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HPLC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钟东会[1]2004年在《HPLC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苦参、白芍和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及龙胆苦甙在犬体内代谢时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并对酸枣仁皂甙的提取富集及其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一) 综述 对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 苦参药材中苦参碱类物质的提取与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不同产地苦参中生物碱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柱温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氯仿(氨性)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叁十分钟、柱温控制在20~25℃为最适宜条件,方法回收率在94.68%~103.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58%~1.47%,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为不同产地的苦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叁) RP-HPLC测定芍药及薏辛除湿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方法研究 本文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方式进行优化,建立芍药及薏辛除湿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40倍量的水饱和的正丁醇超声提取叁次,每次30min为最佳提取方式。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82%和101.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8%和1.8%,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有实用价值,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四) RP-HPLC法测定犬的肝、肾和血清中龙胆苦甙的方法研究 本文采用醇沉离心的方法对组织进行前处理,研究了龙胆苦甙在犬体内代谢时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比较高,线性和重现性都比较好,符合一般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建立了简便、灵敏的HPLC-UV检测法以定量分析生物组织、体液中的龙胆苦甙,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犬体内龙胆苦甙含量的方法。 (五) 酸枣仁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富集方法的研究百北大学硕士毕习匕引仑文 本文采用与(34)正交试验对提取方式进行优化,同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酸枣仁皂贰进行富集纯化。结果表明:水浴回流的提取率高于超声的提取率,大孔树脂的富集率达到了89.26%,回收率在90.28一10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18%,该方法准确、灵敏、有实用价值,可作为富集纯化酸枣仁皂贰及含量测定的方法用。 (六)酸枣仁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及不同产地药材谱比较 本文通过对流动相梯度洗脱系统的考察及10批不同产地脱脂酸枣仁药材样品的甲醇提取液的色谱图的分析,建立了酸枣仁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应用相对保留值来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评价和控制其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质量的标准。

张萍[2]2008年在《玄麦甘桔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药玄麦甘桔中有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哈巴俄苷及肉桂酸的提取工艺及其水提液的除杂方法,并对其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对原料、中间品及制剂的总体质量进行控制。研究内容:1.生药中甘草苷、甘草酸、哈巴俄苷及肉桂酸提取工艺的研究;2.生药处理过程中除杂工艺的研究;3.同时测定玄麦甘桔原料药、中间品及制剂中甘草苷、甘草酸、哈巴俄苷及肉桂酸的RP-HPLC方法;4.玄麦甘桔生药及制剂的RP-HPLC指纹图谱研究。实验方法:采用LiChrospher RP-C_(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少量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测定生药、中间品及制剂中甘草酸、甘草苷、哈巴俄苷及肉桂酸;并以此色谱条件建立了生药和制剂的指纹图谱;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甘草酸、甘草苷、哈巴俄苷和肉桂酸四种主要有效成分总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A)、提取时间(B)和提取次数(C)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静置、离心、醇沉、陶瓷膜微滤、澄清剂法等5种技术精制玄麦甘桔水提液,以颜色、澄清度、总有效成份损失率(或转移率)及杂质除去率为判定指标,对各技术除杂总体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24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5种除杂技术使药液澄明度有不同程度提高,除杂率以膜过滤法最高,达30%以上,澄清剂除杂率次之,70%乙醇除杂率最低;总有效成份损失率以50%醇沉法和膜过滤法最低,ZTC 1+1澄清剂法最高;甘草苷、甘草酸、哈巴俄苷和肉桂酸分别在0.21~6.30,0.25~7.50,0.10~3.00,0.105~3.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6%(RSD=2.0%),99.3%(RSD=2.5%),100.5%(RSD=2.4%)和98.9%(RSD=2.2%);通过对原料药和制剂指纹图谱的研究确定了20个共有峰,得到了以肉桂酸为参照的相对峰面积值。结论:按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验证5次,其验证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说明本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陶瓷膜微滤技术具有除杂率高、有效成分损失少、富集提纯度高、工艺简单等优点,是玄麦甘桔水提液的最佳除杂技术;本试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结果稳定、系统适应性好,可以作为中药玄麦甘桔颗粒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

