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所关心的八个主要问题-回报和库存-是八大问题中的第一大问题网络出版、开拓农村市场、期刊市场、人力资源开发、WTO、集团化、市场规范_出版发行研究论文

行业所关心的八个主要问题-回报和库存-是八大问题中的第一大问题网络出版、开拓农村市场、期刊市场、人力资源开发、WTO、集团化、市场规范_出版发行研究论文

业界关注的八大问题——退货与库存为八大问题之首,以下依次为:网络出版、开拓农村市场、期刊市场、人力资源开发、WTO、集团化、市场规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问题论文,市场论文,之首论文,依次为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之年,是辞旧迎新之年,是我国出版产业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不断增进的一年。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出版产业调整的步伐加快,一些问题迅速凸出水面,成为出版产业新世纪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和《出版经济》四种出版专业期刊上,一年来所发表的有关出版产业的论文,提炼出八大问题。这八大问题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是新世纪出版界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八大问题的解决制约着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构筑着出版产业在新世纪发展的基本框架。

这四大专业期刊,2000年共有论文(不含经验介绍、新闻动态、人物及书评等)907篇,其中,有关出版产业发展(含微观出版发行单位经营管理)论文共计726篇(非产业论文中,编校类文章最多,有135篇)。在出版产业发展论文中,出版产业宏观发展论文145篇,经营管理论文105篇,期刊类论文90篇,图书发行论文75篇,电子及网络出版64篇,其它247篇。

就某一问题而言,15篇以上的共有八大问题。第一,退货与库存;第二,网络出版;第三,开发农村市场;第四,期刊市场;第五,人力资源开发;第六,WTO;第七,集团化;第八,市场规范。

一、退货与库存

20世纪末,“退货”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有人甚至将1999年戏称为“退货年”。2000年业界关注的八大问题中,“退货”高居首位,这一方面反映了退货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业内人士对于实际问题的关注更为迫切。

退货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现象,刘占峰指出,退货是“中国书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过来,经营思想、经营结构、经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准确定位的综合症。”它的解决“可以说是个关乎中国书业生死存亡、兴衰荣辱的系统工程。”(《“消化系统”——中国书业发展的瓶颈——我看当前图书退货现象》,《出版发行研究》)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业长期实行的征订包销制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业以寄销和经销包退取代了征订包销。“经销包退制的实施是我国图书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次重要革命,是图书经营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王志明,《退货制与退货率》,《出版发行研究》)但是,经销包退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卖书难”的问题,而是将这一“烫手的山芋”由书店抛给了出版社。书店的压力减少了,订货量有所增加,卖不掉就退回出版社,无形之中加剧了与出版社的矛盾。“如果此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将会使过去几十年的唇齿关系不复存在,很可能两败俱伤。出版发行的国家队伍将被目前来势凶猛且活跃的出版‘工作室’和发行‘二渠道’所取代。”(虎长才,《“零库存”的利弊得失》,《出版发行研究》)退货问题已成为我国出版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微观单位的经营与运行,而且涉及到体制、涉及到国有出版发行资本的盘活,涉及到21世纪出版发行资源的基本格局,是目前出版发行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规模庞大的库存是造成退货的客观原因,据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的统计数字,1998年,全国图书库存分别为206.8亿元。到1999年底,全国图书库存总量已达241.6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是呆滞库存和报废库存。积存图书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受几十年的征订包销制的影响,出版社只求收回全部所得,而忽略图书的命运;第二,图书质量不高,重复出版严重,创新图书少;第三,出版社不做市场调查,编辑人员不能正确把握图书的生命周期,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第四,新华书店门市部图书销售一般情况是三年以前出版的书就下架,不再陈列销售,读者也愿意买新书。(吴宝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关于减轻库存压力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

在对退货问题的探讨中,有人提出了书店的“零库存”经营思路。王益指出,“实行零库存,符合图书商品的特点:图书商品必须在书店门市部充分陈列出来,有读者翻阅挑选,才能充分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零库存”经营“实际却是出版社争取自己销路的办法”。(《库存·退货·零库存经营》,《出版发行研究》)王志明在《退货制与退货率》一文中,指出“零库存试点”单位一般图书的销售总额较其他同类型的书店同期高出50%左右。

