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创作思想与作曲技法探究论文_高德涵

音乐作品创作思想与作曲技法探究论文_高德涵

高德涵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150000

摘要 在音乐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里,音乐创作者如何在音乐大潮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为了使得音乐作品创作能够在音乐大潮中不脱离时代方向,本文主要针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和作曲技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音乐作品 创作思想 作曲技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大的跨度的改变,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逐步的由物质需要过渡到精神需要,因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作品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何在这个变化中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现如今音乐领域所应深刻研究的问题。

1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研究

1.1本体性

音乐作品的本体性一般指的是音乐作品本身的审美性和音乐作品的艺术规律所相结合的一种体现形式,在艺术家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应对音乐作品的本体性加以重视和遵循,进而更加完美的诠释音乐的魅力和特点。比如,在进行钢琴曲的创作过程中,作曲者应当遵循钢琴曲的本体性,即国际性,并不断加强和完善钢琴曲的国际性,使得钢琴曲的审美性和钢琴曲的艺术规律更加完美的结合起来,进而创作出更加国际性的音乐作品,与国际接轨。

1.2生活性

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因此,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也有此类特点,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也与音乐创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的实时热点有关。比如韩红的《天亮了》创作来源于1999年10月3日一对夫妇在缆车发生事故坠落时,将自己的小儿子高高举起,使得他们的孩子在这场事故中幸运存活下来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韩红,并且在多方努力下,领养了那个孩子。莫文蔚的《忽然之间》的创作初衷是为了纪念台湾9•21大地震,她希望能够通过她的演唱来表现出地震中受灾群众的真实感受。

1.3民族性

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音乐作品的民族性,音乐作品的民族性是作曲者自身所属的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所赋予作曲者的创作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灵魂,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可以使得音乐作品展现出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从而也可以对本国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比如在《乔家大院》中,以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的爱国商人乔致庸为例,创作出了比较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对乔致庸的一生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音乐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也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弘扬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和赞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

2音乐作品的作曲技法研究

2.1新颖的创作技法

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音乐创作,新颖的创作技法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在《The Greek Walk》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三管或四管编制的新古典主义室内交响乐形式下的单管编制,这样的编织方法使得这部作品的节奏能够被乐队首席更好的把握,进而使得这部作品能够更加完美的被演奏出来。除此之外,作曲家还在乐曲的开始和末尾处加入了长笛的低音区与其极具东方神韵的吟音相配合。不仅如此,作曲家还在该乐曲中加入了铜管乐器的滑音奏法,使得整个乐曲更加具有表现力,为音乐自身增添了不少情趣,比如乐曲中第一小节和第六小节中的横跨两个八度的由长号演奏的滑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从民间进行取材

在作曲技法中,从民间进行取材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又一个技法。比如陈刚与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依照故事的发展作曲者精心构思布局,展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赵松庭的《幽兰逢春》取材于昆曲中的“二郎神”和过场音乐,采用昆曲的音调,展现出兰花的独特风采。

2.3选用传统题材

中国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以自然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和赞美跃然纸上,通过对山水的认识和感悟进而抒发自身的情感。乐曲创作亦是如此,比如《高山流水》、《流水》、《水龙吟》、《石上流泉》、《山居吟》、《归去来辞》、《渔樵问答》等,都是以山水为主题,作曲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乐曲之中,表现出自己的山水情怀。在现代乐曲的创作中,很多作曲家也会将山水风光作为乐曲的创作题材,比如《新编十面埋伏》在传统乐曲《十面埋伏》的基础上,作曲者加入了许多现代音乐元素,例如现代配器电声乐器、流行的现代乐曲旋律等,电声和中国特色的五面打鼓的加入将历史中的两军厮杀的场面进行了比较完美的重现,使得听众身临其境,带给听者巨大的音乐盛宴。通过对自然对山水的描写,可以展现出作曲者自身对自然的追求与热爱,对自然的敬佩,同时也将作曲者外自然中心境变化体现了出来,进而使听者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感悟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2.4展现文化内涵

在音乐作品的的创作过程中,展现文化内涵是乐曲的作曲技法中的又一技法。比如,在笛子协奏曲《陕北四章》的创作过程中,作曲者程大兆将黄土情赋予了《陕北四章》的四个部分——《信天游》、《社戏》、《往事》、《闹红火》,《陕北四章》的四个乐章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将陕北的民情风俗表现出来,其中《信天游》以富有诗意的慢板将作者置身于陕北金灿灿的黄土高坡之上,仿佛看到黄土地上辛苦耕作的农民;《社戏》则运用西北地方戏——“二人台”的创作素材,将陕北人民的诙谐、幽默的特点融入到乐曲创作中,使得陕北的民风民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在《往事》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以平铺直叙、朴实无华的手法将乐曲韵律以倾诉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该曲的配器上,作曲者采用复调手法将乐曲中乐句的关系层层叠加,使得整个乐曲的结构更加紧凑,将陕北儿女的血泪往事倾诉给听者,带给听者一场心灵的盛宴;《闹红火》中,作曲者以快板的激烈节奏为主,通过小快板与紧凑的急板以及自由的广板之间的过渡,将乐曲的音乐思想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种紧张快速的乐曲节奏将陕北人民参加社戏活动的红火热闹场面展现给听者,使听者身临其境,感受陕北社戏的红火热闹场面,在《闹红火》演奏完之后,紧跟着《信天游》的旋律响起,与乐曲的第一乐章进行呼应,给听者带来一场巨大的音乐盛宴,让听者感受到陕北的民情风俗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继而能够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周杰伦的很多作品也展现出了中国的特色文化,比如《青花瓷》展现出了中国古代青花瓷文化的一些特点,而《兰亭序》则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展现给了听者。

3小结

总而言之,优秀的音乐作品离不开创作思想和作曲技法的良好融合,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音乐创作者应当重视音乐作品本身的本体性、民族性和生活性,将新颖的创作技法运用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中来,并结合音乐作品本身,合理的选用素材,比如民间素材或者是传统题材,进而将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完美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春燕.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作曲技法的民族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102-105.

[2]刘洋.音乐作品创作思想与作曲技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6(15):93-94.

[3]赵斌.音乐作品创作思想与作曲技法研究[J].音乐时空,2016(04):68-69.

论文作者:高德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音乐作品创作思想与作曲技法探究论文_高德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