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论文_管丽芳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论文_管丽芳

管丽芳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8

【摘要】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面对多发的医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医院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职业倦怠对护士自身和护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缓解职业懈怠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61-01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因职业生涯缺乏目标、规划以及工作环境中的特殊因素,造成工作心力耗竭、热情丧失、情感封闭、工作绩效下降、工作成就感降低,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不适反应和疲劳症状,即身心的亚健康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病人法律意识的提高,护士面对繁琐、重复和昼夜倒班的护理工作,多数人在面对压力时常会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如调整不及时就会对工作产生厌倦,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工作力不从心、个人无成就感等,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想法。

一、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1、护士编制得不到保障。由于医院为追求成本效益,均消减护士编制,没有按照床/护比配备护士,而病人数量、周转率在增加,护士缺编的情况普遍存在,使护士长年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临床护士劳动强度大,超负荷运转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规律,并且护士多数为女性,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容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

2、当前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使护士在躯体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护理人员缺乏人际沟通技巧,不满上级工作,与同事之间的冲突也与工作倦怠有一定相关性。另外,社会上不少人不理解护士的工作,提出一些过分、过高的要求,往往会使护士的倦怠心理雪上加霜。护士常常担心因说话不慎引起患者误解,害怕工作中的很小失误或差错会引起病情恶化.特别是当花费多,而病情无望时,家属往往不能接受现实,情绪变化无常,随之而来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百度挑剔,有时会造成护患矛盾,甚至护理纠纷。

3、医学的发展,高尖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要求护士必须更新知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娴熟的操作和急救技能。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感到角色压力过重。由于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对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小心翼翼,时间久了,或多或少存在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护士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心理不平衡、悲观失望、自卑而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4、工作环境无安全感,如针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病种增多等;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病人病情发展无规律性,复杂多变,治疗监护手段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护士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变化随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从而导致用心、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非正常负荷状态,容易造成精神疲劳。

5、护士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低、护士继续深造的机会及晋升的机会少,工作独立性少,非护理工作太多。医院的政策考虑护士利益少,一味的要求护理质量提高,而护士的待遇没有相应的提高。护士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样极易引起护理人员的不满,护士情绪低落,工作无积极性。尽管护士在职称上有一套完整的晋升体系,但在价值体现上,尤其是在最琐碎也是患者最需要的基础护理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6、社会支持及薪资待遇不合期望,报酬不到位,付出与获得形成反差,重医轻护偏见严重,护士在福利待遇、晋升及继续教育方面与医生相比均较低,但工作强度和轮班制度导致其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护士心理不平衡,感觉自身工作价值和职业期望得不到实现,导致护士成就感低落,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务。

二、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

1、对自身的影响

对于护士本身而言,职业倦怠急易引发焦虑、烦躁、抑郁、易激惹、失眠、猜疑、烦躁不安、酒精药物滥用和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心理和生理问题,甚至还可能会激化护士的各种危机和导致冲动行为、同事冲突、婚姻和家庭冲突等。许多护士觉得护理工作让自己变得对待家人时性情暴躁,也耽搁了其他所有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查表明,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缺乏耐心的护士倦怠程度高,这是由于对工作期望过高,对压力比较敏感,认为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常消极对待或产生高应激反应。

2、对工作的影响

职业倦怠直接成为影响护士工作效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长期以来,护理工作没有新的内容,护士每日要完成常规工作,思维机械、呆板,思考问题少,不能因人而异的处理问题,易对工作失去信心,漫不经心,警惕性差,自然工作中就会错误不断。而且护士每天接触的总是患者,面对一张张痛苦的面容,日久天长,也就没有更多的热情,对患者语言生硬,态度也就冷淡。因为护理人员缺乏,工作又繁忙,因此就难免出现丢三落四现象。比如,忘了发药及其他一些特殊治疗。护士从事着一份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长此以往,容易身心疲惫,影响工作,甚至出现医疗事故。护理人员一旦对工作产生了倦怠,对工作无热情,无激情,无心情,那么工作必然也就常常会失误,严重者会出医疗事故。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直接构成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根源。

三、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1、支持并尊重护士,提高护士地位和待遇

⑴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后勤保障,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减少护士的工作强度,减少护理人员的非护理工作量,加强护士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成就感。

⑵医院管理部门对护士加强技能培训,注重新护士上岗前教育,要进行抗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免疫教育,重点进行热爱护理岗位的教育。医院领导及护士长多体谅护士,组织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多提供深造及晋升的机会,提高适应能力,掌握应对压力技巧。

⑶护理管理者应该注意体谅护理工作的繁重性和不规则性,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细节化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合理安排上班人员,合理调配上班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现象,明确任务分配,阐明角色和责任。

⑷护理管理者还应加强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交流,促进其相互理解与支持,改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交能力,尤其是要学会处理医护及护患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素质是减少压力、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⑸在晋升方面实行公平、公开竞争及民主、综合考评。应用激励因素,使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并给护士争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及良好的社会回报,降低其应激反应水平。

⑹管理者给予情感支持。护士通常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让领导和服务对象满意。同样,护士也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基本的尊重和支持。管理者可给予护士们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和认可等,护士们会因此而增添内心的力量。

2、培养护士对压力的正确认识,增强对压力的抵抗力

⑴注重自身调节解压。作为护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逐渐接受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护理人员对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不要一味地抱怨,及时调整心态,学习合理减压,自我调节,互相开解,排遣压力。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对能力,如采用微笑、唱歌、听音乐、幽默、定期旅游等调节方法;必要时寻求亲戚和朋友的帮助,家庭和社会对于缓解不良情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2)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工作的先后顺序,尽量学会放弃一些不太重要或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另外在工作时间以外尽量离开护士角色,尝试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各种职业、层次、年龄的人来往,开阔视野,学会灵活应对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

(3)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护士职业倦怠与个人的护理知识和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在学习、进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知识,努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网络、讲座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要重视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以提升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乔世娜,叶志弘.应用护士同事支持系统缓解压力与减少倦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4A),857859.

[2]贾晓燕,朱永新.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6,6(4):6-8.

作者简介:管丽芳,昆明延安医院呈贡区医院内三科护士长。

论文作者:管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论文_管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