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品良

师宗县葵山卫生院 云南曲靖 655700

摘要:目的: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市某一区400例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关于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生活方式等等,同时测量出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等身体指标,然后将其记录在案。调查后实施随访管理,内容有健康风险、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等。一年管理完成后,再次进行调查。对比两次调查数据。结果:随访管理前后调查对象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识的变化,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舒张压、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的前后变化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调查对象生活方式更加优化,同管理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对该病防治知识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生活方式优化,收缩压与明显的改变。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效果观察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患有的慢性病中常见一种[1],本文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对于高血压防治与控制的积极效果,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某市某一区的城镇和乡村内居民为调查对象,随机从街道、村子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了400例高血压患者为调查的具体对象。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规定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同时、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外加两个星期内服用过降血压药物的居民。开展调查时,全部调查对象知晓研究内容。

1.2方法

调查人员应用的调查表要求自行设计,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居民个人情况、关于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生活风湿等等,同时测量出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等身体指标,然后将其记录在案。2016年3月完成调查,对该地区常驻居民完成调查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以每个季度为单位,针对这些调查人员进行随访管理,需要进行四次管理活动,期限为1年。此次随访管理的内容有健康风险、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等。2017年3月结束了最后一次随访管理,然后再次进行了调查活动,就上次调查内容重新调查一次,收集、统计、整理,形成最终的调查资料。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统计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调查当地常驻居民共400人,其均是高血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31例,男性患者169例;年龄区间在35-8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3.32±13.24)岁,其中年龄在50岁之上高血压患者有347例,整体比重为86.75%;文化程度一般是小学与中学的患者有327例,整体比重是81.75%。此次建档前,调查对象均已患高血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例21.35%,存在冠心病史的患者占比例10.28%。

2.2比较随访管理前后调查对象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识的变化

随访管理前后统计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正确认识人数的变化,结果表示在高血压诊断标准、2级或者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血压措施、高血压危害性、影响高血压预后疾病、高血压父母对子女患病可能性的影响、高血压治疗的直接目标、食盐、吸烟、酗酒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话只能和不合适进行的运动、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生活方式健康积极意义、高血压危险性分级管理、患高血压分析及管理标准、高血压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低盐饮食有利于高血压防治、运动、控制体重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利于高血压防治等知识的认识方面[3],管理前178人有正确认识,管理后有298人有正确认识,前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比较随访管理前后调查对象高血压指标的变化

管理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分别是(134.71±15.12)mmHg、(130.11±6.31)mmHg,两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舒张压、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的前后变化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比较随访管理前后调查对象生活方式的变化

管理调查对象生活方式更加优化,同管理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随访管理前后调查对象生活方式的变化 [n(%)]

3、讨论

针对此次调查患者实施了为一年期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使得患们对高血压防治与控制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朝着利于高血压控制方向发展,参与更多的运动活动,食盐摄入量也逐渐减少,更多患者愿意戒烟和戒酒,这些都是促进高血压疾病转好的积极方法,因此促进了收缩压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舒张压。可见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规范管理的积极作用,因此各卫生机构应该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建立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档案,积极开展规范管理,提高慢性病干预程度,帮助患者提高对相关防治与控制知识的认识程度,这样能提高一些慢性病控制与治疗效率,防止患者因慢性病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相对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这种管理的主力是各个社区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出其积极作用,有效组织随访管理活动,进而促进慢性病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吕惠青,周海茸,邢光红,等.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估[J].职业与健康,2014,30(24):3589-3592.

[2]周吉,农初师,谭雄燕,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4):309-312.

[3]任多福,徐海泉,李园,等.高血压患者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5):376-378.

论文作者:吴品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品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