金燕子[3]2007年在《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药保和丸始载于《丹溪心法》,是自金·元时期记载以来沿用至今的传统中药名方,由山楂、半夏、茯苓等8味药组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其量加减、味加减后有许多新的功能。文献中对于组成保和丸的8味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颇多,而鲜有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报告。为了完善保和丸质量评价体系,本论文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保和丸成药中有效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其中齐墩果酸在0.015~1.232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熊果酸在0.015~1.216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的检出限分别为6.4×10~(-9),7.5×10~(-9),1.2×10~(-8),1.8×10~(-8),2.0×10~(-8)g,应用此方法对国内有关厂家生产的保和丸进行了定量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保和丸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7个厂家(批号)保和丸(浓缩丸)合格产品进行了整体评价,获得了特征性、专属性和整体性综合信息,结果显示该药的制备工艺趋于稳定,内在质量基本一致,同时指纹图谱也显示了原料药来源的差异性。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柱色谱法对保和丸其他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离探索。本论文包括叁部分。首先综述了保和丸的历史沿革,归纳了保和丸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概况。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成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保和丸的药理研究较少,有少量的临床应用以及加减量、加减药味后的临床应用。从方法学上来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了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在文献的基础上,对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现状及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给以总结及分析。其次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和丸(浓缩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保和丸(浓缩丸)中这两种有机酸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不但可以使定性定量得到统一,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君药山楂和连翘的质量,为完善保和丸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保和丸(浓缩丸)中5种水溶性有机酸的含量。保和丸中水溶性有机酸可促进消化腺活动,有助于食物的吸收,改善食欲,是消食的主要成分之一,本部分对国内3个药厂5个品种的保和丸(浓缩丸)中5种有机酸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效果。最后以保和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保和丸水溶性成分的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获得了专属、宏观、整体的化学特征综合信息,并对样品化学组成的总体波动情况进行估测,为从整体上评价保和丸内在质量的优劣及考察保和丸的制备工艺的稳定性提供了实验数据。采用植物化学方法对保和丸复方成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乙酸乙酯—苯—氯仿(2∶1∶1)为洗脱剂,进行多次柱色谱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经薄层色谱检验(在UV365nm条件下进行检测)为单一化合物。

黄晟[4]2004年在《知母及虎杖药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母(RHIZOMA ANEMARRHENAE)及虎杖(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均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新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能比较全面的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具有整体性和特征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认可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本论文以知母药材和虎杖药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HPLC法和HPCE法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对其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知母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首先,建立知母中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药材提取条件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条件,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80%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0分钟,共提取两次。测定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共15批知母药材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其次,建立了知母药材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作为指纹图谱评判参数,计算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知母药材HPLC指纹图谱之间以及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并对指纹图谱相似度评判标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第叁,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知母药材色谱峰重迭的情况进行定量研究以及指纹图谱研究,为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中这种色谱峰重迭的情况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虎杖药材NACE指纹图谱研究首先,采用NACE法建立虎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药材提取条件进行考察,测定了不同产地药材的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然后,在此基础上以6批虎杖对照药材为样品建立对照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并与不同产地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为更准确全面的评价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对NACE法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以甲醇体系非水毛细管电泳为例,考察各种因素对电渗流以及溶质淌度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与溶质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其影响符合Debye-Hückel-Onsager(DHO)理论,实验测得离子淌度与理论值符合,表明该理论可以用于描述和预测非水毛细管电泳中的溶质离子淌度。

