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初中教师做好家访的策略论文_高辉祥

信息时代下初中教师做好家访的策略论文_高辉祥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家访以及家长会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的一项工作。通过家访,能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更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家访是老师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而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教师对学

生家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下;初中教师;家访策略

引言:班主任工作繁而杂,对每个学生上门家访的次数与访谈时间不可能太多,且每次访谈的主题和内容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家访前必须做足充分准备,良好的准备能确保谈话的成功。一方面要靠平时留心观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做一些书面记录,以供家访时参考;另一方面,应当事先了解一下所要访问家长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素养等,据此详细分析,周密思考,制定出具体的家访计划。

一、让教师细致了解学生的情况

打电话、上网、发信息,固然能令教师掌握学生的部分信息,但毕竟是有限的,加上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经济条件不一等因素,教师能收集到的学生信息便大打折扣。教师亲身的个别家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详细了解某一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学生的课外社交活动、爱好、兴趣,习惯等详细情况,这是打个电话,发个信息,上网所不能达到的。

在授课进程之中,如果发现问题,我们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在开学之后,班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学生存在学习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就非常需要班主任的家访艺术与为人处世的讲话方式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以最为恰当的方式同家长交谈。

学期末的家访一定要有选择性。首先是平时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班主任同家长交流时一定要表扬,但也不要忘了对其指出在其他地方所欠缺的不足;对因学习能力差、基础差而导致成绩提高并不明显的学生,班主任主要向家长提出具体分析情况,同时希望家长要多鼓励学生,并时时提供帮助。对学习态度差,成绩也差的学生,班主任家访时就要指出其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平时一定要加大对于学生的管教与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家访

(二)积极主动的家访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当学生在学校取得进步时,如考试成绩有进步即使只有一点进步,班主任也要及时抓住时机,及时到访学生家中,同家长分享并提出鼓励。如此一来家长和学生就都会非常高兴,家长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表示欣慰,并用实际行动表扬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受到表扬,学习热情高,对学习也能产生兴趣,???就会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了。而且在这种气氛之下,作为班主任,亦可同时与学生讨论为何进步这么大的原因,以及指出他的成绩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并尽可能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相信如此做的成效就会大大不同。

(三)爱心式的家访

在适当的时机,班主任可以代表全体同学,给家庭有困难的、又不便诉说的学生送去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在学校做募捐,让更多的人能够尽绵薄之力帮助到他们。对于那些精神上和肉体上有过创伤的学生,我们要给予安慰,并将学生们和老师的爱心帮助及时送到学生家中,送去一份关爱与关怀。这些都将化成一种动力,让学生们对世界充满感激,对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三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当学生家长与老师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或者误解了老师们对学生的用意之时,这时不能直接与家长会面,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暂时性回避,待问题解决之后,在采取正面的家访,以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关爱鼓励式家访

当班上的某某学生患上了某种疾病而不得不选择休学在家时,此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代表学校去探望,要给他们信心,不要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可以跟学生沟通,让他们不用担心课程的进度,安心养病。并且要带给他们希望,给予他们鼓励,好好的与疾病作斗争,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家长得到安慰,会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资料袋。这里面应包含学生的主要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及其联系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表、业余兴趣爱好、个人性格、平时出现过的问题及其在校基本表情况。班主任要在每学期开学初期一两周内尽快获得最新资料。有了第一手资料,相信日后的交流中,家长自然会被班主任细致到位的工作所折服,家长自然就会越来越信任、认可班主任。

通过家访,学生家长的信息袋也建立好了。精确深入的了解并记录好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业的关心程度等。所有这些都对班主任日后与家长打交道有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班主任在有了这些“提前备课”之后,再同家长交流时,就能非常自如的把握好分寸,同时还能获得家长对班主任的良好第一印象[3]。

三、主动向学生们传递老师的爱心,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传递爱心的使者。这种爱心,不仅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爱护,更是学校、人民和党对青年学生的关爱。传递这种关爱,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怀着一种对党、对人民、对社会、对老师、对家长的感恩之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和祖国努力学习,不懈拼搏,报答党和人民,报答老师和家长。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心理反叛时期。部分学生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甚至对家长都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反叛心理。设计得当的家访,也是医治这种反叛心理的良药。

例如有一位学生,平日里无心向学,脾气很差,在班上经常闹事,教师同学的批评拒不接受,一时成了班内的“问题学生”。我在家访时,先挖掘他的闪光点-比如爱好体育运功,爱护个人卫生等-加以勉励,及至了解到他的父母对他要求过严,比如不准外出交友,不准上网等,就一方面劝导其父母改变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对学生说明这是他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勉励他致力学习,注意自律。经过多次家访,这位学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他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2]。

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网

天下无不希望子女好的父母,无不希望学生成才的教师,社会呼唤着辈出的人才。然而,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能单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任一方独立去做,而要使这诸方面目标一致,协同努力才能做好。教育学生,不能“非人格化”地做工作,必须是“人格化”的。也就是说,具体做这项工作的,不能是模拟的人,而必须是具体的真实的人。对学生的亲身家访,就不是可有可无,可用别的方式替代的了。学校应把班主任(有时还包括任课教师)家访定为一种制度,并把它列为对班主任考核的指标之一。笔者建议,班主任在一教学年度内尽可能对班内重点学生进行普访一次,任课教师也应适当安排家访。家访应该有计划、有目的,要注重方式,要尊重学生和家长,注重正面教育,多和学生及家长做朋友。把家访与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坚持对学生们进行家访,可以有效地拉近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距离,加深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为家校联合培养高质量高校专业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全面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不断开拓创新家访工作的方法,为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接触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波.浅议信息时代家访工作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7(03):9-10.

[2]王占峰.浅谈信息时代家访的重要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4(10):59.

[3]李晓.信息时代教师上门家访不过时[J].中国农村教育,2009(12):35.

论文作者:高辉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信息时代下初中教师做好家访的策略论文_高辉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