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和措施的讨论论文_黄一凡,郭蓉,聂文

关于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和措施的讨论论文_黄一凡,郭蓉,聂文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330043)

摘要:电力能源是确保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能源之一,近年来,在经济迅猛发展和各种新型电器投入使用的影响下,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因此,电力企业做好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设备能够安全、正常、稳定运行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剖析了导致电力系统生产设备难以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确保电力系统生产设备实现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有序运行提供参考建议,促使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生产设备;电力;安全运行;影响因素;措施

1引言

在这个用电量持续不断增长的年代,电力用户除了对用电量有基本需求外,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然而,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素的干扰。譬如职责的落实、管理的水平、生产的设备、人为的因素以及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只要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电子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过程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对影响设备安全的原因进行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来促进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

2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是生产安全运行中的操作者、执行者,同时也是主导者,更是保障整个生产设备得以正常运行的管理者。但是,与计算机系统相比,作为人,难免出现诸多不确定的主观因素。比如说,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是否专业、整个电力企业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是否有一定高度以及等等。这些种类的主观因素倘若出现认知偏差的问题,就会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出现。

现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安全事故中,很多事故的起因都是基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操作、违章操作。据相关报道,影响电力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七点:安全意识、反应能力、熟练性、准确性、注意力、判断力、预见性。假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在未采取拉闸断电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对需要暂时停电的施工作业贸然施工,那么很可能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是影响电力系统工作出现问题并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生产设备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为了将设备的成本降低,对于施工设备的安装未能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农村,施工设备的质量基本上都无法达到合格的水平,这样很容易埋下电力设备使用隐患。此外,在日常的电力设备检测中,由于责任感的缺失,没有意识到检修工作的重要性,检修设备时敷衍了解,对于部分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没能够及时地更换,使得设备出现了超期服役的情况。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环节,如果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必定会引发安全事故,从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3管理水平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现如今有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偏离了正规,这些企业更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不是生产设备安全运行。所以他们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有效管理,将关注点都放在了大型施工作业上,导致企业在安全管理的方面出现了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许多电力企业中的生产事故,都是在企业开展小型、分散的施工作业中产生的。此外,许多电力企业有关生产设备的检修纪律、试验报告等也都不够明确、不够及时,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出在规章制度不科学、防控措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精细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确保电力系统生产设备实现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3.1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对电力企业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

1)完善考评制度,避免“人因失误”。电力企业在考评制度设立时,应该将考评制度同酬劳相互挂钩,提倡以人为本,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安全运行规章制度。但是,考评制度制定之后并非就一了百了,而是要求所制定的考评制度应该同电力设备的运行特性相互贴合,将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其基准,如此才能够让考评制度具备更高的操作性和合理性。如此,在认真实施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根本措施在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只有电力企业站在电力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高度之上,并且结合到相应的工作来执行制度,才可以完全地消除安全隐患。总而言之,在电力设备运行环节,只有落实每一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设备运行环节之中,才可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如此才有利于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3.2加强对生产设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为设备安全运行创造前提

对生产设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应该要求电力企业严格按照生产设备的标准执行报废管理制度。对于已经到期、出现损坏、检查不达标的所有安全设备进行强制报废,采用破坏处理的方式使之不会再被投入使用。同时,禁止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采用其他方式转给其他个人或者企业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对外包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监理单位和发包单位需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和职能性。除此之外,对生产设备制定标准化的定期检修、保养、管理等制度。对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各个安全设备,应该规定好如何进行使用材料、修试、验收等方面的记录,做到每台生产设备有据可查,并将责任落实至对应的管理人员。实践表明,如果生产设备可以在运行中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将会降低电力设备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或者故障的几率。因此,对整个电力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操作环节及影响因素的重点监视,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为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3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管理,促使设备安全运行

“以人为本”是一种实现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为提升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性,相关单位应该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积极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同时制定专门的考评制度,将企业员工的考核成绩与薪酬挂钩,激励企业员工对生产设备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使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实现有制度可循,并保证考核制度内容与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相贴合,以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为标准,确保考评制度科学、合理,且符合人性化的基本要求。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快速更新的状态中,作为电力企业,若要想实现市场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从抓好基层工作入手,做好生产设备的安全保障运行工作。不仅需要树立安全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也需要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影响设备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制定出根据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设备安全生产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郭猛.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与故障原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1):181~182.

[2]李敦,褚玉杰,彭佳.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运行及故障分析[J].通讯世界,2014,08.

论文作者:黄一凡,郭蓉,聂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关于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和措施的讨论论文_黄一凡,郭蓉,聂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