贾贝西[5]2008年在《中药延胡索质量标准化及制剂研究》文中提出延胡索为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植物(Corydalis DC)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在传统医学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味辛能行气、行血,性温则能通,广泛用于血瘀气滞、心腹及肢体疼痛等,被列为《止痛中药》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为系统研究延胡索化学成分及有效部位,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其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通过对延胡索系统的化学研究,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常数、核磁及质谱等测定,确定为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巴马亭、四氢非洲防己胺、四氢小檗碱、原阿片碱、脱氢海罂粟碱。经TLC、HPLC法测定7个化合物的纯度,均在95%以上,其中原阿片碱、四氢非洲防己胺、四氢巴马亭和紫堇碱的纯度可达99%,可用于延胡索药材、延胡索提取物及有关制剂的全面质量研究。2.采用HPLC法建立了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标定了12个共有峰,对其中的8个峰进行了归属确认。另对25批延胡索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及相似度评价,其中少数样品与对照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判定为伪品,其他大部分市售品与对照药材一致,表明目前市售样品基本能够满足临床使用要求,认为延胡索中化学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3.以70%乙醇为溶剂,通过提取,并经酸处理及乙酸乙酯萃取制得延胡索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经滴定法测得有效部位中总碱的含量为63.5%,符合有效部位的有关规定。采用HPLC法,建立了延胡索中4种典型生物碱(紫堇碱、四氢巴马亭、原阿片碱、四氢非洲防己胺)同时测定进行含量的方法,有效部位中的含量分别为13.0%、5.80%、3.63%、3.85%。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制定了延胡索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草案。上述研究结果为完善及修订延胡索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4.以小鼠醋酸扭体为模型,对总碱部位A及B进行了镇痛活性筛选及指纹图谱测定,结果表明,总碱部位B为季胺类生物碱,在281nn检测波长下,指纹图谱中未有体现,且相同生药量条件下,也未显示出镇痛活性;而总碱部位A的镇痛活性与延胡索原粉相当,进一步提示,总碱部位A是延胡索镇痛活性的有效部位,此部分化合物在指纹图谱中集中于保留时间为30~75min内的区域。延胡索指纹图谱上30~75min是叔胺碱的出峰区域,主要有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巴马亭、四氢非洲防己胺、四氢小檗碱、脱氢海罂粟碱等化合物。本文首次提出以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巴马亭、四氢非洲防己胺、四氢小檗碱、脱氢海罂粟碱等化合物组成的指纹图谱区域是延胡索指纹图的活性区域,该区域与延胡索的镇痛作用密切相关,是延胡索镇痛活性成分在HPLC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性体现,需要关注的是此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和比例是延胡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延胡索有效部位的最大耐受量约为85mg·kg~(-1),半数致死量接近125mg·kg~(-1);在1.6~40mg·kg~(-1)范围内,延胡索有效部位的剂量与效应呈正相关,建议人用临床剂量为65mg/天。5.以HPLC指纹图谱为指导,以延胡索为范例,首次提出了建立在谱效学基础上的延胡索所有有效成分的合理勾兑,并建立了中药材勾兑流程,如下:①对各批次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测定;②确定勾兑目标和勾兑对象;③通过系统优化确定最佳勾兑比例;④勾兑验证。研究表明,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中药勾兑是得到质量稳定一致原药材的科学方法,是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符合中药现代化发展需要,对生产和科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范例。6.采用现代制剂技术,①延胡索有效部位- Poloxamer188(1:4),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②固体分散体-MCC(4:1),以5%PVPK30为粘合剂,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该微丸在30min内溶出完全,10min时溶出百分率为85%,提示具有良好的速释性能,其速效性有待进一步的体内研究。该制剂工艺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宋战锋[6]2012年在《中药黄芩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及不同产地药材差异甄别》文中认为黄芩,作为传统中药,不但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药复方制剂,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在许多方面都显示较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对于黄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其地上部分活性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相关文献报道,黄芩中也含有微量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显示强的活性,为其另一种有效成分。为了全面研究黄芩中的活性成分,更准确地评价药材质量,本工作主要针对黄芩中两类活性成分建立了叁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综合指纹谱库;此外,采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差异甄别,对黄芩的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以HPLC-DAD联用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验证等,使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具备特征性、稳定性、系统性及可靠性。(2)结合色谱保留及紫外光谱数据特征,对最优条件下所得的黄芩根、茎、叶的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3)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和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茎、叶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分析。