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论文_胡明福

分析企业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论文_胡明福

34212319810528xxxx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承受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保持并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成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的企业管理层意识到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ERP;管理系统;实施

1ERP与企业内部控制结合的路径

大多数企业正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企业自身的规模小,管理模式单一,应遵循先抓重点后抓非重点、先进行基础建设后拓展提高的原则,在进行ERP管理模式框架设置时,结合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基本需求来进行核算、预算、内部控制的框架设置,并留足空间,以方便后期发展扩充。在成本控制方面,可根据企业自身销售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项目核算、分步核算、品种核算等;事前,进行预算编制;在各个生产工艺流程当中,通过需求跟踪单据的形式,进行成本和费用的归集,并与预算数据进行比对,设置超支预警功能,进行时时反馈,及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在生产过程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资金控制方面,通过ERP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管理,进行信用等级划分,账期管理,结合财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合理安排资金收付,从而实现对营运资金的合理安排、高效使用;为筹资和融资计划提供数据基础。在费用控制方面,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内部管理需求,设置ERP审批流程,层层落实,严格把关。总之,ERP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结合,是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企业实际状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设计,方便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动态过程。

2ERP系统的实施

公司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基于ERP-MES-PCS的三层架构模型,此模型被国内外大型企业广泛应用,被业界公认为当前世界上最先进、成熟的模型。

2.1ERP层:核心是单位的设备管理、采购、财务、销售,工作流管理(涵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OA等)与企业专业结合,而且,经由单位数据仓库为建立为前提,进行单位的决策支持、主题数据集市以及综合统计,至于联接单位的外部因特网以及内部管理系统这个功能,则可以由单位的门户、电子商务来完成。

2.2MES层:核心是单位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上与单位ERP系统相连,下与所有的控制生产线过程系统相连,达到生产精细化,最终使得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准与效率以及其制造能力获得提升。

2.3PCS层有二部分: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

运行ERP系统的任务艰巨,并非单纯运用软件或生产管理这么简单,而是要于软件运用时,细化生产管理流程。在标准化管理前提下构建ERP系统的好处在于,让ERP运用之成功率获得增强。车间管理、生产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存货核算、配运管理、销售管理、委外管理、样品管理、客户管理、采购管理、基础档案管理、库存管理、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等为版块的全部内容。由于篇幅有限各个模块再此不一一介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版ERP系统试产流程做了较大的变动,主要变动点如下:

2.3.1关键节点防呆:新版ERP系统试产流程在很多关键节点地方都进行了反馈和防呆,比如物料排配系统,新系统试产流程实施后,从真正意义上达成计划和实际生产的统一协调:业务不再无限制接单,针对订单,首先需要企划依据BOM表确认原物料是否足够或者是否能在交期前达成,若无法达成,此时会请业务人员向客户协调交期以便厂内生产单位实际生产出产品,否则出现向客户已承诺,但实际无法交出产品的情况时,会导致客户不信任,并最终会丢掉订单。但同时若因为随时插单导致生产和采购单位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运转中时,更会忙中出错,导致产品无法及时生产出来,最终产生更大量的不良;其次企划单位确认交期和物料足够情况下,必须要最终由生产单位评估自身条件(如人员能力)能否达成企划订单,若不足则可由生产单位在流程中直接驳回,以便企划单位依据生产的要求再次和客户协商。

2.3.2数据库建立:建立了一个产品数据库,包含前期准备期间的物料料号,BOM表,POP,检验标准及工艺参数表等整体数据,后期产品生产后的产品品质,批序号,入库储位时间及出货时间客户资料,以及还包含产品的平均成本,报价等所有信息,甚至还包含产品一旦NG后的一些解析数据如3D形貌,FTIR等资料信息。通过上述资料信息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资料库,这样就可以在系统中按各单位的需要随时查询该产品的任意一项资料,方便快捷。

2.3.3看板模块快速决策:新试产流程建立了看板模块,将业务订单数据,产品良率资料,成本报价,出货客户进度等全部放在一张模板上,高阶主管可通过这张看板直观的看到现场产品所有信息,能从宏观局面上了解产品所有数据,能有效快速决策。

3ERP实施中更好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举措

3.1结合ERP,提高公司管理整体水平

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和理念融汇到ERP系统的控制措施当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企业,人员少,规模小,在ERP实施和控制过程当中,先从最重要的地方出发,抓大放小,根据企业的现有规模和需求,同时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在流程设置方面,采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能达到控制、审批的目的即可,对把关人员的要求和考核,应及时准确,重结果也重效率。适时变化的同时形式多样,甚至可以一人多岗,添加有效的交互控制即可。

3.2提高内控措施执行力

针对核算当中的数据归集不准确不及时,核算与实际有偏差等现象,前期应严格控制标准,统计数据应标准化、程序化,中期强化执行、措施到位,后期及时反馈和修正,按进度和阶段及时与预算进行比对,分析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以便及时处理,进行有效控制。

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EPR核算和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要优化自身所有的流程和管理措施,并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及未来的战略方向,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核算和内控设置。一切应以公司正常的运营管理为主导,使ERP管理系统能优先解决主要的实际问题,并使所有的核算、内控、预算等管理措施都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加以灵活运用,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鹰.企业定制ERP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现代电子技术,2017(12).

[2]邱晓雄.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2).

论文作者:胡明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分析企业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论文_胡明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