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科技大学文科发展战略_人文学科论文

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科技大学文科发展战略_人文学科论文

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理工大学论文,要办论文,综合性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办综合性大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50年代院系调整所造成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于部分重点大学而言,还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目前,一些高等学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增加学科门类,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另一些高等学校则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综合化。尤其是一些办学历史比较长的工科院校,纷纷设立理科、文科(含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和专业,以改变长期以来单科院校办学的传统和形象。但是,在创建综合性大学的热潮中,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将在分析一些高校创建综合性大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这一根本问题,并针对重点理工大学创办综合性大学的需要,探讨文科发展战略。

一、创建综合性大学过程中的四大误区

许多高校在创建综合性大学的实践中,由于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以下四大误区。

1.学科种类发展贪多求全,把“学科门类齐全”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标志

大学是按学科组织教学、研究的社会机构。近代以来,人类科学知识主要沿着专门精深化方向演进,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专业布点越来越密,与之相适应,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也随之走向多样化、综合化。中世纪大学仅限于神学、医学、法律几科,而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则涵盖了文、理、工、农、医、商、法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变成了“多科巨型大学”。这种学科种类的线性膨胀使得人们往往简单地推导出“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大学”的命题,把“学科门类齐全”看作综合性大学的标志,误认为学科越多,综合性越强,把发展综合性大学的过程理解为不断扩张学科门类的过程。因此,许多大学在创建综合性大学的过程中,在学科种类发展上贪多求全,没有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便匆匆申报学科点、引进教师、招收学生,专业数大上快上。其结果是在学校升级为“某某大学”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在大学合并热潮中,一些合并大学把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本科专业数累积相加之后得出自己是学科门类覆盖最齐全的大学,甚至宣称自己是“最具综合性的大学”。

2.学科门类的增加采取“拼盘”方式,忽视了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利用多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在多学科之间自然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繁荣。因此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的增加,要按照“相关、相融、互补”的原则,创设“开放、融合式”教学、科研机制和管理运作模式,使各学科相融互补,互生互利。但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在组建过程中只是采取简单的“拼盘”方法,把各门学科并列在一起,而不进行院系建制和教学、科研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重组,各门学科仍维持传统的系科体制,以狭隘的学科专业为本位组织各种学术活动,而不是处于有机融合的发展状态。一些大学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大学生通识课程体系,却无法实现学科之间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思维方式上的实质性迁移与汇通。交叉研究、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更是由于机构建制、职称晋升、运作机制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的阻塞而难以开展。在管理上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而往往习惯性地将某类学科的管理模式简单移植到性质类别迥异的其他学科专业上,学科融合走向了它的反面。曾任原华中理工大学第一任人文学院院长的刘献君教授在谈到理工大学发展文科的实际感触时说:“在理工大学办文科十分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难,主要难在要克服传统的习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创建适合文科发展的气氛。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从上到下,对文科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因而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套工作方式都是适合工科的,往往用对工科的要求来规范文科。”[1]这种现象并非只在个别学校存在, 很多大学在扩充学科门类时,都有类似的“经验”。

3.“旧瓶装新酒”,导致学科结构畸形发展,新增学科难成气候

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功能的发挥,应在保持原有学科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地发展其他各门学科,形成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使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相互匹配,相得益彰。但许多由单科性院校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大学只是片面地强调保持原有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的工作重心仍固定在原有学科上,而基础薄弱的新增学科由于难以获取学科发展急需的师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导致规模比例偏低,学科水平更是难以提高。在兴办文科历史较早的某理工大学,其人文学院从事文史哲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只有几十人,且分属哲学、自然辩证法、中国革命史等10个教研室,36个学科方向平均每个方向只有3人, 不仅难以形成学术梯队,而且一旦自然减员,就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结果。这种“旧瓶装新酒”式的学科发展模式,导致学校学科结构畸形发展,新老学科比例严重失调,新增学科作为“学校综合化”的一个点缀,处于不受重视的配角地位,其发展难成气候。

4.“为综合化而综合化”,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

在创建综合性大学的热潮中,许多大学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规律探讨甚少,单单从综合性大学发展热的外部现象出发,把综合性大学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忽视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抛弃原有的学科特色,而热衷于增添学科,扩充专业,以挤入综合性大学行列。客观地评价,竞相攀比导致的“学校升级热”,使得发展“综合性大学”的起始时期所秉承的理性成分在减少,纯粹追求学科齐全和学校规模扩大的动机日益膨胀。盲目地“为了综合而综合”,最终必将愈益偏离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

