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枚岩直接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施工新工艺及新技术论文_杜红军,宁殿晶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安平分公司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千枚岩因物理性能原因,按照普通填筑工艺,不能满足作为高速公路路基的直接填料,经改良工艺后,满足了规范要求,并采取新技术,解决了雨水侵入的破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千枚岩;填筑新工艺;排水盲管

千枚岩广泛分布我国西南、华南、中南地区,集中地带基本属于山区地带,气候、地质、地形较为复杂,作为路基填料不满足规范要求,且适宜作为路基填筑材料较为匮乏。以巴山地区安康至平利高速为例,该项目所贯穿黄杨河及坝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走廊狭长、土地稀少,不是沿河就是靠山,且适宜作为弃碴场的地带较为稀少,加之安康地区降雨量较大,弃碴场防护费用也较高,为了减少工程投资,尽量做到填挖平衡,路基填筑基本利用千枚岩进行填筑。施工中不断总结、实验,完善千枚岩直填工艺,并采取新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工艺和方案如下:

一、千枚岩特性主要技术指标

千枚岩强度低、水稳性差,遇水碾压成泥,不亲水,土体天然含水量极低。其多呈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多切割呈块状或薄片状,云母含量大,常呈绢丝光泽;对含水率较敏感,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水膜较薄,摩擦阻力 较大,不易压实。若含水率增大到合适范围,则颗粒表面水膜增厚,起到润滑作用,使摩擦阻力减小从而易于压实。经土工试验,作为路基填料不满足规范要求。(土工试验数据见表1)

二、千枚岩掺水泥改良后的效果及纯在问题

(一)改良后效果:施工前,进行了掺2%、3%、4%的水泥改良实验,改良后土工试验报告可以看出,千枚岩未改良前CBR值均不满足要求,改良后CBR值大幅度增加,且满足陕西省要求不大于1mm的要求;压实度检测结果看,压实度均能满足要求;从检测的弯沉指标看,掺加3%、4%水泥改良后弯沉指标改善明显,均能够保证路床顶面弯沉不大于100的设计要求。(弯沉值见表2)

论文作者:杜红军,宁殿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千枚岩直接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施工新工艺及新技术论文_杜红军,宁殿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