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初探论文_姜亦欣 徐新东

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初探论文_姜亦欣 徐新东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261300

体育课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兴趣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地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乐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

2.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分。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等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论文作者:姜亦欣 徐新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初探论文_姜亦欣 徐新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