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泽超

试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泽超

摘 要: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往往都会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为了有效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要采取科学、长远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将水土保持的监督与预防工作做好,实现水土流失的综合整治。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具体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对策

前 言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下,作为基础性项目,水利工程所担负的职责与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有效的促进对水患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因此,加强建设也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虽然现今环境治理力度也逐渐加大,水土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此更应该注重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减少或避免水土流失现象,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分析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存留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环境治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言十分关键。

1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

1.1 特点

一般而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相对比较复杂,周期相对较长,实际施工的进度可能会受到暴雨或台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第一,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就要开始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建设区域大多是山区,或是道路不顺畅、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建设过程中,先进行准备工作,比如整理施工现场或是修建道路。准备工作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准备得当便能促进开展,反之则会给地表植被带来一定损害。其次,也要注重居民安置区建设。因为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区域广,植物破坏力度较大。虽然破坏植被有一定合理性,是建设工程所需。但不可否认,这也对环境保护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造成水土流失。例如挖土过程中会削弱地表抗腐蚀能力,废弃的泥土量大。

1.2 危害

水土流失对环境危害很大,其形成不仅仅由于自然自发形成的,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带来的恶果。前者主要为不良天气环境的影响,如暴雨,或是地表植被本身因素,如陡坡及植被匮乏等;后者主要是人类肆意开发自然,或是利用过度、无保护和预防、修护措施等。水土流失的危害有许多,例如减弱土地的肥沃程度,甚至会造成土地沙漠化,导致生态失衡。当气候条件恶劣而降暴雨时,雨水的高强度冲刷,导致土壤的有机质被雨水冲走,地面也不复以往细腻平整,结构被破坏而出现板结现象,降低土地的肥沃程度,产物大大降低,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防护意识薄弱,也容易造成人为的环境损害,不能及时加以环境治理,长久以往,可用耕地日益减少,且洪涝灾害增多。与此同时,因为水土流失严重,上游的水土会涌向下游,携带的大量泥沙日益堆积,导致水库容量在无形中缩减,导致生态失衡。

2 当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问题

2.1 国家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量严重不够

近几年以来,我国开发了大量水利工程项目,引起了各级部门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虽然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力度,然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中,每个项目对应的治理费用并不高,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较少,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更不用说,相较于其他项目,水土保持项目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这不利于治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很难达到良好的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理工作效率,治理质量也受到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相关人员的培训也只是一纸空谈,难以贯彻落实,没有高质量人才的支持,亦阻碍水利工程深入发展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2.2 监管力度不足

实际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重视程度加深,其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监督和管理力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这极大的影响了最终效果的发挥。诸多事例都表明加强监管力度的重要性。例如某市区虽然设立监测站,但是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没有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及时更新换代,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也不够,难以顺利开展相关检测工作,检测数据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规划设计的深入度不够,欠缺有效维护

水土保持需要进行的工作量大、覆盖范围广,相关设计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正式开展工作之前,首先应该进行有关区域的测量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与评估。当然,在此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较大的,而这正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工作区域的诸多情况,便于设计工作的及时调整与改进。否则,检查潦草、不细致、不全面,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许多突发情况及需要更正的地方,大大增加工作开展的难度。与此同时,维护工作也十分必要,但事实上,有许多水土保持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都做的不到位,甚至极为缺失,这也影响最终目标的达成,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3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增加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投入资金

毫无疑问,资金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务必注重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问题,加大投入量,解决相关发展问题,在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最终达成有效治理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相辅相成。当然,也应该建构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相关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水土保持亦是关乎生态保护的公益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将其纳入城市管理及建设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政府也应该布置详细而系统的规划,以及恰当的设计方案,促进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当然,政府在拨款支持的同时,也应该拓展出更多的资金渠道,与社会相互配合,建构更具针对性的专项资金,或者建构投资和融资管理制度,以此保证资金的充足。

3.2 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力度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应加强工作的监管和评估、督促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构建更加完善的有关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部门建设,在增强人员配置的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第二,重视常规检测工作,既注重整体规划也注重细节管理。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监测站点的构建。第三,加大治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例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之后,不能掉以轻心,务必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加强监督。倘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状况,一定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制止或者修正、改进。相关工程项目的要求也是如此。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与验收,确保完成工作要求,如此才能将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3.3 确保规划设计的深入性,强化后期维护管理

在进行规划、制定治理对策之前,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设计工作者务必要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如此才能在保证合理的基础上,进入分析与规划。例如小流域的规划,应该首先了解该地域的地表植被类型及发展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求,使得设计符合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监管工作,以及维修工作。这也是十分关键的,能够确保治理有效程度。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强监管与教育。

3.4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指标系统

毋庸置疑,现代科技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治理工程方面亦是如此,可增强治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此,应该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规划,在设计阶段制定针对性的、更加细致明确的目标。当然,这一环节要充分依据区域发展需求,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等。主要内容如下:气候特征及地表特征、植被特征等,以及具体的情况。此外,也应深入分析与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测量相关可能因素,确保水土指标合理恰当。

结 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将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编制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提升我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实现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春.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206.

[2]王黎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7,21(04):29-30+36.

论文作者:黄泽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试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泽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