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119900208xxxx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这些年,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不断的提高,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发展,能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为此,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背景下,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非常必要,以此保证建设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建筑事业的长久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优化过程,建筑企业需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方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以此利于建设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方法
引言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包括多个施工环节,并且耗时较长,给管理造成了较大困难,其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人员因素、材料因素、制度因素等。客观维度上讲,在我国政策制度的约束和导向下,建筑工程管理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其中亦存有不少问题,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的意义
1.1对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做好工程管理优化工作,能为企业制度的构建、完善奠定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可给予工程管理工作更多的关注,将这项工作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生产力发展适应、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均为当前建筑企业制度构建的重点部分,由此可见做好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非常关键,不但能完善管理模式,而且还可以加速建筑企业的发展进程。
1.2对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影响
先进的管理理论、实践相结合,利于满足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企业、工程管理中,合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非常关键,从而完善企业工程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1.3对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程管理优化,会对工程建设市场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市场经济发展作为主要部分,能够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工作,利于推进建筑工工程的建设进程,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2.1体制缺失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建筑工程领域,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基础,直接关系到其科学性、实效性,如果此方面出现了问题,质量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尤其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建设更显重要。但是现实中,我国建筑单位的管理体制偏重于整体,强调以建筑单位为基础,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举例说明,部分企业为了争取工程,不断压缩成本以低价中标,将安全生产抛掷之外,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参差不齐,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一旦出现问题,各相关单位间相互推诿,致使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另从执行层面上讲,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越发完善,但是监管力度不足,其中多数形同虚设,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效力,某种程度上亦暴露出了管理体制的缺陷。
2.2实践不足
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所关涉到的内容十分繁杂,包括材料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均影响了最终工程质量及其经济效益。在现实操作中,有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一切压缩成本,采购劣质材料产品,在未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盲目投入使用,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并影响了工程质量及寿命,威胁着用户人身财产安全,亦破坏了自身品牌形象。另有些企业成本核算不科学,过度强调工作效率,忽视信息结果质量,影响了工程进度,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较大的偏差,可能会滋生严重的浪费问题,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生产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历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内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并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2.3人才薄弱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社会竞争的核心资本,是建筑工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综合素养表现影响了管理工作实效。建筑工程管理所触涉到的工作范畴相当广泛,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各部门人员有效组织与配合,并对其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当前的建筑人才市场发展情态来看,整个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存在人才重视不足及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难以支撑有效的管理实践。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对人才战略的认知不足,未有组织系统的培训工作,甚至聘用把控松散,任人唯亲,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无法保障技术及管理工作实效。另外,在内控机制建设上,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的激发不足,加之其本身管理工作枯燥、困苦,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3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方法的探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为稳定立足于竞争强烈的经济市场中,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工作非常关键。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可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3.1安全管理机制的优化方法
建筑施工的基本原则为安全,实际施工中建筑企业需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然后,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护计划、安全管理机制等。合理配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检查、指导等,从而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2项目管理责任制的优化方法
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中,包括较多的单项工程、分享工程,这时会提高合同管理的难度、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保障项目管理的质量,需予以项目管理责任制更多的关注,项目经理则应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项目管理时,需出台项目责任机制,执行该项工作时,细化不同施工企业、建设企业的工作内容、责任,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3.3人员保障机制的优化方法
构建人员保障机制,利于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致。实际管理期间,可以构建竞争机制,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加以管理。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关奖惩机制、考核机制,从而对表现优异者予以奖励、表现不佳者进行惩处,达到奖罚分明的目的,维护工作人员的相关权益。建立约束机制、人员保障机制也非常必要,以便使所有单位均能按照具体的机制完成各项工作,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
3.4工程管理理念的优化方法
管理模式中,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利于促使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理念、效益理念、经济市场竞争理念等。然后,将管理结构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如:工程技术部门、施工管理部门、市场合同部门等,合理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有效发挥不同部门的最大效应,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效率。
3.5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法
建筑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下,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强烈。为此,需在最短的时间,采购最安全、低耗、价格低廉、质量达标的设备、材料,以便满足工程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需求。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结合成本管理的标准,构建成本控制机制,加强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维护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预算下,对预算成本、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明确各项收支的具体内容,加强对费用支出的审核,旨在有效控制开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落实责任制,将责任分配于不同的部门,保证建筑企业的责任、权力、利益相结合起来。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十分重要和必要,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某种程度上关系到社会发展、民生发展。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应理性分析和对待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玉超.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6:118~119
[2]何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8,36:147
论文作者:郦思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