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_工学论文

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_工学论文

论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理论文,工科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03X(2003)04-0041-05

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目的,一是在教育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互融合;二是在学科建设上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使文理相互渗透,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提高学科水平;三是在师资队伍培育上通过理工和人文的协调发展,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

要使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融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人文社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培养“四有”人才,坚持“四个统一”,对人文社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人文社科教育的方向。

1、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它是通过全面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来完成其使命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两个方面。

科学技术教育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是以求“真”为主的教育。而人文社科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社科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它除了求“真”之外,更注重求“善”、求“美”,加强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的普遍关怀,更有利于其和谐、协调的发展。理工院校实施人文社科教育是实现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2、从两个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看,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成绩斐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包括精神产品),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等等。

高等学校曾一度出现只注重智育而轻德育,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人生观的滋生。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当前形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人才需要加强人文社科教育。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高速度发展、高起点探究、短周期转换、综合化趋势、大科学体系。出现了与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由此引起当前跨世纪的科学大整合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1]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成功之路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拥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应当加强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对人类、对民族、对祖国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二)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的含义

1、从整合到融合,是过程与目标的关系。“整合”是靠某种外力使两者结合的行为,它带有强制性,反映了一个行为过程。“融合”则反映了一种状态,是一个结果。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

2、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和调和,而是通过交融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不是局部的、片面的结合,而是一种高级的结合,是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到课程设置、育人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的转变。

在教育观念上,既要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双重教育目标——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在教育内容上,把传统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而且帮助他们形成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总之,“整合”或“融合”的教育是使大学生精神道德与科学知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使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相统一的教育。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要求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这是时代的基本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同样,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大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人文社科知识,要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教育中正确认识该领域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该领域所要寻求的社会和经济含义,在该专业范围内需要正视的理论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能从“人”的角度来把握工程问题,指导工程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不仅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上欠缺,某些文科大学生也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欠缺的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必须通过整合,达到融合的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融合是一个分层次的教育体系,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对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浩如烟海,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甚至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选择。因此,建立并实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以“两课”为核心,抓好“主渠道”。从认知结构看,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处于素质(包括思想文化素质)的核心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即“两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来建设是我国一贯的基本方针,这对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形成健全的身心品质与完善的人格素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能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我们必须以“两课”为核心,致力于“两课”的改革与建设。

2、建设好人文社科选修课,并将其纳入到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中。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应坚持课时数适度、结构科学合理、选修为主的原则;应注意使人文社科课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便理工科大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得到满足和发挥,以利于完善他们的人格。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可以要求学生对中外文化与优秀文学作品的应读书目以及一些艺术常识做到应知、应会;以“经典阅读”的方式对学生加强指导;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动、丰富、健康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引导学生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

二、理工与人文社科学科的渗透与互补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理工院校均在理工某一领域(如机械、电子、化工、土木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在其它领域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绝大多数工科院校都是在原有社科系(部)的基础上设置了一批文科专业。

经济体制转轨之后,许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文社科学科建设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相继开办了文、史、哲、艺、经、管、法的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增设了文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点学科,成立了文科学院,人文社科教师队伍有较快发展,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拥有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料和设备短缺,办学观念滞后和资金匮乏,使得大多数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狭窄,不能充分体现理工科院校应有的文、理、工互相渗透的特点。需要在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一)逐步建立理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交叉、互补、渗透的学科体系

理科是工科的基础。过去许多单科性工科院校陆续创办了数、理、力学专业之后,在学科的基础理论方面进一步深入,给教师提供了夯实基础的条件。反过来,工科给理科在应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理工结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所以,以理科为基础,以工科为主干,构建理工结合的学科体系是理工院校,特别是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

人文社会学科应构建什么样的学科体系呢?从人文和社科的教育内涵看:人文科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知识的科学。人文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心理学、宗教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两者的统一;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化。人文学科不是认识和实践的工具,其目的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它所根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发展、社会运作的规律及人与社会相协调的规范、制度等,它既要研究上层建筑,包括国家、阶级、政党、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又要研究经济基础,包括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2]社会科学带有很强的阶级性(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和工具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科学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理工科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学科发展的要求,陆续增设了一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其范围已经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政治、社会、法律、经济、管理等各个学科领域。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更偏重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人才;2.招生方面,大多数专业是文理兼收,且有更多地招收理科学生的倾向。3.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注意到发挥理工科大学自身的优势,加大了科学技术课程的比重,逐步走向“文理渗透的培养人才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以下几种倾向:1.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势下,理工科大学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师资队伍却跟不上规模的增长,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更远远落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大。2.由于文科专业的办学投入远远低于工科专业,一些学校的领导认为扩大规模的最好办法是多办文科专业。出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局面。但在毕业生分配上,又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了招生和分配热点不同的状况。这与一些高校盲目跟随考生报考的热点开设专业不无关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二)探索“文理结合、中西融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带动人文社会科学内涵的不断延伸,文化传播手段的变化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尤其是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文理结合、中西融汇”的新型人才是人文社会学科、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是理工科大学开办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优势。但现实情况是,不少理工科院校设置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培养模式照搬文科院校传统的培养模式,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培养,忽视与科技教育的结合。要克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思想。现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健全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工科人才而言,不仅要具备原有工科人才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才能,还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及修养。对人文社科人才也同样如此,如果不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不了解科技与文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了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就无从去研究人文社科知识的前沿。同样,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面向世界”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的人才培养,都必须逐步走向“文理渗透、中西融汇”的培养之路,才能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人文社科类人才的更快增长和就业压力进一步的增大。例如:纯外国语言文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十分有限,而“外语+科技”、“外语+经贸”、“外语+管理”和“英语+日语”等复合型人才和“双语”人才却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不难设想,如果文、史、哲、艺、经、管、法类人才仍然走传统的人才培养的路子,也终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培养“文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上来。

2、构建“文理结合”的培养人才新模式。在当前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注意了对工科学生增加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加强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增设自然科学知识课程问题,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做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清华大学中文系全部招收理工科类考生,培养方案“以文为主,文理结合”,要求学生打好三大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和外语基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对科技类课程的开设比较忽视,有的除了计算机基础一门课程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科学技术的课程。在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方面,由于师资的限制,与文科院校相比又有一定差距,导致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中竞争能力不强。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培养更多“文理结合、中西融汇”的人才。

(1)研究科学技术基础课程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确定社科类课程的基本框架。

(2)研究科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文科专业开设科技类课程与理工科专业同类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同,应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法为基本出发点,而不应是理工科教学内容的简单压缩。

(3)研究文科专业科技类基础课程的大致比例。目前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科技类课程的比例不一。这本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校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应允许各校进行探索。

(4)研究为文科专业开设科技类课程的教师本身应具备哪些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人文社科专业开设科技类课程应避免“两张皮”现象,即科技类课程教师不仅应讲授本门课的基本知识,还应传授科学精神。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起来。这对教师来说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作为为文科学生开设科技类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应在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上有一定的造诣,这个问题尽管比较复杂,但应引起我们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标签:;  ;  ;  ;  ;  ;  ;  ;  ;  

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_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