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_何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_何涛

(广东省化州市石湾街道莲花小学,525100)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也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立足点,从小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深远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已成为教育当前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多样性。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是个难点。其实老师在每课的课堂的末尾,就可以布置下一篇课文的预习,主要布置一些能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不一定要全部在课文找答案。如在教《猫》前,可抛出这类问题:猫老实吗?可爱吗?有趣吗?你见它们和谁打过架吗?它听话吗?你可以从生活中了解它们的这样特点吗?或者生活中有什么事例可以体现这些特点的?这样学生平时生活中如果遇到猫的时候自然会带着问题去观察,引发思维方式,了解、发掘它们的特点,再到课堂时可能会出现较多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或影视图片,引导学生的思维创造。

课文的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课文语言。图画的内涵丰富深邃,最容易引人想象。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正适合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揣摩图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画这一形象思维的载体,发挥图画的深层内涵,进行合理的补充,进行再创作的思维活动。

如:在课文《飞夺沪定桥》中的插图描绘了战士们夺桥的情景,教学时我刻意引导学生看图,找一些影视作品中的图片,特别是体现桥险,桥头起大火的短片,一些引人紧张的音乐段子,引导学生想象,桥下的水势是怎样的汹涌,战士们怎样艰难地前进……边看边想,仿佛进入了激烈的战斗中。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表象,想象力得到了发展。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情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教学中,我先准备好这些音响资料,然后播放,一边听一边想象,让学生说:听了这些以后,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见班长马宝玉那第一个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有的说,我看见了后面五个战士那种满腔爱国的情怀;有的说,我看见敌人听到战士们的口号后,个个心惊胆战......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渗入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创造了新的、悲壮的活生生的英雄形象。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

要从小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习俗、大胆尝试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志向。要鼓励学生不怕犯错误,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一些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斥责,这是窒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极大。一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谈道:“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智力、好奇心测验中成绩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能在三个月以内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教师往往会偏爱心理类型和自己一样的学生,有创新才能的教师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缺乏创新才能的教师则不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新才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将会取得极好的成绩;如果教师很缺乏创新才能,那么创新能力低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反而会被埋没。

按理讲,教师应该喜欢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大喜欢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或者由于精力充沛、好动好问,被视为“淘气”、“调皮”;或者独立思维能力强,不墨守成规,思想行为常超出教师意料;或专注地钻研、为创新吸引、不善交往、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等,因而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喜爱。

研究创新思维的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许多调查表明,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确实,如果不改变对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的错误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只是空谈而已。

四、打破惯性思维,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

高年级学生习惯从现成的内容中去寻找答案,为了改变他们的这种思维定势,我在讲《冬不拉》课文“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时,出示“王子的匕首也捅向瞎熊”的图片,让学生思考:“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会有什么结果呢?”大家说法纷纭。我因势利导:“那么,‘击’字可以换成‘扑’字么?”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也有的说王子虽弱小但可以和熊斗智……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有新意,我?又要求学生想:如果你是王子,会怎样智斗瞎熊呢?思考片刻后,教室里可热闹了。有的说:“瞎熊向我击过来时,我从地上抓了两把沙子撒进瞎熊的眼睛,然后……”尽管这些回答不尽合理,但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因素。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漫游的空间,进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学习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这何尝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呢?

论文作者:何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_何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