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论文_刘雪成 袁泽坤

论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论文_刘雪成 袁泽坤

【摘 要】建立在历史悠久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小农意识、传统文化对等级制的维护、市场经济催生的金钱拜物教等诸因素共同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准则、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特有的腐败逻辑,催生并延续着腐败民俗,甚至波及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行为方式产生不利影响。为配合国家反腐倡廉工作,推动我国廉政建设长远、纵深发展,大学生必须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清除小农意识的消极影响,培植自身公民文化,在高校制度设计的配合下塑造具备廉洁气质的高素质大学生。

【关键词】腐败民俗 小农意识 公民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在分析研究南亚的腐败现象时最早提出“腐败民俗”的概念,意指社会民众普遍接受的关于腐败的看法和与此相伴生的情感[1]。其“腐败民俗”的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内涵:第一,掌握权力的人都在搞腐败并成为一种习惯和风俗;第二,人民群众对腐败的态度,不再是反对而是默许、宽容、参与,即腐败已经成为一种信念、道德和文化深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并且成为民众遵守、顺从的一种风俗,成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行为方式[2]。自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并且严肃治理腐败问题,从这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的腐败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我国的腐败问题绝对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民俗,但腐败问题与我国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小农意识、传统文化对等级制的维护、市场经济催生的金钱拜物教等特有因素相兼容而生成腐败民俗化的倾向。当腐败问题刚刚产生时,我国民众对腐败问题的态度是反对、抵抗的,但是,当人们感觉到在权力面前的无力和参与腐败获得巨大利益的“快感”,便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宽容腐败、参与腐败,生成一种独特的腐败路径。以“不腐败办不成事”等思想为代表的腐败民俗思想甚至存在向高等院校蔓延的趋势,无论是高校公职人员还是大学生,都存在廉政风险。本文旨在研究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探析大学生摆脱腐败民俗、加强自身廉政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腐败民俗的生成机制

(一)残存的小农意识为腐败民俗的生成塑造社会载体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表现为灿烂的农耕文明,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长期单一的农耕生活和封建王权的压迫使中国人固化了以农耕经济为载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经历史发展而内化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小农意识[3]。小农意识对人民群众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在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拘泥于血亲、人情、面子;求同和依赖顺从意识强烈等,这些思维惯性使民众对权力的观念存在错误认知,塑造了封闭安定、忍气吞声的国民品性,为腐败民俗的生成提供了易于影响而难以反抗的社会载体。

(二)儒家文化所塑造的交往方式为腐败民俗提供道德支撑

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分”,“分”是礼的主导,通过“分”可以使每个人在其位、尽其责,但“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广泛流传的儒家礼文化看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其实质却是回归“周礼”,旨在调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国人视“人情礼节”、“尊卑有序”为交际艺术,对权力或权力主体充满“奴性”。民众缺乏系统理论学习,以“礼”的传承者自居,虽然造就了礼仪之邦,但实际上也维护了思维中的等级观念,固化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儒家礼文化支配下的社会交往,是腐败民俗滋生的温床,儒家礼文化所塑造的交往方式为腐败民俗在社会基层的蔓延提供道德支撑。

(三)市场经济所辐射出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为腐败民俗化创造动力

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拓宽了民众的眼界,使民众对新奇的西方文化充满好奇与渴望。西方人的私权意识诱使民众过分强调个人本位,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冲击了中华民族的义利观念,使集体利益在与个人利益的较量中处于下风。个人在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中必定会触及公共利益,通过各种渠道与当权者生成“互利模式”,形成利益集团,攫取公共利益。我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时,缺乏配套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物质丰富下的精神匮乏导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人们对名誉、利益的追求愈演愈烈,使国民的义利观念混乱而虚无,为腐败民俗化提供动力。

二、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腐败民俗在社会的渗透,由上及下全方位、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造成消极引领。在家庭中,大学生受父母亲友巴结领导、请客吃饭等行为的影响,逐渐接触到腐败现象;在大学里,高校的行政科层制度使行政权力深受人为因素、经验因素的影响,无论是高校公职人员还是大学生都难以逃离腐败民俗的影响,存在廉政风险;在社会上,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与社会企业的交流合作接触到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通过巴结掌权者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第一,小农意识使大学生带有强烈的顺从意识

封建社会下,个人与财产围绕着权力展开[4],长期的农耕生活使小农意识深深烙印在民众的思维之中,社会的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在权力的集中和绝对的服从,这逐渐形成了我国民众的劣根性—保守求稳、依赖顺从。长期以来,我国下对上、民对官的顺从意识仍然存在,大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对公共权力敬而远之,在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服从于公共权力[4]。高校领导本该是高校秩序的管理者,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但在现实的高校之中,大学生颠倒了这个逻辑观念,认为领导掌握权力,惹不起,只能躲,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草民心态”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领导形成一种求同和顺从意识。