李中认为,“零库存”是出版与流通领域紧密联合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流通领域的最终目标。“要创建‘零库存’运行的物质环境,必须对出版发行业进行根本性的思考,通过创新思维建立模型,形成信息化网络物流概念,并以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为依托,是概念转化为新的业务流程,建成‘零’操作的实体性环境。”(《创建“零库存”运行的物质环境》,《出版发行研究》)

有人对“零库存”经营颇有微词,如马世超在《“零库存”经营是一个误区》(《出版发行研究》)一文中列举“零库存”经营的四个弊端:产生强烈的退货之风;损害新华书店的形象;丢掉新华书店的一些优良传统;给出版社带来灾难。金琳认为,“并不是库存由出版社来承担,新华书店的经营管理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一味地把“进货的标准定位在可退货上,把进货工作完全压在出版社的主发上,势必带来进货量的下降和图书库存结构的不良,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市场销售,影响到书店的经营效益”。(《低层次“零库存”不可取》,《出版发行研究》)

“零库存”也许是解决退货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它有赖于整个出版发行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模式的现代化。陈昕在2001年2月13日《中国图书商报》上关于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文章,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了这一问题。

二、网络出版

回首1999年,电子出版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低谷之后,文章纷纷对电子出版的销售渠道,如何突破现有瓶颈,打击盗版展开讨论。2000年则笔锋急转,从对电子出版物的青睐有加转向不理不睬,网络出版跟随着网络火了起来,成为2000年业界关注的第二大问题。

无线电广播整整用了38年时间才在全球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经过13年观众才达到5000万,而因特网仅向社会公开了4年,上网用户就超过5000万。截止2000年底,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000万。网络出版所涉及的电子计算、存储和通讯费用每4年减少一半。网上书店作为电子商务的先锋,已开辟出广阔的空间。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向我们昭示了网络出版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网络是一种技术,它与传统媒介嫁接,将对传统媒体产生革命性影响。出版也不例外,网络给出版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出版物的数字化,流通领域的网络化,图书交易的电子化。

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高明星,《出版业的网络化革命》)

网络出版要求流通网络化。网络出版物在流通形态上表现为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形式进行传送(下载),可直接面对终极用户,以下载形式完成流通过程。流通网络化是区别纸介出版物和以CD-ROM、CD、DVD、VCD为表现形式的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的本质特征。

网络出版还强调网上交易即电子商务。2000年网上书店大量涌现,构成了我国网络售书的热闹景象。但是,透过纷纷扬扬的网站风云,透视出网络售书在经营上所遇到的尴尬:少得可怜的销售业绩与巨大投入之间的强烈反差。网络泡沫的破灭,会极大地影响网上书店在近年内的发展。

POD或按需印刷是2000年网络化出版印刷技术的焦点,也是构筑现代出版流程或模式的重要技术基础,数字化内容+POD是网络时代出版的重要形式。有了按需印刷使“绝版”成为了过时的语汇,不仅如此,在一本书的生命周期里,都有按需印刷存在的空间,如试销的“样书”、两次大量印刷之间的断档期、断版后的少量需求等,按需印刷将一本书的生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无限的延伸下去。按需印刷使以前难以做到的零印数出版、零印数进口成为可能。

网络出版发展迅猛,在美国,汤姆森学习集团网络出版年增长率达40%以上,传统出版每年仅增长4%(《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9月29日)。但是,网络出版在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网络出版品随意性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志锋在《网络出版的形式、特征及管理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建立类似国际标准书号、刊号的图际标准网络出版号ISNPN的设想。

网络出版在2000年初露锋芒,它不仅在根本上将改变传统出版和发行的方式,而且将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网络出版对出版产业发展的影响将是深刻而长远的,将是业界持久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开拓农村市场

党的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战略以来,大力开拓农村图书市场,切实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成为全国图书出版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农村图书市场开发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开拓农村市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于友先指出,“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是新闻出版界服务大局,讲政治的重要体现”。(《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新的辉煌》,《中国出版》)开拓农村图书市场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邬书林指出,“要把搞好农村图书出版发行工作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扬传统,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中国出版》)

开发、占领广大的农村市场,有利于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图书市场处于疲软状态,开发农村图书市场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中蕴藏着规模庞大的潜在读者,如果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现实读者,那么,我国出版发行工作将打开一个局面。

农村图书市场有如下特点:

1.图书需求总量大,需求密度低。

“需求总量大是整个农村图书市场对某种品种农村图书的总需求来看的,需求密度低,是就农村图书市场的具体时空点,购买某品种图书的人数占农村总人口数和理论上应购买该书的总人数的比例来看的。”(徐建国,《农村图书市场需求与发行》,《中国出版》)

