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李文睿

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李文睿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71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存在多面性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建筑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所以要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使施工人员始终处于安全下,这样施工单位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技术;安全管理

1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一提前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的顺利施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对此,我国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在其推动下,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都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值得欣慰的。但不可否认在施工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重视建筑的施工,在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下,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建筑设备落后,安全责任意识欠缺

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屡见不鲜。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没有及时地更换一些陈旧的设备,更有甚者有的经常使用的设备没有进行必要的维修和维护,有的设备大大超过的服役年龄却还在使用,这样就很自然地存在安全问题了。有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并不重视,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有的只是当上级来检查了才做做样子。排水系统没有安装,建筑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废弃不用的东西也都没有妥善安放,这样就导致了道路的不通畅。有的施工现场没有重视防火,对于一些必要的灭火器材没有配置完整。有的施工现场没有作为安全警示的标语,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没有安全意识,很多该有的都没有,即使有,也都是敷衍了事,形式化的东西比较多。

2.2监管管理不到位

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因素中,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其中比较重要之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更多的会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施工就可以,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的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管人员往往都是兼职的,所以监督管理工作也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监管部门没有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看出,法律的约束力没有得到发挥。

2.3安全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很多的建筑安全事故之所以能够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的安全制度不完善。每一次出现的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从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也总是出了事故后才来进行追责,这也显示出我国法律的不完善。很多施工人员都来自农村,素质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大多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安全培训,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没有与他们签订相关的合同。他们的工作大都也是临时的,长期的很少,所以安全责任意识几乎没有。

2.4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法律法规,对各方责任主体都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安全监管职责和管理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从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某些施工单位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仍存有侥幸心理。如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行业管理部门对其它相关责任主体单位的监管时,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不能严格执法。当前制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矛盾之一是: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切实的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控制施工,这样有益于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除。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安排到个人,一旦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给予公开,有利于将安全观念深入人心。要想解决施工人员素质的问题,施工单位首先就要进行安全教育上的培训,要掌握起码的安全知识,还要了解施工标准和基本的设备操作,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上的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还要上报给相关的负责人,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另外施工单位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考核,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上岗,还要尽心必要的安全责任教育,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要切实的负起应有的责任。进行了上述的工作后,就能够大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测

大量实践证明,预防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问题的出现频率。施工中要及时地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佩戴一些防护用具。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将各方的关系都协调好,提稿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安全事故都是当事故发生后才想办法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事情得到解决,但损失已经造成,不仅如此,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与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如今应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将施工可以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就能防祸于未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能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3.3加大资金投入

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之前应该对比多家的建筑材料,根据实际建筑的标准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不能因为节省资金就选择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在现场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对于这些我们不了解的材料应该谨慎选择,不能只听推销者的言论,更加应该从实际中进行检验,确保质量达标之后才能投人工程使用。对建筑工程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应该从建设一些安全措施做起,人员的安全是首位的,一些安全保护工具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其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这也是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基础。

3.4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薄弱环节,从中找出主要矛盾,根据实际结合现有的安全生产方面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最终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真正实现建设部提出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相关主体,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责任主体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已取得初步成效,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总体逐步趋于稳定。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安全水平在管理制度和理念、评估方法手段、市场主动调节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制约着安全管理向纵深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年死亡率比起发达国家还高出许多,建筑安全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筑行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乔兰春.论建筑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15,03:88.

[2]陈显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5,13:17-18.

[3]王双燕.建筑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J].建设科技,2015,13:98-99.

[4]赵瑞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门窗,2015,08:182.

论文作者:李文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李文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