可重复性强,而且更为安全。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可以更好地对胃癌患者进行准确的风险分层,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4.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为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使员工更好的融入到企业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企业可定期举办生日会,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进而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要加强培训,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在培训中取得明显进步的员工要给予奖励,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培训机会提升自己。

在逆城市化趋势下,从事简单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被机械化所代替,面对高昂的居住成本和消费水平,从事简单劳动的务工人员将开始返乡之路。为了将这批返乡农民工妥善安置,政府不得不提前开始进行农村、乡镇及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劳作条件,大兴农田水利,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这也正是目前大规模进行新农村建设目的所在。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面对大城市越发激烈的竞争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乡镇日益增加的工作机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乡镇的静谧与安逸。

四、结语

人员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企业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而随着企业体制改革,在企业管理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为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制度的创新,制定完善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使其自觉投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晶,李鑫.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以云南省 L 公司为例[J].学术探索,2015,(2):58~66.

[2]张越.浅谈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及新管理模式[J].价值工程,2017,36(26):37~38.

[3]段鹏飞.试论电力企业改制中的人力资源优化创新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5,(3):43~43.

[4]魏敏,李慧,宋帅等.浅谈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及新管理模式[J].成功:中下,2017,(13):21~21.

[5]孙春莉.国企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34(17):94+101.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30-0102-02

作者简介:

韩丹,供职于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标签:;  ;  ;  ;  

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