农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而且农村读者分散,文化水平差别大,经济状况差别大,这些都给建立发行渠道带来诸多不便。

2.农村图书市场需求是有层次、有结构的。

农村图书市场主要有四大读者群:第一,“打工潮落”而返乡的农民;第二,“新农民”,即纷纷来到农村,开荒种田的大批下岗工人;第三,渴望精神食粮的富裕后的农民,还有许多高中生、职中生;第四,农村小读者。(赵宙,《现阶段农村四大读者群》,《出版发行研究》)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平不同,对图书的需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出版社做好读者调查,出版适合农村的图书。

根据农村读者优势需求,做好农村图书的出版工作。

出版社首先应根据农村读者的优势需求选题策划。农村读者的优势需求具体表现为“对图书实用性、可读性的需求。实用性是指图书特别是农科类图书介绍的知识要管用,要切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能回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读性不只是趣味性,还包括用农民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农民一看就懂”。(朱胜龙,《农村图书营销策略》,《中国出版》)

增加网点,多渠道、多形式发行农村图书。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图书网点有8万多个,到1998年只剩下2万多个。增加网点已成为开发农村市场的当务之急。新华书店可以在农村建立低成本的发行网点。设立新华书店代办站,“既扩大书店的图书销售,又使乡镇个体经营户拓宽了经营范围”,“利用乡镇现有经营场所,实行多种形式的图书销售代理,建立低成本农村图书销售网络,是扩大农村图书发行的有效形式之一”。(朱胜龙,同上)

对于县级新华书店来说,“实行寄销、经销包退等对零售店有两个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一是可以鼓励零售店丰富上架品种,二是可以使零售网点增加”。(李筑元,《实行寄销、经销包退是解决农村发行瓶颈的关键》,《出版发行研究》)

对于偏远的农村、山区,还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借鉴二渠道发行的成功经验,发扬五六十年代的‘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流动售书,送书上门”。(梁凯峰,《让出版为农村服务》,《出版发行研究》)

实行连锁经营也是扩展发行渠道的一条途径。“连锁经营有利于农村发行网点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发行人员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图书下乡;有利于规范管理。”连锁经营“不必因建立下伸门市而承担难以承受的建店费用,不另增加人员编制,只需将对方的图书门市变为自己的连锁经营店,由现书店负责具体经营活动”。(陈先琨,《连锁经营——拓展农村图书发行的有效途径》,《出版发行研究》)

开拓农村图书市场,还需要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做到赏罚分明。“要考虑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农村图书出版发行必要的激励机制。如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出版发行‘三农’图书,要在方向上引导、政策上优惠、工作上支持……”(赵峰云,《农村发行改革的三个方面》,《出版发行研究》)

四、期刊市场

2000年期刊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很大一部分期刊已经“断奶”,开始走向市场。如何把握、驾驭市场,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2000年期刊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成为2000年出版界关注的第四大问题。

期刊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上。

①读者市场

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益加强,当今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场嬗变,突出的一个表现在个性化市场需要的上升,工业发展时代的“统一标准化”正在向“自由”、“宽容”、“个性”的顾客按需定制的市场模式发展,作为文化产业轻骑兵的期刊业,在扮演时代发展的镜子功能的传播过程中,最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并积极顺应这一潮流,由此引起2000年期刊界对读者的研究热潮。朱胜龙指出,由于报刊本身的不同营销模式,期刊发行量的高低并不能直接与其广告销售直接挂钩,重要的是读者群在广告商眼中的“含金量”高低。作者提出两种提高期刊读者资源“含金量”的方法:一是要优化市场定位,锁定特定读者群,二是要在读者群的更新过程中提高其价值系数,增加期刊自费购买群的比例。(朱胜龙,《提高报刊读者资源的“含金量”》,《出版广角》,2000年第7期)

②广告市场

由于期刊有着不同于图书的营销模式,在把期刊销售给读者的同时还存在着把期刊读者资源出售给广告商的双重出售的特点,随着新时代期刊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后者的深度开发更能体现出期刊的市场优势,这就需要期刊人加大期刊广告市场的开发。李频在2000年第6期的《出版广角》撰文指出,期刊广告是我国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一大广告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期刊人要做的是加大期刊版面策划的含金量,提高期刊广告的读者阅读效果。

