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占有的内在世界:犯罪心理结构分析_犯罪心理论文

魔鬼占有的内在世界:犯罪心理结构分析_犯罪心理论文

“魔鬼附身”者的内心世界:犯罪心理结构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心世界论文,附身论文,魔鬼论文,结构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将犯罪视为一种“魔鬼附身”的产物。这种观点看似荒诞,其实相当睿慧,它表明了当时的智者就觉察到犯罪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之“魔”被内化入犯罪人精神世界导致的恶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世界即心理空间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结构系统,这些要素的特性和组合方式不同,则人性不同,人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亦相径庭。从主观层面来看,人之所以犯罪,就是因其形成了犯罪心理结构。该结构是支持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其根源是犯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错误地选择、吸纳了外界的大量消极因素,并将其内化入自身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心理品质发生异化。它决定了犯罪人具有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悖的“魔性”,也是驱使个体发生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根据。犯罪心理结构具体是由哪些心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发生了怎样的畸变?参考犯罪心理学界的相关研究并对司法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似可作出以下解析。

一、犯罪人的认知结构集中表现为四大根本观念

阴暗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的认知结构的核心,也是个体心理的主导力量。犯罪人的世界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只看到社会生活中的消极、负面现象,造成对现实的严重否定或悖逆。阴暗的世界观构成犯罪心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

病变的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人生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犯罪人的人生观最突出的特点是极端的唯我化。唯我独尊的病变的人生观驱使人选择畸形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扭曲的道德观。一定的道德观使人产生“良心”体验,从内在约束人的行为。是非善恶评价的混乱、颠倒以及缺乏或丧失“良心”体验,是犯罪人道德观的突出特点。这种道德观使得犯罪人在实施违背道德、伤害他人及社会的恶行时缺乏或没有内疚感。

淡薄的法纪观。犯罪人的法纪观突出表现为对社会法纪的无知、漠视和敌视。“无知者”一般是文化层次低下者或对法纪置若罔闻的法盲,由于无知而“无畏”地去犯罪。“漠视者”是知晓但轻视或蔑视法纪,造成知法犯法。“敌视者”则是具有严重的反社会心理,对法纪心怀仇恨,有意要与之对抗。

二、动力结构要素

犯罪主体的动力结构主要表现为:

强烈、畸变的需要。犯罪人的需要最突出的特点是:内容的反常理、反社会性以及动能的高强度。强烈、畸变的需要构成犯罪行为的强大动力源。

低下的兴趣。兴趣即人力求参与并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指向。兴趣能够将人的精神朝向并集中于特定事物,调动出追究其内在奥秘的热情和行为积极性。犯罪人的兴趣具有低层次、强刺激和乏理智的鲜明特征。

三、自控结构要素

稚弱或歪曲的自我认识。犯罪人的自我认识其突出特点是不成熟性、歪曲性和盲目性。表现为许多犯罪人对自己的认识很模糊,盲目地否定自我或扩张自我;人格幼稚、固执、狭隘、放纵,缺乏自知之明。

低层次或病态的自我体验。表现为容易沉浸在生理的、物质的需要得以满足的愉悦感中,对庸俗、低级、丑陋或病态的精神生活津津乐道。

失效或反向的自我调控。犯罪人的自我调控突出表现为调控无效或反向化。

四、个性特征结构要素

特定的气质。犯罪人的气质给其心理结构涂上了独特的动力色彩,对犯罪率的高低、犯罪类型和手段产生着影响。

不良的性格特征。犯罪人的性格其突出特点是具有严重的消极性。而缺乏高尚的情操、良心体验和罪责感,是所有犯罪人的共同特征。

从事犯罪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犯罪行为的重复发生不断得以强化,逐渐上升为娴熟的犯罪技能和技巧。

不良的行为习惯。大量案例表明,不良行为习惯与犯罪之间是一个连续、渐变和加速下滑的过程,大多数犯罪人在涉足犯罪泥沼以前就已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五、潜意识要素

潜意识鬼使神差地操纵、驱使人实施不自觉的、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

标签:;  ;  ;  

魔鬼占有的内在世界:犯罪心理结构分析_犯罪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