(4)对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指纹分析,将所得指纹图谱分别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进行谱峰匹配分析,最终成功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根、茎、叶的综合指纹谱库。2.以HPLC/ES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茎、叶中微量酚酸类成分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的考察等,使建立的HPLC/ESI-MS分析方法具备灵敏度高,重复性、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的特性。(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离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及色谱保留实现全定性,最终从黄芩根、茎、叶中定性出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3)对黄芩根、茎、叶中叁种活性较高的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成功应用于河北承德道地药材的分析。3.以新型DCB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定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考察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不同的质谱监测模式、不同的离子源解吸温度等重要因素对质谱响应信号的影响,从而确定高通量、高灵敏度的DCBI-MS分析的最佳条件。(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析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和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实现全定性分析;最终鉴定出12种黄酮苷元。(3)将新型DCBI-MS与通用的HPLC-UV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成功应用于11个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分析。4.基于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甄别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成分差异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选取相似度匹配较高批次(>0.85)建立叁类样品的共有模式,进行指纹图谱比较。(2)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进行黄芩产地鉴别。(3)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黄芩综合指纹鉴别系统,甄别药材真伪、产地差别及其质量评价。

熊文勇[7]2010年在《濒危植物桃儿七化学成分及其资源研究》文中认为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Ying)是小檗科(Berberidaceae)鬼臼亚科(Podophylloideae)桃儿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根茎中含有大量的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其中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具有很高的抗癌活性,是近年来合成抗癌药物VP-16(etoposide)和VM-26 (teniposide)等的前体物质。目前,已发现桃儿七的根及根茎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皂苷、多糖及鞣质等化学成分。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主要为鬼臼毒素、去甲鬼臼毒素、鬼臼苦素、去氢鬼臼毒素、鬼臼毒酮、盾叶鬼臼毒素,鬼臼毒素苷、4'-去甲鬼臼毒素苷、盾叶鬼臼毒素苷、4'-去甲鬼臼毒酮、山荷叶素等。黄酮类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和山柰酚及其苷类等。本课题选取濒危植物桃儿七为研究对象,从药物化学的角度出发,测定不同产地桃儿七不同部位中主要成分鬼臼毒素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ESI-MS)连用技术分析鉴定各产地桃儿七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桃儿七HPLC指纹图谱,探讨各产地品种间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变化,分析各生长地桃儿七主要化学成分间的相似性及差异程度,为建立桃儿七中药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和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科学依据。1采集了6个产地野生桃儿七样品,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合适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其根及茎的HPLC色谱图。同时以鬼臼毒素为指标,通过外标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桃儿七根和茎中鬼臼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根中含量在4.512-9.834‰之间,茎中含量在1.218-7.770‰之间。不同生长地中以宁夏六盘山桃儿七的根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甘肃兴隆山、四川榆林乡和甘肃插岗、四川刷经寺等地区,而云南纳帕海地区的桃儿七根中鬼臼毒素含量最低。云南纳帕海桃儿七的茎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榆林乡、甘肃兴隆山,而四川刷经寺最低。2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0.04%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90nm,柱温30℃条件下,记录液相色图谱。建立了不同生长地桃儿七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比较;对其中的鬼臼毒素进行了归属,同时以其为内参比物,计算了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含量。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筛选适宜色谱质谱分析条件对桃儿七根的甲醇提取液进行研究。仪器采用LC-ESI-MS(Thermo Scientific, USA)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4.6mm,5μm),流速:0.2 ml·min-1,流动相选择乙腈(A)-0.02%乙酸水(B),采用梯度程序洗脱,室温,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90 nm,进样量:10μL;ESI电离源为正离子模式,载气为氮气;电喷雾电压ISpray Voltage(kV):4.00;鞘气流速Sheath Gas Flow Rate(arb):30.00;辅助气流速Aux Gas Flow Rate(arb):5.00;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Capilitary Temp(℃):300;管透镜电压Tube Lens(V):80;扫描范围:100-1300m/z;液相色谱从中共分离出13个色谱峰,在已有文献参考的基础上结合质谱分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分析鉴别桃儿七中化学成分。