③业外资金介入期刊业

期刊市场本不规范,近年来又出现业外资金介入问题,市场状态趋于复杂化。几年前,三九集团投资广东《新周刊》,诚成文化公司投资《希望》,2000年上海强生传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财经》和《理财周刊》。业外资金,包括海外资金介入我国期刊业已成事实,且势头不减。张泽青在2000年第5期的《出版广角》上的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企业协办期刊”这种出版现象,她指出,“企业协办期刊”重要的是企业和期刊社双方的科学论证、合理策划和用人得当,才能保证企业的资金注入得到比较理想的回报。

④转变办刊观念

经营好一本期刊,在提高期刊编辑制作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市场导向问题,期刊人要尽快从办期刊的阶段进入到经营期刊的阶段,积极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发挥期刊应有的传播功能。更有专家指出,现代期刊经营的实质就是编辑出符合读者趣味的内容,通过发行渠道将期刊销售到尽可能多的读者手中,逐渐形成口碑好、公信力强、辐射面广的传播效应。

五、人力资源开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普遍的和不间断的,竞争的成败是由竞争双方所拥有的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决定的,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出版业也不例外。人才问题,人力资源问题,逐渐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成为2000年业界关注的第五大问题。“出版竞争的加剧及国际化对出版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出版业要在世界出版业中争得一席之地,拥有一大批懂出版业务及规律、懂国际出版行情、懂外语、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覃春,《出版现状与人才素质》)

朱胜龙在《人才资源开发需要差别境界理论》一文中指出: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素质与人才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人才素质是基础,人才成长的环境是必备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行”。人才成长的环境即机制问题和人才素质问题,是业界关于人才问题讨论的焦点。

目前,我国的出版社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励,干部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主要是按事业单位的传统干部体制运作的,未能建立有益于吸纳人才的合理机制,这与出版社全面走向市场和出版管理企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在正常的出版轨道之外,游离着诸如“工作室”之类的第二力量。“一支相当数量的出版有生力量却在编外,不能或不愿纳入出版社的正常体制,并构成对体制内的出版业的竞争与威胁,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人才机制的不适应和不完善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贺圣遂,《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创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机制,取决于出版社用人制度的改革。雷鸣认为,要“坚决进行用人制度的改革。人是企业行为中最活跃最有潜力的资源,也是进行企业化管理的关键。——在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通退;机构能设能撤;收入能高能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学习改革创新》)

徐凡认为:“在用人上引进竞争机制,分配上适当拉开差距,逐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出版社经营管理水平。”(《练好内功》)

在知识爆炸、信息交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多方面的要求。而以高智能投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出版业,对本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有自己的要求。

覃春在《出版现状与人才素质》一文中,对出版人才的素质,提出了三点要求:对政治素质的要求,对合作精神的要求,对“复合型出版人才”的要求。

出版人才的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意义。“政治素质是一个出版社的底线。出版人,特别是出版决策人政治素质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出版社的品位、方向直到前途。”

在人才的较量中,领导者的作用不可忽视。高云在《根本的较量》一文中指出:“就出版社而言,社长,必须成为全社人才链上最为重要的一环,成为人才中的人才,成为知人善用的高手。应该说,人才竞争,首先是对社长本人含金量的考验,是社长们用人智慧的较量。这种较量,才是社与社之间的根本较量。”

周百义列出了西方出版界对出版管理人才提出的七条考察标准:(1)领导能力;(2)决断能力与办事效率;(3)社会活动能力;(4)交际能力;(5)与人共事的适应能力;(6)独立性;(7)事业抱负。(《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出版家》)

一项事业的发展,最大的希望在人才,最大潜力在人才,最终的较量靠人才,最可靠的保证也在人才。21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是有着广阔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建立市场化的、开放的、高效的人才机制,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特别是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出版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六、WTO

2000年中国出版业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WTO问题,一方面是由于2000年我国在入世谈判上取得巨大进展,“入世”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已经承诺将在2001年开放图书零售业务,不迟于2003年开放图书批发业务。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有惶恐、有自信,更多的是理性的关注和建议。

①对开放步伐和开放程度的关注。

由于我国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发展状态下,与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缺乏系统的、明确的了解,对WTO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国际出版资本盲目恐惧,似乎我国一入世,出版业马上就要迎接外资挑战,中国出版市场就要被国际化。