二、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动因

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在80年代我国综合性大学创办的酝酿与起步阶段,高教界曾对“工科院校能不能办理科、文科”,“综合大学能不能办工科”等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惜其未能持久深入便很快淹没在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热潮之中。上述我国综合性大学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种种误区表明,现在仍要回到这一认识的逻辑起点上,对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的问题进行认真探讨。

1.综合性大学的立校之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之下,我国大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基本的文化修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但大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强的功利导向,过窄的专业教育”难辞其咎。经过几年大学教育,学生循着专业或职业需求的轨道发展成为片面的“经济人”、“职业人”,大学成了高级职业培训机构而不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精神殿堂。

人文主义思潮在学术界、教育界的勃兴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使我们更能透彻地认识上述现象并理性地构建新的大学教育制度。传统的单科性学院或大学以职业性学科为本位,依托行业面向政府部门办学,是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的体制归因。改革职业性单科学院或大学体制,创建一批新型的综合性大学,通过文理工等多学科的整合教育给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开阔其文化视野,充实其文化底蕴,使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与其人格、心理、世界观、价值观的完善和发展相协调统一,最终提高其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综合性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基于此,创建综合性大学,必须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中“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与其他应用学科相比,文、史、哲、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教育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是一种职业、技能训练,而主要是为高层次的人提供必备的教养、素质的养成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中,如果从实用主义、职业定向和狭隘的学科专业本位出发,“无用”的人文学科、基础理科就会受到排斥、冷落而趋于没落,根本无法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内在潜质开发的整合教育之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当前综合性大学中一些“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红红火火,发展迅速,而相应的人文学科、基础理科冷冷清清、难成气候的根本原因。建设综合性大学,应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合理选择和规划学科的发展。1984年美国发表了引起高等教育界强烈反响的《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该报告在阐述了美国大学生中存在的人文学科知识贫乏的问题后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所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并以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的学习为基础,重新布局大学生必须的课程,人文学科与西方文化的学习必须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2 ]综上所述,创建综合性大学,必须摒弃狭隘的专业本位主义和职业实用导向,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大力加强文理基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谋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

2.综合性大学的强校之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学的新发展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经历了原始的混沌统一到专业的精细分化过程之后,各门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据统计,到80年代,新兴交叉学科总量已达到2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其中文理交叉学科近300门),知识领域呈现出整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已不仅限于同门类,跨门类学科之间渗透、交叉和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加大加快,知识结合的方向由单一线性走向多维非线性,形成立体网络的学科发展格局。如今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从其他学科的理论、技术或方法上获取营养,形成学科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任何重大的工程、环境、文化问题都必须借助于文理工各门学科学者的协同参与才能获得圆满的解决。

综合性大学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专业布点密集,拥有数量众多的学者,具备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知识快速生长,解决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更为复杂的重大问题的客观条件,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单科院校、职业学院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世界上许多高水平大学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文理工各门类的学者组织起来进行多领域的大型综合研究,解决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重大问题,从而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如MIT 敏锐地把握住了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在二战后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由单纯的工学院到理工学院,由理工学院到文理工相结合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发展的两次飞跃,而且创造性地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MIT,要建立一个新系很不容易,而要建立跨系、 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则相对要容易一些。全校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新学科的发展是MIT 的希望和活力所在,是国家经济在竞争中获胜的保证。在MIT, 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机构成为院校学术发展的主要基地。各系教授被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看他在交叉实验室或研究计划中的工作成绩。它还特别强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以及与教学的结合,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城市研究联合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综合性研究机构。MIT著名的雷达研究、 语言学、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孤立的,是多学科相互借鉴、交流的成果,而与电子学相关的“特洛伊计划”则直接催生了政治学的研究。正是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激流推动着MIT的科学研究, 并使其迅速成长为一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3]。

从我们的学科分类来说,MIT的理、工、文、管是4个门类。 但MIT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活动从未因人为的学科分野而画地为牢、以邻为壑,它的系科和学院设置完全是随着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展、工程专业社会责任的加大,自觉而非刻意地发展与健全起来的。罗杰斯校长早就断言:“我毫不怀疑,这样一个学院将在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中不断发展自身,最终成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及为之服务的数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有关学科的一所真正的大学。”[4]这是MIT的发展之道,强校之路。它的成功经验蕴含了学科性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变的某种规律。即打破学科的界限,最大限度地综合现有的教育、科学研究资源,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并不断创造出适合、适宜和适时的新的研究和学术形式。

