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点论究论文_谢力

基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点论究论文_谢力

摘要:目前,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需要,要想实现现代化建筑工程快速、高质、低成本的顺利建设,就是要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建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木结构,逐渐发展成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着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使用功能要求逐渐的提高,钢筋混凝土和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构成的一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坚固耐用,有很强的耐久性、可靠性及稳定性,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不管是建造高层建筑、兴修水利,还是大型工程建设,都会涉及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因此,混凝土施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为了不让钢筋混凝土因为外部环境温度或者自身收缩出现有害裂缝,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会设置相对应的后浇带。具体做法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在建筑物的墙或基础底板等主要位置打出临时的施工缝,让这些施工缝将建筑物暂时分为几个部分,通过构件自身的收缩活动,在一定时间以后再对这些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让这些结构相连,成为一个整体。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及特点

2.1钢筋混凝土施工步骤较为复杂

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需要对施工条件、原料材质、施工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放样,随后开始进行模板工程的安装及钢筋支架的安装工作,安装完毕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模板的拆卸。当然随着工作面位置的变化或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的步骤也会进行调整,这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

2.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破损

通常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承载力较大,稳定性较好,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具有流变性,如果施工过程存在不规范的操作、选用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料、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新旧混凝土没能充分结合,加上施工环境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稳定,出现裂缝甚至破损。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钢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2.3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搭建的模板是为了混凝土的成型,使得混凝土能够按照所要求位置、大小凝固成型,属于临时性的支撑,但却非常重要。混凝土的自重通常较大,在混凝土浇筑时,新浇筑的混凝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和模板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如果模板的承载能力不强就会出现变形的问题。通常在混凝土浇筑时,误操作导致模板位移,或养护及拆模板过程中未按照要求操作,都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

3.某住宅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实例分析

某房屋建筑工程为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为31475.91m2。建筑总高度为75.9m。地下室(-1F)层高为4.2m,首层(1F)层高4.8m,架空层(转换层)2F层高4.8m,标准层(3~22F)层高为3m。

3.1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3.1.1柱模板

为了保证墙体的平整度,该工程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将其贴在墙面上,每间隔1m位置设置两根钢管,与墙体相拉结,但是需要预先留下穿墙的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柱模使用的钢管需要进行加固,柱子底部和柱1/3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00m,从1/3处和柱顶之间的距离为500m。需要和满堂架进行拉结与加固。在浇筑楼板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在框柱周围预埋短钢筋头,其主要作用为加固柱斜撑。

3.1.2梁模板

对于截面高度较大的梁,侧向按墙体模板考虑,竖各应经计算确定支撑。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在梁高中部增加一道准12钢筋对拉螺栓固定,其水平间距700mm;当梁高大于1000mm时,增加二道对拉螺栓固定。当梁的截面面积在0.40m2以内的,其支撑的门架系统可按常规方式搭设。梁的截面面积在0.40m2以外,应在梁板模支撑体系中的小横楞下增设一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不得大于600。

3.1.3模板拆除

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且表面和棱角没有明显受损现象才能拆除现浇结构侧模。在拆除模板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力量,避免对模板结构造成损坏,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拆下的模板不能随意丢弃,高空脱模需要轻轻移动。木模需要及时进行起订和修正,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放置和存储,钢模板需要及时清除其表面的灰尘,对于变形和损坏的模板需要立即进行修理,板面也需要涂刷隔离剂。

3.2钢筋施工

钢筋的对接,应利用专业机械实现钢筋的接长目的,实际接长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可以选择机械进行接长;在钢筋对焊过程中,应在高温的环境下作业,其中竖向钢筋的对焊,应利用电渣压力焊进行,在此过程中,常见的钢筋对接电弧焊为帮条焊、搭接焊等,选择哪种对接方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情况而定。钢筋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包括梁板钢筋、结构钢筋以及柱钢筋等。①结构钢筋。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属于整体建筑的基本框架,其和建筑质量存在直接联系,是建筑施工是否合格的关键。需要先对接头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规格的一致性,只有保证检查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对其进行钢筋安装和绑扎等工作。而钢筋绑扎和安装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②柱钢筋。在钢筋施工过程中,该种施工技术是纵向受力,主要应用在承重墙里部,在建筑中起到巩固的作用。

3.3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模板、支架、钢筋以及预埋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并且详细记录检查工程和检查结果;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倾落时,自由高度不能大于2m,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问题。混凝土需要进行机械振捣,当混凝土总量较小时,可以人工振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人工运送入模,并使用引浆法浇捣施工。梁板采用分段自短边平行推行连续浇筑。混凝土插入振捣器,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并结合滚筒滚压密实。楼板面的找平标高控制可以依据架设在柱钢筋上的水平标志,拉线控制、刮尺找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属于当代建筑施工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种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能一直推动国内的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在未来的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的研究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黄芝芬.浅谈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张明孝.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3]张庆颖.房屋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4]王红刚.浅析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J].才智.2011.

论文作者:谢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点论究论文_谢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