针对这种认识,聂震宁在2000年第2期《出版广角》上撰文指出:尽管加入WTO会对中国出版业形成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一入世,出版业马上就要对外开放,马上就要迎接外资的挑战。目前为止,WTO的130多个成员国当中,承诺开放“出版与印刷”服务的国家也只有27个,还不到总数的20%,而且其中大多是发达国家。实际上,WTO的《服务贸易协定》(WATS)中有“不对称原则”,各成员国都竞相利用这一条规定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保护。

曾经轰动一时的加拿大杂志风波就是这种做法的一个典型例证。我国尽管承诺了分销业的适度放开,但是管理部门对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出台相应对策的。可以说,出版市场对外开放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新闻出版业的文化特性,这种开放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②加快改革,强化民族分销业,积极迎接挑战。

大家一致认为,“入世”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短期内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但长远的来看,也是我国出版业取得新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为我国出版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0年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新华书店的发展问题上,新华书店尽管经济实力和分销网络相对于民营书店来说有着明显优势,但在国际图书分销巨头面前,显得弱而散,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这些年的业绩就足以让中国图书分销业感到了威胁,许多有识之士都在积极为中国图书分销业出谋划策。大体上有两个构想:

第一,加快自我改造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王万军和杨志东在2000年第9期的《出版发行研究》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国有书店应对WTO冲击的四大策略:一要在国有书店内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在国有书店引进合理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三要抓住我国将以发展中国家入世,从而使得国内企业有5-10年的保护期这一有利时机构筑“三网一心”,也就是国有书店间实行资源共享的网络、大型国有书店和基层书店的配送网络、国有书店和读者联系网络并建立一个负责信息处理、市场运作和开发以及创新策划的市场运作中心;四要注重市场运作的综合效应,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中取胜。

第二,要尽快实现国内各分销实体的联合和国内外分销企业的联合。

国内各分销实体的联合主要是建立发行集团,这方面的文章较多。发行集团和连锁经营现在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地也搞得如火如荼。国内外分销企业的联合文章相对较少,或者讨论的还不够深入,但是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方面的有关探讨应当积极支持,相关政策应尽快出台。

③组建大型出版集团,大力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

出版集团及其运作是2000年出版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宋城在2000年第12期的《出版发行研究》上撰文指出:中国书业的“入世”要先“入市”,也就是各出版社要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尽快实现出版业的产业化和集团化经营,加强集团的经济实力,形成分销网络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

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扶持大型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等大型出版集团的组建,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发行集团的组建等。集团化已成为2000年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脉络。

七、集团化

1994年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出版业“造大船”的呼声高涨,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发行、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目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出版集团有5家,发行集团3家,报业集团约20家,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国出版社和报社的10%。(魏玉山,《关于组建出版集团的几个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00.9)集团的组建和运作成为2000年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①产业化与集团化同步推进。

早在1998年曹光哲就提出“出版集团化是出版产业的集团化,必须和出版产业化相辅相成,同步推进”。(《关于出版集团化的辩证思考》,《中国出版》1998年)产业化是集团化的前提条件,集团化又是推进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魏玉山在《关于组建出版集团的几个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00.9)中提出:“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就没有集团产生的土壤,没有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就没有集团产生的条件。”同步推进产业化和集团化的建设是出版业改革的方向。廖小勉也认为集团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他指出:“这一轮的合,是整合,是出版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经营、资本经营,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迅速壮大综合实力,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培育出几个或十几个大型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出版、发行集团。”(《出版业“造大船”的再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0.11)

我国的出版单位基本上是附属于不同的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事业单位,虽提倡企业管理,但行政特色明显,出版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严重阻碍集团化的发展。因此,出版社必须彻底改变角色,以明确的、完全的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以市场为指导,遵循市场规律,将出版活动真正纳入市场竞争中,也就是按照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建设出版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出版企业的活力,才能优胜劣汰,使出版集团成为真正的市场中的“大船”。

②现代企业制度是集团化的灵魂。

目前,有些出版集团是以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为主,由政府授权管理组建而成。比如由省一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总社改组而成,而不是以产权关系建立起来的。这就导致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行政上的层次关系高于资产纽带关系,甚至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这样的出版集团不完全具有统一投资决策、统一运用资金的功能,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没有决定权。廖小勉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出版业组建集团,是为了突破现有的模式……如果继续在老路上走,没有突破、缺乏创新,那充其量只是组建出一些大‘单位’。”肖东发指出:“所谓战略整合,是要对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生产布局等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是通过兼并、联合、组建既有规模又有实力的大型、特大型出版实体,实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整合少走弯路》,《中国出版》2000.3)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集团化的灵魂,组建集团必须以转制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资产联合为主线。