朱春胜[8]2016年在《基于谱效关系的菊苣降尿酸物质基础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海鲜及啤酒等高嘌呤饮食的大量摄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现代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高尿酸血症还是高血压、冠心病、Ⅱ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开展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菊苣可显着降低高嘌呤饮食诱导的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血尿酸(UA)水平,但其发挥降尿酸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明确,这也成为菊苣质量评价制定的一个瓶颈。因此,本研究以菊苣治疗高尿酸血症为切入点,应用“谱效关系”理论,开展菊苣降尿酸的物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菊苣发挥降尿酸的化学成分;并在“谱-效”筛选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测多评”(QAMS)技术,建立菊苣的QAMS质量评价新方法,旨在为完善菊苣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使菊苣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研究目的1.通过构建菊苣降尿酸的“谱效关系”,阐明菊苣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2.结合QAMS技术,建立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QAMS新方法,为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1.菊苣降尿酸的物质基础研究:选择不同来源的10批菊苣地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得各产地的指纹图谱,从化学水平获得各产地菊苣的化学信息;采用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从动物水平获得各产地菊苣的降尿酸药效。通过相关分析法(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构建菊苣降尿酸的“谱效关系”,筛选出与降尿酸药效关系密切的特征峰。2.“谱效关系”筛选结果的合理性验证: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对筛选出菊苣药材中特征峰的化学成分进行指认,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筛选出的化学单体进行降尿酸药效学实验,从而验证“谱效关系”筛选结果的合理性。3.菊苣“一测多评”方法的建立:分别采用3台不同的HPLC仪器,3种不同的C18色谱柱进行相对校正因子(RCF)的耐用性考察。进而采用各化合物的RCF计算10批菊苣地上部分药材中相应活性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ESM)所测含量比较,以评价QAMS的准确性。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两个方面: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菊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内容、相关数据处理方法、特征峰的辨识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实验研究第一章不同产地菊苣HPLC指纹图谱和降尿酸药效研究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菊苣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完成方法学考察,获得10批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挖掘能够表征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化学信息;此外,采用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分别给以10批不同产地菊苣地上部分药材,获得不同产地菊苣的降尿酸药效信息,为接下来“谱效关系”的构建提供“谱”和“效”信息。第二章菊苣降尿酸的“谱效关系”研究采用CA和PLSR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菊苣指纹图谱信息与降尿酸药效信息之间的“谱效关系”,并结合两种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与降尿酸药效相关的特征峰,采用LC-MS/MS技术获得各特征峰的碎片离子信息及保留时间等,通过与文献相关报道及标准品信息对比,确定各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降尿酸药效实验,以验证“谱-效”筛选结果的合理性。第叁章菊苣“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在“谱效关系”筛选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含量适当、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作为内参物,建立该化合物与其余化合物的RCF,根据RCF计算出其余化合物的含量,同时采用ESM法测得药材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从而验证QAMS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1.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10批菊苣样本与菊苣对照图(R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759。当L=11时,聚类分析将10批药材聚为3类。各产地菊苣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尿酸药效,特别是来自北京海淀、新疆昌吉的菊苣样品降尿酸药效最好。2.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筛选出菊苣地上部分发挥降尿酸药效的化学成分可能是秦皮甲素、绿原酸、菊苣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及特征峰11;并对秦皮甲素、绿原酸、菊苣酸进行了初步的药效验证,发现叁者均具有显着的降尿酸药效,初步验证了谱效筛选结果的合理性。3.秦皮乙素与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的RCF分别为1.3339、0.8721、0.7658,且建立的菊苣地上部分药材的QAMS计算值与ESM实测值之间没有显着差异,RSD<5%,实验所得的RCF可信。研究结论1.不同产地菊苣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这些成分差异可能是导致菊苣降尿酸药效差异的基础。2.菊苣降尿酸“谱效关系”研究提示秦皮甲素、绿原酸、菊苣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及特征峰11可能是菊苣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3.建立菊苣QAMS质量评价方法,为菊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从而使菊苣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创新点1.首次开展菊苣降尿酸的“谱效关系”研究,初步揭示菊苣地上部分药材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2.