第二,儒家文化使大学生拘泥于尊卑有别,容忍不公

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礼”文化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孔子以“克己复礼”的思想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但经历史演变却成为束缚人民反抗的一道精神枷锁,甚至成为民族性格遗传至今[6]。大学生文化辨识能力差,在内化儒家尊敬师长的儒家伦理文化为行为准则时,也吸收了礼文化的等级尊卑思想,形成了“权力主宰一切”的潜在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调查中,87.5%的学生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师重道、送礼请客无可厚非,甚至有12.5%的学生认为这都不算腐败行为。部分大学生在传统礼文化的掩护下,通过金钱、美色改善与高校领导的关系,以私人关系换取公共利益[3]。大学生在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多都以平安度日、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一些问题,即使明知潜规则和违法乱纪现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的隐忍态度加剧了高校公职人员欺上瞒下、假公济私的腐败行为。

第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义利观念

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大学生总体上秉承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趋利的拜金主义。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重义轻利”,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却更符合大学生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利益问题的选择上飘忽不定,在实际生活中做选择时,极其可能做出与认知相背离的选择[7]。高校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利益角逐和机会竞争,在调查中,97.5%的学生认同严惩腐败问题,但82.5%的学生承认在面试环节有关系可寻时,会选择通过找关系获得“特殊照顾”,27.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而走后门。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在理论上大学生旗帜鲜明,坚决打击腐败,但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时,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腐败。

三、消除腐败民俗:大学生的使命

为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必须担当起消除腐败民俗的使命,秉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廉洁之品质,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文化上移,切断腐败滋生的文化根源,以保障我国廉政建设的长远、纵深发展。

第一,对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取精华、去糟粕是大学生克服小农意识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要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吸收、弘扬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中的先进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上移,克服自身小农意识。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我国人民缔造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在工作上,勤奋踏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道德上,中国人民受儒家文化滋养,宽待他人,诚实守信;在伦理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大学生要充分吸收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其强大精神力量继续支撑大学生艰苦奋斗、爱国敬业,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消除“偏安一隅”的狭隘意识。

第二,培养公民意识是大学生摆脱“克己复礼”精神枷锁的重要武器

大学生要突破儒家礼文化的禁锢,必须培养自身公民意识,接受民主价值观念,养成民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权威主义人格转为民主人格。

首先,大学生要吸收西方商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强化自由意识、平等观念、法制意识、民主观念,宣扬契约精神,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加强公共监督,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多元途径,避免价值追求单一。[8]

其次,高校要改善行政管理体制。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历史表明,公民文化并不是民主制度建立的必要条件,但成熟的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生活却是促进公民文化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9]所以,要以民主制度促进公民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高校可以为大学生创造非政治性自治的环境和条件,如学习小组的自治、班级的自治和自主性社团等,让大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公民意志和纪律意识,促进大学生自由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学院可通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老师、民主评议学院工作等教育活动将大学生拉入学院的管理工作,培养他们公民精神,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

第三,实践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抵制腐败民俗的根本途径

首先,大学生要辩证看待计划经济,吸收其价值观中合理成分。[9]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虽然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支撑计划经济的发展,但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却形成了诚实守信、和谐互助的社会风气。大学生应积极弘扬为人民服务、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加强自身的政治廉洁意识。

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在教育方式上,改变单一的说教讲课形式,采取赴红色基地学习等实践形式使大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在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单一量化评价体系,将价值观念等不可量化因素增加进评价细则。

四、总结

我国的腐败民俗与小农意识、传统文化对等级制的维护、市场经济催生的金钱拜物教等诸因素存在互为表里的逻辑关系,彼此容易联结,恶化我国腐败问题,破坏我国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为推动我国廉政建设长远、纵深发展,维护社会清廉风气,大学生必须加强学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克服消极价值引领,并在高校指导培养下,自觉塑造公民精神,敢于反腐、积极反腐,从载体层面破坏腐败民俗在高校的生存环境,隔断腐败的“代际遗传”,尽最大可能消除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仅依据腐败民俗的生成机制,从腐败民俗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角度,论述根除高校内腐败民俗的路径,在消除社会中的腐败民俗的问题的研究上略显不足,留于后期思考。

【参考文献】:

[1]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重译本).2001

[2]王爱平.腐败问题的民俗化探析.理论前沿.2006

[3]胡玉萍.浅探小农意识对现代化进程消极影响的改造途径.巢湖学院学报.2006

[4]潘自勉.商品文化论纲.中国青年论坛.1989

[5]朱晨.浅析影响腐败的传统文化因素.法制与社会.2009

[6]陈胤岩.论我国腐败民俗化趋势的成因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17

[7]李亚芳.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义利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19

[8]潘自勉.商品文化论纲.中国青年论坛.1989

[9]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

[10]彭坤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撑点.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

论文作者:刘雪成 袁泽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论腐败民俗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论文_刘雪成 袁泽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