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于国芹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 153000

【摘 要】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实践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对我科室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护理。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确立证据,确定当前最新、最好的证据,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和病人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循证应用,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使我们的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循证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86-01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类因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部分心肌坏死的病症。临床上也常将其称为急性心肌梗死,该病症属于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病症类型,其常伴有心衰以及心率失常等临床症状,该病症具有较高 的致死率,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曾有研究结果显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诊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其中女性患者36例,男性患者52例。年龄在21-88 岁之间,平均为56.1岁。其中34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31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10例患者为侧壁合并前壁心肌梗死,11例患者为单纯侧壁心肌梗死,其他部位患者有2例。平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干预护理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基本 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循证护理,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护理人员应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多年的护理经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适宜患者的护理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1.3 循证护理的应用

①循证护理:6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死亡发生于发病后的一个小时内,死因包括: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得以及时、正确的识别、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常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类型有以下几种:a.室性早搏,临床上的发生率超过80%以上,多因心肌坏死、缺血导致的折返和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提高所引发。室性频发得早搏多为成对、多源性室性早搏。b.心房纤颤,临床上多呈现为阵发性,但临床发病率较低且多可自行消失,但复发性相对较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较多出现。c.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多提示左心功能不健全。临床发病率约在5%左右。常伴发室内差异性传导。诊断时应注意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以便于进行正确的诊断与处理。d.心室纤颤,大部分患者发生于发病后的12天内,发病4天内为高发期。②预防及治疗护理措施:a.病情观察:当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时,应注意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变化,给予 24h 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其心率及心律变化,同时应认真判断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类型,提前备好治疗及抢救药物,以免发展成为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备齐急救时应用的药物及物品。若患者出现心脏停搏、心室颤动等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b.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病情较为危重,且容易反复发作,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还会加重患者的胸闷、心悸、全身不适等症状,需家人认真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生活,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及情绪问题,如出现恐惧、烦躁和焦虑等情绪。此时需医护人员多加关心,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或精神状态,与患者多交流,尽量了解其心理状况,在生活中多支持、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c.吸氧:处于患病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使未出现伴发症状,但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若患者合并休克和心功能不全时,往往会加重其发生与发展。应于发病初期给予持续或间断地面罩或鼻管低浓度吸氧治疗,且氧流量需严格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3-5分钟为宜。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浓度及血气变化,嘱患者不可随意自行调节吸氧流量,若身体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报告给医务人员,并给予相应的调整。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均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较快且并发症较多、致死率较高。故在临床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往往效果欠佳。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 塞的临床治疗当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采取正确、科学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其能够使护理效果更为合理、有效。其与常规护理相比较,更为可靠、灵活、严谨,在充分利用研究结果基础上,与护理人员实践经验及所学医学知识相结合,制订出更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为优质的护理服用,以促进机体快速康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了循证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了常规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优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急诊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故值得推广应用。本次研究结果与张宏、张迎伟等人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上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且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防止梗死面积的继续扩大,最大限度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如果能及时采取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病情,并提高了疗效和预后质量,加快患者机体康复。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工作当中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爱黎.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2:185-186.

[2]程光文.急性心肌梗塞诊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6:159+161.

[3]邢英.依托循证护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效果观察[A].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3:3.

论文作者:于国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循证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于国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