首次结合QAMS技术,建立菊苣QAMS质量评价新方法,为菊苣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窦志华[9]2007年在《复方五仁醇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中药复方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是中药复方研究的核心,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其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的方法学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焦点问题。虽然中药复方成分众多,但只有那些吸收进入血液的成分或其代谢产物才有产生药效的可能。目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分步提取、药效追踪的体外水平,所确定的成分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血清药理学、血清药化学以给动物或人服用药物后经过一段时间采血获得的含药血清为研究对象,不但简化了中药复杂体系,而且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真正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但是,目前两者的研究进展极不平衡,血清药化学远落后于血清药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有鉴于此,我们选择临床治疗慢性肝炎疗效确切的复方制剂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叁七、柴胡、叶下珠4味药组成,五味子为君药)为对象,对采用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课题研究以大鼠灌胃给药后制备的含药血清为入手点,一方面采用血清药化学方法,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及多种检测手段对体外制剂所含成分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另一方面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CCL_4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对含药血清进行体外药效试验及作用机理研究,最后通过谱效关系分析初步阐明了该制剂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将体外化合物按血清中的含量加入空白血清与含药血清作药效比较,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论文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引用文献145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及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化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作了简要说明。实验研究部分包括以下4个方面:1、制剂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及多种检测手段,对复方五仁醇胶囊体外制剂所合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含药血清中药源性成分分析奠定了基础。制剂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6个,原料药材与制剂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6个共有峰均可在原料药材色谱图中予以指认,1号峰来源于五味子和叶下珠,3号峰、4号峰来源于叁七,其余23个峰均来源于五味子。采用HPLC-DAD检测,通过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光谱图两方面与对照品比对,26个共有峰中的7个分别被鉴定为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通过与文献图谱比对,推测另外3个成分可能为戈米辛J、戈米辛N和五味子丙素。采用HPLC-ELSD重点对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检测,检测到制剂中除人参皂苷Rg_1和Rb_1外,还含有叁七皂苷R_1,但未检测到柴胡皂苷。进一步采用灵敏度更高的UPLC-MS/MS分别对木脂素类和皂苷类成分进行检测,证实了制剂中戈米辛J、戈米辛N和五味子丙素的存在,并检测到了柴胡皂苷d。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HPLC-UV同时测定制剂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和HPLC-ELSD同时测定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分别对10批制剂进行了含量测定。2、血清药理学研究首先建立了CCL_4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并以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值(MTT法)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泄漏的影响两个指标,结合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分别采用单因素考察、多因素的正交试验,优选了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并确定了体系中血清添加量。考察给药形式、剂量、动物是否造模、给药方案、采血时间、取血成分(血清或血浆)、体系中含药血清浓度等因素对含药血清药效及相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每天以成人等效剂量10倍的该制剂甲醇提取物间隔8小时分两次给正常大鼠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2小时采血制备含药血清比较合理,体系中加入10%该条件下制备的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损伤肝细胞的增值能力、降低细胞ALT泄漏。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从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两个方面探讨了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该制剂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3、血清药化学研究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及多种检测手段,对含药血清中药源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批含药血清中代表给药后血液中产生的药源性成分的共有峰13个,与相同条件下测定的体外制剂指纹图谱比较,发现其中8个为制剂原形成分,5个为代谢产物。采用HPLC-DAD检测,通过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光谱图两方面与对照品比对,8个原形成分中的7个分别被鉴定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戈米辛J、戈米辛N和五味子丙素,5个代谢产物中的1个光谱图与五味子醇甲相似,3个与五味子醇乙相似,所有13个成分色谱峰的光谱图均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进一步采用UPLC-MS/MS分别对木脂素类和皂苷类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含药血清除以上13成分外还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人参皂苷Rb_1。在以上分析基础上,采用HPLC测定了含药血清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并比较了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各批含药血清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各个成分的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群体相关性,血浆中药源性成分的含量高于血清。