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闫颖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闫颖

(佳木斯师范学校,15400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越来越看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一步一个脚印的为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进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知识;教学质量

小学作为学生不断学习中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和养成的生活学习习惯都会对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这对小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密切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将生活知识应用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使用生活知识

(一)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得到锻炼

数学充满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学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活。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知识难度不大,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1]。在整个讲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喜欢的实体物质作为问题的牵引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楚抽象的数学结构,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质的提升,进而方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小学作为学生思维和感情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就要求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单纯的看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注于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很难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所以最后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且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都达不到新课改的标准。

二、通过哪些途径将生活知识巧用到数学教学中

(一)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生活情境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活的范围以及活动的范围都比较有限,他们的生活思维也较为简单。老师只有完全掌握学生的想法,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针对教学,也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老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设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融合,当学生面对和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的时候,他们才更愿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让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不容易感到疲惫,学习更具有动力,也会获得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

(二)借助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

在进行实际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借助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去看待生活中的各个问题,并且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让学生带着数学思维去对待生活中的事物,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进一步的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关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讲解打折系列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作为导入,问问同学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或者是学习文具的品牌,并且告诉他们现在这样种类的物品在打折,原价价值多少钱,打某某折,借助正确的计算来获取当前售卖的价格,通过这样一种和生活贴切的情境导入,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更乐于动脑思考问题[3]。再比如,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认知相关问题讲解的时候,这个部分的内容要求是让学生从简单的平面图慢慢向立体化的图转变,思维方式跳跃较大,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该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用契合生活的事物列举实例。接着让学生借助自己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认知,认识到这些物体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也就是改变老师的思想理念,让老师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思想,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现在很多的数学问题都是依据实际生活为基础,所以绝大多数的数学问题中的模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匹配。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点,借助数学问题为主体,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到生活中,然后带领学生创造出科学合理的现实情境来处理问题[4]。不仅如此,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技巧以及学习思想等进行正确的指引,要避免让他们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圆的周长讲解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圆形,然后依据自己对圆形的认识,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探讨,明确圆的周长的定义,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出圆的周长数值,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乐趣。

(四)多开展一些具有生化气息的游戏,保障课堂教学的价值趣味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爱玩的品性,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偶读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老师可以采用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游戏,来进一步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游戏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保障教学气氛的轻松愉悦,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像,在学习关于数的比较大小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一些火柴棒,要保证每个人分到的数量是不相同的,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组之内进行有效的比较,借助自己手中拥有的火柴棒的数量,来学习关于数字的比较大小的相关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比较受到同学的喜欢,在简单的小游戏之中就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且整体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也十分的高。又比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玩买买买的游戏,让一部分的同学扮演成商店老板,另一部分同学扮演购买者,标出物品的单价,比如有铅笔、橡皮等,然后向同学们提出购买要求,在这样生活化的游戏场景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加减法知识。

总结:

根据上文所说,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小学数学教学也在朝着生活化的方向进步。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不要拘泥于以往的经典教学方式,要真正的让数学走向生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可以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谢称松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青年时代,2016(3):197.

[2]马玉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6(1):78

[3]邱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19-220.

[4]宋晓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11-112

作者简介:闫颖(1978.12-),女,佳木斯市人,当前职务: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当前职称:中讲,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 数学教育,单位:佳木斯师范学校,单位所在地(精确到市):佳木斯市。

论文作者:闫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闫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