3.创建新型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

以上分析表明,新型综合性大学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在学科结构上应具有多学科性、文理基础性、融合性等基本特征。我国综合性大学创建的背景是单科院校数量众多,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少,发展慢。我国现有综合大学近50所,仅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左右。 而所谓的“综合大学”长期以来也只有文理两科,而文理学院之间,文理学院内部各个系科专业之间也是在十分狭隘、保守、封闭的状态下发展,学科融合既少且浅,实质上与单科性院校并无二致。

因此,为革除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扭转综合性大学比例偏低、综合化程度弱的状况,创建一批新型的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使命。具体而言,创建新型综合性大学,一是要扩充原有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领域,加强其内部学科的改造融合,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二是支持实力雄厚、条件优越的重点单科(专门)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转变,增大综合性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比例。大学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目前合并院校主要把扩大规模、减少重复办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作为目标,在合并初期把行政机构及其人员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对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新发展的根本目标考虑较少。显然,要实现大学合并的目标不能缺失“学科融合”。因为学科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离开了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学科,也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和办学的高效益。因此,学科融合应作为院校合并的出发点和深度融合的主要标志,应当努力使学科融合之根深扎到大学合并的全过程中。否则,综合性大学将失去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重点理工大学必须采取超常规战略加快文科发展步伐

重点理工大学通过兴办文科完善学科结构,向文理工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发展,是我国创建新型综合性大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近20年来,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薄弱、发展缓慢、地位不高等问题。这些还只是文科在发展中的表面现象,制约其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受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各学科专业仍拘泥于各自狭窄的空间里封闭式地发展,文科未能与理科、工科实现有机的融合,未充分地发挥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科学文化新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因此,服从于创建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需要,21世纪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发展必须采取超常规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其由有到优的学科发展目标。

1.适时调整文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80年代以来,一些重点理工大学普遍确立了文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如清华大学明确了“小而精、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学科规划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5]; 原华中理工大学制定了“应用为主、交叉见长、特色取胜”的学科发展指导思想[6];东南大学则确立了“立足实际、以应用为方向,积极与适度相结合,办出水平与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7]。 但这些指导思想大多是基于“就文科论文科”或“就工科论文科”的“小文科”思维模式提出来的。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21世纪重点理工大学新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应当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文科内部及文、理、工各学科之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流文科。

2.大力扶植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普遍薄弱或缺失已成为制约整个文科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桎梏,并最终将延误重点理工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重点理工大学应从加强大学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特殊教育价值,重视它们在推动文理工学科相融合,解决重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扶植政策,对其图书设备购置、师资的引进和培训、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资助等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把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创造适合人文学科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别于其他应用文科。人文学科发展的滞后,意味着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的缺失或低下,意味着学校科学发展后劲和潜力的贫乏。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人文学科,努力使人文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群。

3.精心构筑“文理工融合式”的教学、科研制度和管理模式

文科要打破传统的“小文科”发展定式,与理工科相结合,融入全校的综合发展战略之中,必须进行教学、科研机制和管理模式上的一系列创新,建立开放性、融合式的学术活动机制与模式。这是文科在学科建设上的难点,牵涉的问题最为复杂。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安排上应当使文理工有机关联、统合,规定合理的学分和考评方式,培养大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借鉴MIT等国外著名理工大学的经验, 应面向社会积极争取大量综合性的课题,并以此为契机,组建包括文理工各个学科教学、研究人员参加的矩阵型实体或虚体研究机构,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规定相应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指标任务,创造全校良好的学科融合氛围和渠道,使重点理工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迈向一个新的水平。

4.积极发展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专业

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专业是文、理、工三大学科之间大跨度交叉、融合的直接结果。设置这类学科、专业是高等文科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是重点理工大学依托其强大的理工背景,丰富学科体系,推动知识繁衍生长,为学校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办学效益的最优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和通晓经济、政治、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重点理工大学设置的交叉、综合性的文科,在总体规模、学科水平和办学质量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很不相称。重点理工大学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从全校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把它作为学科新的生长点来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使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标签:;  ;  ;  ;  ;  

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科技大学文科发展战略_人文学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