4、谱效结合分析药效物质基础及结果验证分别制备复方五仁醇胶囊及五味子、叁七、柴胡、叶下珠4味药的阴性制剂和单味制剂含药血清,一方面对获得的9组含药血清按指纹图谱条件进行了HPLC测定,另一方面考察了它们对CCL_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的增值(MTT法)及ALT泄漏的影响。HPLC图谱显示,单味五味子及叁七、柴胡、叶下珠阴性制剂含药血清中均检测到了大鼠灌服全方制剂后血液中产生的13个药源性成分,而五味子阴性制剂及单味叁七、柴胡、叶下珠含药血清中均未检测到药源性成分;药效研究显示,全方、单味五味子及叁七、柴胡、叶下珠阴性制剂含药血清对肝细胞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单味叁七、柴胡、叶下珠含药血清及五味子阴性制剂含药血清作用不明显,且单味五味子与全方制剂含药血清组之间药效无显着差异。谱效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来自君药五味子所含有的木脂素类成分。为了对该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参照含量测定结果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4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加入空白血清,与全方制剂及单味五味子制剂含药血清进行了药效比较。结果显示,加入对照品的空白血清具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作用,但总体效果不如全方制剂含药血清,一定程度上也不如单味五味子制剂含药血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入空白血清的对照品的品种数远少于含药血清所含的药源性成分数,但本次验证试验对采用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化学相结合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具有方法学借鉴意义。

陈振华[10]2013年在《化学振荡体系及其在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通过使用化学振荡体系来研究天麻,紫菀,大黄等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不同种类以及来自不同产地的同一种中药,其化学成分或成分的含量不同,将其加入到化学振荡体系时,在诱导过程和振荡过程的各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就不同,导致诱导过程和振荡过程的特征参数不同,使用电位测定法检测化学振荡反应,获得的电位-时间(E-t)曲线,即电化学指纹图谱也就不同。依据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整体特征以及特征参数可以对中药进行定性分析和鉴别。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1.从本课题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和化学振荡体系的发展简史、发生的基本条件和常见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并以FKN机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别洛索夫-扎鲍京斯基(B-Z)振荡体系。2.在封闭体系中,用正交实验对铜离子振荡体系和B-Z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B-Z振荡体系研究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效果较好。3.对天麻的B-Z振荡反应的进行了研究。将天麻粉末加入H_2O_4-Mn~(2+)-CH_3COCH_3-BrO_3~-中,以天麻中的化学成分为反应底物,天麻的加入可使原本不能发生B-Z振荡反应的体系发生振荡反应,重现性良好,固定反应溶液体积,考察试剂浓度的变化对指纹图谱的影响,并对温度、药材加入量、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获得了不同产地天麻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及振荡微观指纹图谱,发现不同产地的天麻的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参数有较大区别,可用于不同产地天麻的定性分析。4.使用经典的B-Z振荡体系与新型的B-Z振荡体系研究不同产地紫菀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由于紫菀在两个体系中的作用不同,发现药材加入量对诱导时间的影响不同;同时考察了影响电化学指纹图谱的主要因素;发现两种B-Z振荡反应体系的结果类似,都得出安徽亳州十九里镇,河北安国张材,内蒙古这叁个产地紫菀的指纹图谱接近一些,吉林通化和河北安国霍庄这两个产地紫菀的指纹图谱接近一些。两个体系均可用于不同产地紫菀的鉴别。5.对大黄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试剂浓度对指纹图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对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发现诱导时间和第二振荡周期都与反应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和0.9911;获得了不同来源大黄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和振荡微观指纹图谱,发现不同来源的大黄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对大黄参与的B-Z振荡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的用于不同来源大黄的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HPLC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D]. 钟东会. 西北大学. 2004

[2]. 玄麦甘桔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张萍. 昆明医学院. 2008

[3]. 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D]. 金燕子.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 知母及虎杖药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D]. 黄晟. 第二军医大学. 2004

[5]. 中药延胡索质量标准化及制剂研究[D]. 贾贝西. 河南大学. 2008

[6]. 中药黄芩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及不同产地药材差异甄别[D]. 宋战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 濒危植物桃儿七化学成分及其资源研究[D]. 熊文勇. 西北大学. 2010

[8]. 基于谱效关系的菊苣降尿酸物质基础及质量评价研究[D]. 朱春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9]. 复方五仁醇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D]. 窦志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10]. 化学振荡体系及其在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研究[D]. 陈振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HPLC在药物分析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