以资产为纽带是出版集团的重要特征,魏玉山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实现以资产为纽带有两种途径:一是授权经营,在集团建立初期,授权经营问题很重要。二是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采用这种方式来扩大集团的规模。史平、刘士林指出:“现代企业集团是以一个资产雄厚的企业公司(母公司)为核心,通过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中的责权利关系,把若干企业(子公司、关联公司)联合在一起的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其运营方式主要是通过资产为联结纽带,主体母公司通过投资、参股、控股使企业集团和众多法人单位实行营销联合,通过产权流动、重组,带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增长领域聚集,不断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走集团化规模经营之路——以资产为纽带实施出版发行强强联合》,《出版经济》2000.3)

③集团化不能一刀切。

出版集团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造成出版资源的分割和市场封锁。从整个出版产业格局而言,应当是大中小相结合,让大的更强、小的更活。不能过分夸大集约化的程度和作用,大规模的出版集团应当存在,小型出版社也是出版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薛宝书指出:“巩固集团‘大而全’,建设特色‘小而精’”,“‘大而全’的集团具有经济实力、具有规模效应,可以发挥‘大船’的作用……‘集团’之外的小单位则可以‘专’见长,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搞特色经营”。(《集团建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中国出版》2000.3)

八、市场规范

目前,我国的出版物市场现状错综复杂,繁荣、活跃与混乱、无序交织并存。在空前繁荣的表象下,盗版、买卖书号等现象屡禁不止,地方行政垄断等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仍然存在,这都导致市场的竞争混乱。吴培华指出:“所谓的繁荣掩盖了泡沫现象,利润的增长掩盖了结构失衡,政策的保护掩盖了潜在危机。”(《世纪回眸,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中国图书出版业问题探究》,《出版广角》2000.4)市场秩序混乱已成为影响出版业正常发展的重大障碍,规范图书市场,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势在必行。市场的规范化成为2000年业界关注的第八大问题。

目前,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违法、非法行为。

盗版、盗印图书,特别是电子音像出版物盗版严重。这一股违法、非法出版行为使得出版物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腔,严重破坏了图书市场的秩序,侵犯了图书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使打击盗版活动无法取得实效,使出版社打击盗版丧失了信心。盗版活动愈演愈烈,形势不容乐观。(张其友,《规范图书市场的几点想法》,《出版发行研究》2000.12)。

一些不法出版商与个别出版社以“合作出书”的名义进行买卖书号的交易,致使一些哗众取宠、观念陈腐、内容乏味的平庸之作纷纷混入图书市场,还有一些鼓吹伪科学、充斥黄色、暴力等内容的低级或反动的图书也进入了市场,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和极大的危害。

2.盲目的“价格战”。

出版社为抢占市场,实施高定价低折扣策略。这种做法不顾广大读者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违背了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则,助长了图书折扣大战的升温,使得图书价格失去了公正性与合理性。出版社丢失了读者,最终的受害者将是出版社自身。

3.重复出版。

出版社不注重选题开发,图书结构失衡,重复出版严重。这导致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图书品种急速膨胀,图书质量难以保证。

4.地方垄断保护。

政策保护下的垄断,出版社的专业分工,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市场分割严重,地方保护贸易壁垒随处可见,都使市场竞争难以实现。加强市场规范,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成功发展起来的出版社,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在决策层和全体人员中引入市场经济观念。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氛围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内部管理运行方式,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全部出版环节实行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杨志锋 李东明,《出版社亟待加强市场观念》,《出版发行研究》2000.5)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市场,培育市场。(孙天放,《市场引导与引导市场》,《出版广角》2000.4)

规范图书市场,必须多手段并用。肖凌之在《关于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的思考》(《中国出版》2000.10)中就提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手段规范市场。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要重视图书出版业的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市场规范的整治。

标签:;  ;  ;  ;  ;  ;  ;  

行业所关心的八个主要问题-回报和库存-是八大问题中的第一大问题网络出版、开拓农村市场、期刊市场、人力资源开发、WTO、集团化、市场规范_出版发行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