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罗斌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中的1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接受普通平扫,观察组接受普通平扫结合增强扫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4.68%,对于轻型、重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0%、8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准确率76.60%、80.52%、58.82%(χ2=12.4987、8.7215、4.4954,P=0.0004、0.0031、0.0340)。结论:利用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能够准确判断胰腺炎出现的严重程度,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098-02

急性胰腺炎会有明显的急腹症表现,这一疾病假设仅仅借助实验室生化检查、临床症状观察进行诊断,漏诊率会较高[1]。影像学方法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程度高,借助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能够准确观察胰腺及其临近组织病变的情况,能够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同时也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中的1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CT用于诊断的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中收治的1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包括55例男以及39例女,年龄平均(45.28±15.36)岁,年龄范围16~88岁,轻型胰腺炎有75例,重型胰腺炎有19例;对照组94例,包括56例男以及38例女,年龄平均(45.59±15.14)岁,年龄范围16~88岁,轻型胰腺炎有77例,重型胰腺炎有17例。两组年龄、性别结果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飞利浦 Brilliance iCT(128排)、飞利浦 Brilliance iCT(16排)为诊断设备,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平扫,从中上腹部约肝顶平面往下进行逐层平扫,层厚设置为5~10mm。观察组患者在平扫基础上进行增强扫描,选择碘佛醇注射液作为造影剂,选取100ml造影剂经肘静脉注入,注射速率控制在2ml/s,注射开始后40秒钟实施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

根据诊断得到的CT图像进行急性胰腺炎的分级,1级为正常;2级为胰腺实质变化;3级为胰腺实质、临近炎症变化,胰周出现轻微渗出;4级为3级基础上有明显胰周渗出,胰腺实质内或者胰周单个液体出现积聚;5级为存在广泛性的胰腺内、胰腺外积液,出现胰腺、脂肪坏死以及胰腺脓肿。其中1~3级表明为轻型急性胰腺炎,4~5级表明为重型急性胰腺炎。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轻型及重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轻型、重型急性胰腺炎增强扫描表现

观察组17例检出的重型胰腺炎患者胰腺体积增大且出现肿大的有12例,脂肪层比较模糊,出现单个胰液潴留。5例不仅有以上表现,并且胰周多个部位都存在胰液潴留,其中胰内有气体且有脓肿形成的患者有3例,胰腺中有片状坏死的患者有2例。

观察组72例检出的轻型急性胰腺炎中有16例大小、形态检查均没有显示明显异常。35例检查发现胰腺局部或普遍增大,胰腺轮廓不规则,局部不清晰,胰周脂肪层基本正常,没有发现胰周渗液。21例患者出现胰腺肿大,炎症导致胰周受累,脂肪层模糊,表现出条索状、网状的水肿。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一类消化性疾病,会有弥漫性炎症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出现紧密联系胆管疾病,研究发现接近一半的急性胰腺炎是胆管结石等胆管疾病造成,主要是由于胆管疾病出现后十二指肠液、胆汁会有逆流表现,液体流到胰管中后,会刺激胰腺腺泡,可以将胰腺腺泡激活,促使不同酶原分泌,酶原会对胰腺间质、胰腺临近组织产生作用,最终出现胰腺特有的无菌性炎症[2]。另外也有研究显示过度饮酒、暴饮暴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急性胰腺炎的出现都联系着机体中的高乙醇水平[3]。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出血坏死、胰腺水肿、炎症表现、弥漫性肥大,早期会有血管扩张、间质水肿、充血等表现,病情逐渐进展胰腺轮廓会变得不规则,脂肪层会逐渐模糊、水肿,表现出条索状或者网状,胰周会有明显受累,脾脏以及肾脏会有低密度影表现,还会出现肾前筋膜增厚表现,严重情况下胰内会有出血坏死表现[4]。

用多层螺旋CT能够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准确显示出来,CT检查轻型急性胰腺炎会有胰腺实质、间质水肿表现,不过不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没有明显症状,只要及时给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不会有明显、严重并发症。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会有各个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胰液潴留、胰腺实质出血坏死等表现,患者一般病程偏长,同时会出现各类并发症[5]。利本研究观察组94例患者接受平扫基础上的增强扫描后的诊断准确率为94.68%,对于轻型、重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0%、8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准确率76.60%、80.52%、58.82%(χ2=12.4987、8.7215、4.4954,P=0.0004、0.0031、0.0340)。

综上所述,利用CT诊断急性胰腺炎能够准确了解病变情况,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够提供科学指导,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永,罗朝军.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337-1338.

[2]王文双,高淑焕,吴丽莉,等.64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2):165-168.

[3]冯黎明,杨大伟.多排螺旋CT评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49-51.

[4]武佃江.彩色超声与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16,28(2):25-26.

[5]李艺超.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5):5070-5071.

论文作者:罗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罗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